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社会传统中,为人师表者,乃学高为师,行高为范,是涵养学生精神,引导社会道德标杆的特殊群体。“教师是文明的传播者,是知识的传播者,是灵魂的塑造者,自然也应该是法律的学习者、宣传者和践行者”。这就要求我们这支特殊的队伍在法制建设上走前列、做表率。近年来,校园教师违法违纪行为屡见不鲜。
这些事件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也绝不等闲视之,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要不断增强教师的法制观念。笔者认为,增强教师的法制观念,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增强教师法制观念,要在学习法制上下功夫
法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缺乏法律知识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合作的教师,同样,缺乏法制观念的人格也不是一种健全的人格。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有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只有树立牢固的法律观念,才能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不管我们的教学任务有多重,工作有多忙,用于学习的时间有限,但也不能忽视法律知识的学习。中国是一个法制国家,现行的法律很多,虽然我们不能通读通晓。但是,比如与我们教师相关的《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未能》等这样一些法典,我们要原原本本地学,认认真真地学,对一些特殊的条款必须熟记。只有不断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才能做到树立牢固的法律观念,只有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才能保证学生乃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因此,教师要在学习法律知识上下真功夫、下苦功夫。
二、增强教师法制观念,要在宣传法律上下功夫
传播法律知识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不能把法制知识的传播看成是法律部门的事,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必须站在宣讲法律知识的最前沿。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如果法制思想不能在他们的头脑是深深扎根,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宏伟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法制教育的课程比重不能轻。要把加强制法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作为加强师德建设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主要工程来抓好、抓实。增强教师法制观念不仅是教师队伍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法律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大众传播法律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增强教师法制观念,要在践行法律上下功夫
教师不仅是法律的传播者,更是法律的践行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一些人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的确,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以及高等院校心存敬慕,把高校看作学问的“象牙塔”,世俗社会的“世外桃源”。然而,当大学校长随意处置校产,将上亿资产委托他人炒股,却没有履行必要的程序,最终造成惨重损失;或者利用招生的职权上下其手;或者利用基建项目中饱私囊,或者教育乱收费等等,不仅沉重打击教育本身,也令社会舆论哗然,公众心理受伤。我国自古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国家,一直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自律,然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不尽如人意,传统的道德告诫,在生活中沦为苍白的不被践行的“语录”,而浮夸、腐败、造假甚至受到人们的追从。在这样纷繁的环境中,作为教师,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恪守职责,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要树立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以奉献社会,奉献人民的执着信念,发扬“敬业、爱生、博学、严瑾”的教风和勤学、多能、踏实、求真的学风投身教育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