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黔西南讯 近日,笔者在兴仁县大山乡文化站获悉,该乡大野场村谢明文、文大学、杜传富和甘庭会4位民间艺人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据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国家文化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意见》要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兴仁县文化局按照《国家文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的要求,经县申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最后确定了甘庭会等4名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据悉,甘庭会今年39岁,她从14岁就跟随师傅谢明文开始学习舞蹈“阿迈戚托”,由于她很聪明、悟性好,因此,她的舞蹈“阿迈戚托”跳的十分出色,从20岁开始就收教徒弟。到目前为止,甘庭会共教徒弟5批120余人。这次被确定为国家级非遗产传承人的除了她之外,还有她的师傅谢明文、文大学和杜传富。这4位民间艺人都是原生态舞蹈“阿迈戚托”的传承人,他们也是兴仁县目前彝族唯一的4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了解黔西南更多最新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