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兴义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会上,大学生们在认真填报求职登记表。 本报记者 李文莲 摄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据州有关部门对我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学生就业意愿所做的专题调查显示,2009年我州两所学院大专及以上应届毕业生近2000人,到当年4月中旬,只有12%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8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没有就业意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题,近日,记者走访了州和兴义市人才交流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据了解,在近年来毕业的大学生中,80%的首选报考公务员,其次是事业单位,最后才选择进企业,自主创业者寥寥无几。在对薪酬要求上,85%的大学生月薪期望值在1000--2000元,只有12%的毕业生月薪收入期望在2000元以上。在工作环境的选择上,80%的毕业生愿意留在城市工作,20%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有稳定的工作,也愿意到乡镇去。这一调查表明,目前我州大学生就业存在选择面较窄,期望值过高的现象。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工作岗位的减少使大学生“供过于求”,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错位,使大学生缺乏工作胜任力。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台了相关文件,建立全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州总工会、团州委、妇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各高校等相关单位都协调配合,共同举办全州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同时,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就业见习计划”等到基层服务项目,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存在“吃财政饭、坐铁椅子、钢位子”的传统就业观念,不讲求实际,过于停留在“铁、轻、近、高、好”的就业观念上。不愿外出就业,在本地工作还要活路轻的,上班地点离家近的,工资待遇高的,生活环境好的。这种观念背离了劳动就业的市场规律,使我州劳动力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州政协副主席、民进州委主委黄健勇说,以前的家庭是担心孩子考不上大学,现在则是担心大学毕业等于失业,要切实助推大学生就业,首先要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配合社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多培育拉动就业的产业,制定优惠政策助推这类产业的发展。大学生不能从就业的角度来考虑就业,要积极创业,作为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这篇“大文章”。对于政府来说,要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结合我州的实际情况,兴义师院应多培养适合工业发展中所需要的人才,多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多培养与三大产业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加强职院与职中的建设和改革,可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班;在外出务工人员中,有中、高端产业需求的,也可将大学生考虑进去,推动大学生异地就业。
安龙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辛富康说,目前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招工人数有限,不能满足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而社会、家庭和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多形式、多渠道就业,鼓励毕业生到边远山区就业,到中小型企业就业,积极参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参加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充实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贵州大学应届毕业生雷霆同学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她希望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出台有力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另外,作为大学生自身也应积极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以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灵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