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首期廉租房竣工后,兴义市桔山街道办富兴社区的刘应能家第一个搬进新居。 本报记者 李文莲 摄
州“两会”前夕,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事例:安龙县龙广镇十二份村老寨组来兴义市打工的李敏,丈夫是普安县三板桥镇人,上有六旬老人,下有一个读幼儿园的儿子,现租住在二室一厅的民房。李敏从贵阳轻工业学校生物制药专业毕业后在兴义一家民营企业打工,后下岗。虽然她和儿子的户口都落在了兴义市黄草办向阳社区,可是夫妻俩都没有稳定的收入,一家人在兴义城里辛辛苦苦打拼13年了,总感觉自己不是城里人,享受不到医保、社保,更别谈能够买“廉租”住房了,儿子进幼儿园还要交高费,原因是租房子的孩子不能够证明是兴义人。一家人多年靠租房子住,搬出东家进西家,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这一切,让她一家人融入不了城市生活。
这样的人家恐怕还为数不少。
我州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兴义市区人口要逐步增加,可以预见,随着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走出农村进入城镇就业。然而,如李敏这样的家庭,有兴义户口,又不能够在兴义买到保障房或者住上廉租房的,怎么能够承受房子的重压呢?
让“居者有其屋”是政府的责任。“十二五”期间,我州将通过城市棚户区改造和新建、改建、购置等方式,增加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房源,加大租赁住房补贴力度,稳步扩大覆盖面,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州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得到保障。
州委副书记、代州长龙长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我州今年实施“一危三棚”改造和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建设廉租房4759套,建设经济适用房969套、公共租赁房472套,城市棚户改造5526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182套。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将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5511户。
这,应该是期盼者的一份福音!
面对保障房建设的空前力度,一些代表委员表示高兴,但也有担心。“好政策离不开好的落实,保障房建了这么多,到底是哪些人拿走了,像李敏这样的家庭为什么不能够得到呢?政府对这块蛋糕要做大更要做好,一要防止完不成,二要防止一建了之,三要防止优亲厚友。”州政协委员洪学胜说。
担忧绝非杞人忧天。事实上,在多年来的保障房建设领域,种种鲜明反差促人警醒:一些人在上报政绩材料和文件中大谈“要建多少套保障房”“保障人群将达到多少比例”等等,但在具体的项目落实中,不是迟迟没有动静,就是实际数字频频“缩水”;一些人大谈细节关爱,却将保障房建在了偏僻遥远、交通和配套设施等根本无法跟上的地方,保障房建设中出现质量问题等也屡见不鲜。因此,要建好、用好保障房,考验着我们政府的智慧。
至于楼市调控,今年我们国家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一轮频度密集、力度空前的调控。调控举措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老百姓希望房价不要涨,这是内心话,但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也希望把商品房的价格给提起来,你说该给谁的希望呢,施达房地产只能尽力兼顾大家,希望今年兴义的商品房价格不要涨!”州政协委员、贵州施达集团董事长黄秋这样说。
“不管是保障房,还是商品房,相信政府监督、调控能够落到实处。”几位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有着相同的心声。
对李敏这样的家庭来说,总把希望寄托在明天,相信他们会在“十二五”的蓝图中找到自己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