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雷锋精神 金州志愿行动
雷锋,一个普通战士的名字,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雷锋,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
转眼间,雷锋离开我们已整整50年了。几十年来,“雷锋精神”激励、培育着一代又一代新人成长。3月4日上午,我州启动2012年“迎州庆讲文明 树新风学雷锋”系列主题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冒着小雨走上街头助人为乐,用自己的行动学习着雷锋,诠释着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在行动
尽管天公不作美,但淅淅沥沥的小雨并未降低志愿者们学雷锋的热情。从盘江路到州体育公园,从沙井街到铁匠街,处处可见志愿者学雷锋的身影。
在州医院门口,记者看见了州公安局的几十名年轻同志正挥着手中的大扫帚,将飘落到水泥路面的落叶、路人丢弃的纸屑、零食包装袋清扫干净。“雷锋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了,以雷锋为榜样的学习活动,也轰轰烈烈开展差不多半个世纪了。我们这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至今仍记忆犹新,并深受影响。如今几十年时间过去,雷锋精神是否仍有其价值?有人对之产生了怀疑,更有人淡忘、漠视。但我认为,雷锋精神在当代仍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今天开展这样的系列活动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在州公安局,我们日常就经常开展学雷锋活动,让公安干警从身边的事做起,让学习雷锋常态化。”州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政委陈秋林说。这时,一位提着行李,操着外地口音的中年男人正巧走到了陈政委的身旁,问:“请问到最近的农村信用社怎么走?”陈秋林说:“顺着这条路向前,一直走就到了。如果不清楚,你可以在问问其他人。”“谢谢,真是太感谢了!”外地男子面带微笑走了。
80后年轻志愿者——朱登琳始终相信:雷锋的品质,雷锋的精神,值得每代人继承和学习,她和她的志愿者朋友以学习这种品质为荣。身为绿丝带志愿者中的一员,朱登琳说:“作为绿丝带志愿者中的一份子,今天来参加学雷锋的系列主题活动,真的很有意义。自己将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积极投身公共服务,积极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中,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雷锋活动成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并希望通过自身的行为,能够号召更多的有为青年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为构建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业兴的美好黔西南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当今社会更需要雷锋精神
启动仪式上来了不少的中学生。记者采访发现,很少有同学能够详细地说出一两个雷锋的故事,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雷锋叔叔乐于助人、勤俭节约、有钉子精神。
对于雷锋精神,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读于兴义六中高一(七)班的田珏,在她看来雷锋叔叔十分乐于助人,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己尊老爱幼,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亲人朋友就是学雷锋。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张则认为,学雷锋除了乐于助人外,还包含了爱岗敬业和踏实工作。
尽管理解不同,但在目前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雷锋精神实际上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州检察院的周仕刚认为,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勤俭节约、积极进取都是雷锋精神。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雷锋这个人物可能有些遥远。但是,雷锋精神没有过时,特别是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学习雷锋更加有意义、有必要,当今社会更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应该成为做人的标杆,助人为乐应该成为一种习惯。雷锋精神这种宝贵精神应该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周仕刚说。
学习雷锋从小事做起
雷锋一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被全国人民永远记在了心里。记者在沙井街采访时,被一对父子的举动所吸引。在学雷锋志愿者中,这对父子手中各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们不时弯腰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投进一旁的垃圾箱内。
看见记者前来,这位年轻的父亲还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说,自己原本是周末带着孩子到书店买书的,正好看到这有学雷锋的活动,就临时做出了捡垃圾的行动。
“我就是想让孩子知道,学习雷锋离我们并不遥远,可以从身边任何一件小事做起。”他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听着雷锋的故事,如今又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其实只要每个人都能多为他人着想一点,人人都是活雷锋。”他笑着说。当记者问他和儿子的姓名时,这对父子却以“学习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为由婉拒了。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是《雷锋日记》中的一句话。雷锋精神最感动我们的一个方面在于,做好事不止于一件、两件,不止于一天、两天,而是长期地助人为乐。在活动现场,记者欣喜地发现,学习雷锋不单单只是一句口号,更多的志愿者是希望以活动为平台寻找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雷锋精神,一个时代的道德价值。
雷锋精神,一个时代的道德坐标。
我们要把雷锋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雷锋精神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雷锋的名字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本网记者 董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