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考虑问题。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音乐教育活动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包括对音乐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使学生个性得到完善,音乐素质得到提升,能从音乐活动中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一、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是纯真无邪的,老师只要做到跟孩子间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首先对你这位老师产生兴趣,自然孩子也就会对这门课产生初步的兴趣。所以我非常注意塑造好自己的教师形象。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识上的平等,而不应居高临下,整天牵着孩子的鼻子跑。孩子不是老师情绪的倾泻对象,他们也有尊严,他们不喜欢经常用命令式的口气跟他们说话。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需要老师不断的鼓励,以树立他们的信心。
二、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中
新教材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和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因此,在教学时,要通过这种音乐文化,来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春意》,把“春雨”“春水”“小鸟”等这些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融入一组,形成了独特的音乐文化,使学生在聆听、表演和学唱等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到音乐丰富的表现力,感受到了音乐与人与大自然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奋发向上。幽默——可以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上《摇篮曲》一课时,开始没有告诉学生用怎样的演唱方法、情绪、力度、速度去演唱歌曲,只是问了一句“什么是摇篮曲?”学生回答是哄婴儿入睡的歌曲,看来他们知道《摇篮曲》的意思了。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去发挥演唱,完后,我没让学生唱第二遍,而是微笑着问他们:“亲爱的小朋友,你们这样唱小宝宝睡得着吗?”同学们齐声回答:“睡不着。”通过这样的教学,使我深刻的意识到,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不能直截了当地对他们说“你们唱得很难听”之类的批评或训斥,而是要用一定的语言技巧与巧妙的教学手段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四、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音乐课应该上出音乐课的特色,让学生感到新鲜。在组织教学上,突出音乐课的特点,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我发现,一节课开始从上课时学生的兴趣就没被调动起来,教室里的气氛很死,没有音乐课应有的朝气。其次,低年级的学生对歌曲以及音高的感受不是很好。于是,在演唱中,我常恰当地运用“体语”。如在演唱中,用慢慢地仰起头表示“渐高”;嘴角微微上扬表示“欢快”;左右轻偏头表示“活泼”等。这些教学创新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质。
五、注重新课的导入
在有了良好的常规以后,每节课的开始是很重要的,开头开得好,学生有兴趣了,对整堂课的授课质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把设计好的语言用抒情的朗诵、优美的语言、传神的手势、会说话的眼睛传给学生,取得感知以形,晓之以理的效果。在导入新课时,我通常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采用故事导入或是游戏导入。
六、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对一样的感受、体验、理解、鉴赏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作品的艺术魅力,创设演奏、演唱、表演、创作、鉴赏及形体动作等的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开展探究与创造活动,使学生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情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