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谁家孩子考上大学,都要摆个“状元酒”。
三叔家的“状元酒”颇多踟蹰。
堂弟连续补习5年,今年依然只得了一个“三本”。三叔不高兴,堂弟也萎靡不振。三叔说,这个三本不算“状元”,“状元酒”摆起来丢人,所以无心备办。
近些年,农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教育观”也有了较大改变,争先恐后培养“状元”。你看,明明国家正在搞九年义务教育,降低学生书学费,然而,我们这里90%的家长偏偏到处去择校,硬是交高费把子女送到自认为较好的学校就读。有付出就有收获。果然,我们村的考生每年都考上十之八九。“三本”基本不去读,重新补习。
堂弟连补5年,终归“三本”,想去读又碍于面子;三叔出于钱的考虑,也想让堂弟读“三本”,但颜面上也是过不去。
我听说此事,到三叔家,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我说读“三本”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起码读出来有个文凭;有文凭就有拼搏的资本----现在的“鉄饭碗”不是读几年大学出来就有的,而是通过人生路上的几多拼搏才能得到……我的一番苦口婆心,终于把三叔和堂弟说得心花怒放,决定发“状元酒”请柬。
了解黔西南更多最新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