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报价 | 新闻投稿:ldqxnw@163.com
注册
首页|新闻|图库|论坛|时尚|房产|跳蚤|旅游|教育|汽车|财经|娱乐|健康|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兴义

兴义市“三抓” 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面貌一新

兴义市“三抓” 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面貌一新

亮点黔西南讯 兴义市在创先争优活动、践行宗旨教育、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提高年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以创业带富工程为着力点,勇于带头干事创业,群策群力谋划发展,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抓资金扶持,为创业带富铺路搭桥。兴义市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及有关强农惠农政策机遇,结合镇情、村情实际选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思路,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加大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特色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有力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如坪东街道办事处帮助该办枫塘村向上级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了4万元的火工材料资金缺口难题,让该村村支书赵纯书带领村两委班子组织群众投工投劳1000余个,兴修了长2.5公里、宽3米的机耕道,解决了枫塘村农田基础设施滞后难题;并积极联系收购商帮助该村建立了稳固的生姜收购群,解决了生姜产销脱钩难题。截至今年,该村种植生姜面积达到1100亩,总产值达200余万元。并带动该办生姜规模化种植突破5100亩,亩产量达到6700斤,平均每亩产值达到2500元,生姜产业总产值达900余万元;芭蕉芋规模化种植达4000余亩,引进开办芭蕉芋深加工企业29家,实现销售额近800万元。则戎乡冷洞村村支书朱昌国在该乡党委政府帮助下,带领村民在全村的石旮旯山地中种植2000余亩金银花,进而带动了邻近的硐山、长朝、花朗、半边街等村群众种植金银花近9000亩,现全乡已种植金银花11000多亩,仅2009年,该乡就生产干花2.5万公斤(除群众自主销售外),并投资60余万元在冷洞村建起金银花加工厂,统一收购生花,统一加工,统一外销,实现产值100余万元,盈利20余万元,使该乡种植金银花的农户增收少则3000余元,多则10000余元,最多的人家金银花收入突破了2万元。   

抓学习培训,为创业带富添砖加瓦。兴义市基层党组织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协调资金,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重点学习州内、市内著名景区景点发展旅游经济的好思路、好做法,积极引进“旅游兴村”的成功经验,组织农家乐、风景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就游客的吃、住、娱、行等管理服务开展交流学习,并结合我市布依族民族民间文化浓厚这一实际,积极邀请专家为部分旅游大镇开展以布依族民间花灯、布依傩仪、布依八音坐唱、高台舞狮等布依族民间传统文艺节目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帮助指导排演这些节目,让各地游客欣赏,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形式和内涵,有力提升了乡镇旅游的品味。并进一步借鉴引进了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的新举措、新模式,有力拉长了我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链条和壮大了旅游产业规模。如下五屯街道办纳灰村两委干部及部分农家乐经营户外出参观学习,加强“农家乐”的统一规划、统一改造、统一授牌建设力度,通过想方设法改进农家乐的环境卫生、努力引进特色饮食、完善娱乐观光设施等措施,有力提升了乡村农家乐的品味。如今,全村共有“农家乐”62家、农家旅馆20多家,解决了村里200多人的就业问题。每日可接待游客近万人。仅去年,全村就接待国内外游客60多万人次,创收600多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00多元。威舍镇紧紧围绕长征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这一优势,把长征文化与民间文化结合起来,把红色旅游和农家乐结合起来,以花灯、快板、舞龙等民间文艺演出为载体,弘扬长征文化,形成了“走长征路、看长征戏、吃红军饭”的特色旅游模式。目前,全村有10户村民开办了餐饮店,每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以上,有力增加了群众收入

抓示范带动,为创业带富强基固本。兴义市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利用区域内丰富的土地资源、便捷的交通等区位优势,采取“由组带村”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探索成立特色产业合作社,有力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化,专业化,点面结合的发展之路。如万屯镇盘兴村党支部书记冯正国带领该村党员干部组织农户购置旋耕机、播种机等农用机械100余台,在此基础上成立烤烟专业合作社和供水协会,把全村年轻的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吸纳进来,组建了物资配送、育苗、机耕、植保四支专业化服务队伍,为现代烟草农业烟叶生产全过程提供专业化运送服务。目前该村种烟面积达4000余亩,实现烤烟收入1000余万元,种植户人均增加纯收入1000多元。另一方面是加大烤烟为主、副业为辅发展力度。引导农民发展经果林种植、蔬菜种植及交通运输、养殖、劳务输出等第三产业。目前该村以桃子、梨为主的经果林产业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年均增加收入400余万元;大牲畜年均出栏6000余头(匹),猪2万余头,家禽4万余羽,年均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从事交通营运的大小车辆200余辆,年均增加收入500余万元,初步形成了该村经济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格局。

截止目前,全市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00多期,选送学员跟班实践达2000余人次,共培训40岁以下的农村党员2400余人次,拥有创业带富党员118名,已投入资金30万元,全市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了解黔西南更多最新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新闻邮箱:ldqxnw@163.com 有奖报料电话:0859 -3224873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