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闻名全国的普安县青山镇营山村,天上,银线飞架;地上,宽阔的水泥大道纵横农家屋后房前;竹林深处,人声鼎沸,一片和谐;庭院周围,花草竞相含笑摇曳;房屋内,电饭煲、电磁炉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这一幅新农村建设“农家世外桃源图”,正是近5年来,普安县整合项目资金8802.9万元,投入34个村52个村民组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夯实基础建设生态农家取得良好效果。
2006年以来,该县共整合各类项目资金8802.9万元。其中:省级财政与省级部门项目资金1258.8万元,州级财政与州级部门项目资金274.8万元,县级财政与县级部门项目资金3102.9万元,乡级财政资金120.8万元,信贷资金1286.3万元,社会捐助与融资1077.7万元,农民自筹与投劳折资1681.6万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该县认真贯彻中央“二十字”方针,按照一个乡镇抓好一个村,一个村抓好1-2个以上村民组或自然村寨建设的要求,全县34个试点村52个村民组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各试点村按照自身产业优势,围绕烤烟、茶叶、果蔬、畜牧等产业种植、养殖与管理,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据统计,全县省、州、县三级试点村共举办45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参训农民达26200余人(次);开办12期产业技能培训班,技能培训人数1900余人(次)。学到了技能的农民,有了技术的支撑,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的劲头十足,烤烟、果蔬等产业均实现了高产高效。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县各试点村把修路和硬化村组道路,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等基础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抓紧抓好,五年中,新修和改造通村公路41.3公里,通组公路116条299公里,修通连户路854条116公里,硬化村寨道路73公里,实施土地整治1162亩,修建机耕道生产路52公里,村村通公路率达100%,组组通公路率达80%,极大地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新修水窖(水池)1030口4万立方米,新修引水渠93公里,解决了2万多人饮水困难。
与此同时,该县按照规范有序、协调美观、整洁亮丽、节约环保、富有特色的要求,统一规划,体现地方民族风格,着力打造生态家园。在各试点村突出抓好1-2个村民组的民居改造,完成改厨、改圈、改厕“三改”2819户。通过民居改造工程,脏、乱、差现象明显好转,达到了屋屋整洁、地面清洁的目标,形成了城乡统筹、和谐共建的良好格局。 (黄太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