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晴隆模式”,大力发展草地畜牧、茶叶、水果、烤烟、苡仁米、蔬菜、水产等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发展草地畜牧业和茶叶生产、烤烟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切实推进生态畜牧业示范县行动计划,新建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6万亩,新增养羊规模5万只,确保人工草地达到20万亩,羊存栏达到15.3万只;加快10万亩茶叶基地建设,新增茶园面积1.5万亩;扩大种烟面积,提高烟叶质量,实现种烟面积1.5万亩,烟叶产量3.1万担。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对建设茶业公司、国营柑桔场等企业的改组改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多渠道多元化内联外引,融合优强企业、先进技术,培育和做大做优农业龙头企业,建立科学有序的农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和农产品中介机构,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联结农民、基地与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龙头企业对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及村级经济转型的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有效流转,促进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大力建设农特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抓好区域资源配置与整合,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积极发展茶叶、苡仁米和畜产品精深加工、常年加工,着手创建辐射周边县市,年加工120万只羊肉联生产线,分片区改造和新建年产1500吨茶叶加工系统,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努力开辟市场,使之成为既富民又富县的可持续产业。
——大力加快新阶段扶贫开发步伐。围绕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个重点,采取开发式扶贫、搬迁式扶贫、救助式扶贫三大措施,创新工作思路,整合各类财政扶贫资金、信贷资金,加大对草地畜牧业等科技扶贫项目和现代农业项目的投入,增强现代特色农业开发的扶贫效应,带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拓宽增收门路;加大劳动力教育培训力度,实施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抓好劳动力实用技术、市场销售和就业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合理组织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参与项目工程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前,完成农民适用技术培训43期,培训26300人次;绿色证书培训4期,培训260人次;“阳光工程”培训544人,返乡农民工138人,转移485人;“雨露计划”培训300人。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稳步推进,用好财政专项投入,认真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规划,用规划促进农村科学发展。坚持党政引导、社会参与、群众为主原则,整合资金,加大投入,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寨整治、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入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推进了该县新农村建设。截止目前,每村投入资金3万元,初步完成54个村的村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