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黔西南讯 眼下,安龙县新安镇坡云村马路组相邻的村寨随着旱情的持续加重,溪河断流,池塘、水井日渐枯竭,缺水困难让人揪心。然而,组里的谢金华自己掏腰包,请人钻出的地层下深58米的井水哗哗流淌,不但让老谢圆了“钻井梦”,而且也滋润了乡亲的心田。 “现在老天这么干旱,真的太感谢老谢钻出了这么清亮的水,要不然我们就要到三四里以外的邻寨去挑水,老谢真是大家的恩人啊!……”3月22日,笔者慕名前往马路组拜访谢金华,刚到他家的房前,碰上正在用水桶接着哗哗流淌井水的村民朱国香,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向笔者说道。享受到谢金华钻的井水滋润的当地乡亲,都称之为“救灾井”。
在坡云村,曾经在钻井队工作过的谢金华算是当地的致富能年前,他就萌生了钻出一口井、建一座较大的蓄水池,用于规模发展养猪,建优质林木苗圃为县里实施珠江防护林、坡耕地退耕还林供应优质木苗的念头。然而因诸多原因,钻井的事一直耽误了下来。但谢金华还是在2008年8月初,自己出资3.1万元,请人帮忙建起了一座容量380立方米的蓄水池,这也成了他后来钻井的“前奏”。
去年2月下旬,谢金华通过多方联系,引来了来自福建多年来一直在安龙承包田土办林木苗圃的周春老板,在组里办了16.5亩的苗圃,专育滇柏、藏柏优质苗木,谢金华负责苗木管理,每株苗可获管理费0.04元。去年,这16.5亩苗圃销售苗木270万余株,除去地膜、营养袋、取水、电费等成本支出后,谢金华获到了管理费10.8万元,同时也让该组10余名乡亲圆了“家门口打工梦”,每人每年实现打工收入5000余元。
去年8月初,尝到了管理苗圃甜头的谢金华,又与周春签订了管理苗圃的合同。正当谢金华踌躇满志开始平整苗床、下种育苗木时,恰逢降雨量逐渐减少,水源日渐枯竭。马路组原有的水源无法满足苗圃对水的需求,这让他揪心,挠破了头。临近今年春节时,谢金华管理的16.5亩苗圃,因干旱枯死的滇柏、藏柏优质木苗达60%。
面对损失,谢金华再次萌生了钻井的念头。今年2月11日起,他购来了升井机、引水管等钻井取水必备物资。2月17日这天,谢金华凭借曾经在钻井队工作时的经验,经多方联系请来了钻井人员,并在马路组自家房屋侧面的山势水纹走向交汇处钻井。
谢金华开始钻井,当地不理解的乡亲也开始报以嘲笑。有说“老谢真无聊”的,也有说“老谢若能钻出水,寡母子都能生娃”的,然而谢金华依旧我行我素。
“水来喽!水来喽!”钻井时间持续到了2月25日这天,谢金华一家和钻井人员看着从地下深58米处抽出来哗哗流淌的清澈的水,欢呼着,同时也引来了乡亲前来看热闹。当天,谢金华将他家即将见底的380立方米的蓄水池灌得满满的。
谢金华钻井先后共“钻”去了2.6万多元,但“钻”保住了今年的收入不减。有了水,谢金华将对自己管理的16.5亩苗圃已枯死的滇柏、藏柏优质苗木进行补种,同时也使因干旱面临枯死的苗木“绝地逢生”。
谢金华告诉笔者,他家的“救灾井”每小时能出水3.9吨,取水耗电1度。“只要乡亲开支电费的成本,这水就免费让乡亲饮用。”谢金华的这一举动,受到当地26户乡亲的称赞。
更令人惊喜的是,新安镇党委、政府根据这水源的实际,准备在谢金华家门前的田坝建300亩水稻旱育秧苗基地,让周边的村寨实行异地育旱秧苗,可解决移栽7500亩大田的无水育秧问题。
笔者从坡云村党支部那里查到了谢金华的档案:谢金华,1952年8月出生,马路组农民,中共预备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