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黔西南讯 2008年以来,顶效开发区工、管委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要求,加大对顶效镇楼纳村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群众建设热情高涨,3年实现三大新变化。
民居改造实现新变化。投资396万元,改造了72户民居住宅,其中政府每户补助1.8万元,共计129.6万元;群众自筹266.4万元,使过去村民的破旧住房变成了统一的青色墙、青色瓦,一层楼变成了两层楼。
基础设施实现新变化。采取群众集资、投工投劳和上级补助的形式,投资110万元改造硬化了8条通村进组道路共8000米,改变了过去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状;投资530余万元,分三期对近3公里的楼纳河道进行改造,使原来2米多宽的河道变成11米宽,不但解决了原来天干田旱、下雨田涝的问题,还把这里打造成了该区乡村旅游的好地方。
产业发展实现新变化。投资120余万元在坡地旱地种植晚丰梨2500余亩,每年可为民增收300余万元;投资20余万元建成了一个现代农业示范点,种植特色蔬菜250多亩,示范带动20多户村民发展特色蔬菜,为村民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让生活逐步宽裕的好路子。(易 翔)
民居改造实现新变化。投资396万元,改造了72户民居住宅,其中政府每户补助1.8万元,共计129.6万元;群众自筹266.4万元,使过去村民的破旧住房变成了统一的青色墙、青色瓦,一层楼变成了两层楼。
基础设施实现新变化。采取群众集资、投工投劳和上级补助的形式,投资110万元改造硬化了8条通村进组道路共8000米,改变了过去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状;投资530余万元,分三期对近3公里的楼纳河道进行改造,使原来2米多宽的河道变成11米宽,不但解决了原来天干田旱、下雨田涝的问题,还把这里打造成了该区乡村旅游的好地方。
产业发展实现新变化。投资120余万元在坡地旱地种植晚丰梨2500余亩,每年可为民增收300余万元;投资20余万元建成了一个现代农业示范点,种植特色蔬菜250多亩,示范带动20多户村民发展特色蔬菜,为村民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让生活逐步宽裕的好路子。(易 翔)
了解黔西南更多最新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