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大发展之基
“十一五”已精彩收官, “十二五”大幕正徐徐开启。出席州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和六届州政协五次会议的代表、委员在春天的盛会里聚集一堂,共谋我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大计。
代理州长龙长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加强以水利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水源工程和输配水体系建设,建成一批重点骨干水源工程和一批小型水库,新增水库总容量4亿立方米以上。积极推进以高速公路、铁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里程达到200公里以上,内河航运和民航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管道运输建设取得突破,加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以水利和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依然会是未来五年的重点,《政府工作报告》传递的信息令代表、委员振奋。水利、交通再度成为代表、委员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力争通过五年到十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这一信号的传出,为落后地区水利设施建设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地处喀斯特岩溶山区的我州,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有650多万亩耕地。州内年平均降雨量1260毫米,年平均水资源量101.5亿立方米,降水虽然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人畜饮水还存在一定程度困难。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重旱情暴露了我州水利设施的薄弱。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通过深入调研,提出大水利、大网络的思路,大力构建水网网络体系,做到管网配套,大库配大网,小库配小网,全面实现管道铺设,县县通网络,乡乡通水网,村村有管道,逐步实现全州水利设施网络化,解决我州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实现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口粮田,解决工程性缺水的主要瓶颈问题。
州人大代表、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长刘建明指出,黔西南水利事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时不我待。必须紧紧抓住中央今后十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4万亿元、贵州省今后十年全省水利建设投资2千亿元等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期间在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上完成新增库容4亿立方米;完成病险水库治理35座,重点中小河流域治理32条;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70%以上的大型灌区和50%以上的重点中型灌区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烟水配套”工程灌溉面积74.5万亩,确保中央和省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州人大代表、州水利局局长刘光学说,长期以来,国家在水利方面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主要产粮区和大江大河的治理,而整个西南片区水利设施都是相对滞后的。过去是苦于没有项目、没有资金大兴水利,现在是机遇来了,要切实把握好机遇,要切实搞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水利人才培养,助推水利事业大发展。
州人大代表白志献认为,水利是农业和工业之本,应该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及时做好工程前期工作,特别是库区移民的安置和规划,要贴近民生。在农村安全饮用水方面,管理和养护的力度要加强,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
晴隆县是我州较为典型的工程性缺水地区。州政协委员陆斌带来了晴隆群众的呼声:加大对晴隆重点水利工程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晴隆县群众饮水困难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建议将西泌河水库、西泌河提水二期工程和箐口水库恢复工程项目列入我州“十二五”水利规划建设的重点,力争2011年动工建设。
近年来,望谟县频发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州人大代表、望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兴国建议,加大对望谟防洪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解决好纳坝等水库防洪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开门见山”是黔西南的真实写照。山,阻碍了黔西南人投向外界的视线,也阻碍了外面世界投向黔西南的目光。一代又一代黔西南人为改变“行路难、路难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与开拓。“十一五”是我州交通史上的里程碑,这五年里,全州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亿元,是“十五”时期38.8亿元的5倍,占全省交通系统1248亿元的13.8%,其中2010年完成投资85亿元。公路建设实现大跨越、大飞跃,2007年底随着上海至昆明高速公路晴隆、普安段的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州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继之2008年汕昆高速公路板坝至江底段全线动工,2009年晴隆至兴义、惠水至兴仁两条高速公路同时动工,2010年望谟至安龙高速公路奠基,我州县县通高速公路项目全部开工。与此交相辉映的还有突飞猛进的农村公路建设和内河航运建设,全州交通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经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列席代表、州交通局局长李智说,“十二五”时期是我州交通运输工作新的战略机遇期,我州是“两欠”地区,但有较大的后发优势,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央继续实行交通优先发展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提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的新形势下,面临许多难得的机遇。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政策导向与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确定的“十二五”发展目标,结合州委、州政府关于在“十二五”时期我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四个高于”的要求,全州交通运输(公路、水路)发展规划为:一是完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二是到2014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并争取进入《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六枝至晴隆、盘县至兴义、紫云至望谟、罗甸至望谟等高速公路路段的动工;三是进一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高通达深度和通行能力,改造县乡公路1700公里,通村公路实现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达5000公里,通村公路的通畅率达70%以上。
地处偏远的望谟、册亨两县基础设施薄弱,两县干部群众对交通建设的愿望尤为迫切。承载着全县人民对改变交通落后面貌的企盼,代表、委员们谈得最多的,还是交通。他们认为,解决好边远地区交通问题,是破解“边缘化”的瓶颈所在。
州人大代表鄂建塔在望谟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交通引领经济发展,优先发展交通,希望加快望谟至安龙高速公路建设进度,早日建成通车,加速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州人大代表、册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崇光认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册亨经济发展,通县、通乡公路运载能力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产品难运出去,工业园及企业需要的材料难运进来,他呼吁重点解决册(亨)贞(丰)、册(亨)安(龙)二级公路、恢复八渡轮渡或修建八渡大桥等,打破运输制约经济的瓶颈。
“州长的工作报告说到我们的心坎上了。”来自望谟县的州人大代表、乐旺镇党委书记黄云激动地说,望谟发展的滞后很大程度是源于交通的滞后,尤其是通村公路“晴通雨阻”的情况还很突出,他希望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再大些,群众盼着呢!
州政协委员朱江、张忠华坦言:“‘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作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重要项目,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同时还是代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安龙县龙广镇到德卧镇公路是两镇经济往来的主干道,全长10余公里,途经6个村民组,旅客流量较大,大小车辆也很多,但近年来由于路面损坏严重,造成小型车辆几乎无法通行,给村民出行造成诸多不便,也制约了两镇的小城镇建设和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建议对龙广到德卧公路进行改造,铺成油路或混凝土路面。”
州政协委员刘宽兴认为,随着望谟至安龙(汕昆)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我州交通条件将实现历史性的跨越,迎来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但兴仁至安龙60.3公里没有列入高速公路规划,将会成为制约“兴—兴—安”经济区发展的“瓶颈”,建议州交通局尽快向省交通厅争取立项,统筹解决建设资金。
春回大地,百业正兴,夯实大发展之基,中国金州黔西南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