布局新型工业 减少环境污染
图为兴义威舍盛火洗煤厂的自动化操作室。
布局新型工业 减少环境污染 “七、八年前,从兴义龙井到马岭一派田园风光,稻花香,橘子大又甜,近几年简直让人目不忍睹,一片乌烟瘴气,化肥发出的那股浓浓的氨味只能让人捂鼻匆匆而过,何谈幸福指数。”一位在马岭学校教书的老师告诉记者。
州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列席代表、贵州宜化副总经理陈本元在册亨代表团分组审议时发言:“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体,有工业就有噪声、就有粉尘、就有污染,我也是兴义人,氨味我闻着也难受,特别是雾天,味道散发不出去,我也希望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中,看到企业污染给当地群众带来身体健康和农产品危害,我也很痛心,但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诸如土地、环境、水、群众利益等社会问题。解决的根本取决于政府以什么样的理念来发展工业。”
州“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工业污染、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生活水源排污、淘汰落后产能、石漠化治理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出解决之道。“发展工业要有门槛,不能来者不拒,不要让一些垃圾型的企业来挤占了我们的资源,污染了我们的环境,阻碍了我们的发展,最后还要由当地政府买单治理。”这种观点成为与会代表、委员的共识。
州人大副主任杜泽忠认为,我州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能源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很大,既要消减存量,又要控制增量,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弹;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工艺落后、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环保产业发展落后;马岭河峡谷、万峰湖等旅游地的污染日趋严重;煤炭、金矿等资源开采导致植被破坏,局部地区水土流失,污水、废弃物等没有得到很好处理,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化肥、电石、铁合金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偷排乱排行为仍然存在,污染治理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州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将工业强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主导战略,新型工业化体现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而那些产能落后、能耗较高、污染较大、生产工艺粗放的产业必将遭淘汰。据州环保局副局长陈先华介绍,“十一五”以来,全州环境保护工作围绕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减排约束性指标为重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企业,关停铁合金等高污染企业12个,煤焦等落后企业48个,实施结构减排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2600余吨;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均建成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十五”期间分别下降6.9%、13%,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到6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州政府代州长龙长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发展模式,推动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开发和重点工程;强化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提高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抓好重点领域、区域、行业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中心城市环境管理,控制重点污染源;加强城市机动车排气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和化学品环境管理。加大农业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力度。”
我州在大力发展工业,实施工业强州战略这一宏伟蓝图时,环境治理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一方面的是工业发展要加快,另一方面是污染要减少,群众要健康,如何平衡这一两难问题?杜泽忠建议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严格环境准入制度,控制新增污染,在产业政策、生产工艺、厂址选择、污染防治技术等方面都要严格把关,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对可能造成重大污染的新、改、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严格执行新建项目凡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污染项目经过限期治理和停产整顿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的“三个一律”。
贵州宜化副总经理陈本元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发展工业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发展什么样的工业?二是引进什么样的企业?我州的优势在于资源与后发优势,煤炭是我州最大的资源优势,若铁合金等高能耗的企业过多,有限的资源就将不够用;后发优势体现在我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可规避已犯过的错误,前人犯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后人不能再犯,如铁合金这样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内蒙等许多地方都不再引进。资本是逐利的,政府要明确以什么样的方式规范企业的经营与环保,单靠企业讲社会责任感来治理环境很难,政府要有统一规划。以马岭来说,目前环境容量已不够,尤其是土地、水源等,在新一轮招商引资中如何利用好资源与后发两个优势来布局工业化,值得政府深思。
我们相信,有了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人大的有效监督、职能部门的得力措施、企业的自律与配合,我州工业污染将会逐步得到控制,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将越走越广阔。(蔡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