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山间桃李吐芬芳
——记黔西南州尖山苗寨教师李云贵11年坚守岗位的故事
李云贵正在辅导3年级的孩子。
日月轮换,春去秋来,作为苗寨第一个中专生,为了一句承诺,整整11年,他把热血与青春倾洒在大山里,在尖山苗寨教学点为孩子奉献自己的一生。
他就是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马岭镇大蚌村尖山苗寨青年代课教师李云贵。
9月6日早上7时从兴义市区出发,翻越几座大山来到茫茫深山中的尖山苗寨。
穿过高大的寨门,朗朗的读书声打破了苗寨的宁静。“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响我们……”
李云贵从学前班一直教到小学三年级。上课的时候,他教一个年级的学生,其他年级的孩子则自习。
在教室里,33岁的李云贵向记者讲述尖山苗寨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尖山苗寨交通不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几乎与外界隔绝。尖山苗寨以苗语交流,买电视机,因为看不懂内容只图看个热闹,外出打工更是不会普通话,出不了门。
教学点前身尖山小学创建于80年代,先后来过6个外地老师。山上物资匮乏,语言不通,老师最多坚持半年便离去。1996年学校停办。
2000年,李云贵考取黔西南民族干部管理学校,成了寨子第一个中专生。乡亲们动员他毕业后回寨教书,他答应了。乡亲们每家分配任务,四方求援,捐款捐物,出工出力,经过半年努力,在寨子中央盖了三间140平米的教室。
2003年,李云贵从黔西南民族干部管理学校毕业,兑现承诺返回尖山,寨子里男女老少穿上盛装,跳起芦笙舞欢迎他学成归来……
时隔7年,尖山终于又有了自己的老师,开学时,学生多达96人,小的五六岁,大的10多岁。
面对苗寨孩子,李云贵必须采取“双语”教学,前一晚把课本上的字,用拼音字母注上苗音,第二天便一句苗语一句汉语的翻译给孩子们。每天早上6点半,李云贵便起床,开始准备一天的课程,周六的早上也上课。“音乐,美术,体育什么都教。”李云贵说,“不会唱歌,我就跟着录音机、电视机先学,学好了再教给孩子们。
李云贵每天几乎没有休息时间。2003、2004年领着每月100元的代课费,2005年涨到400元,而他的学生最多的时候有105人。
夜里,他还为20多位高龄老人办扫盲班,教大家认字、学法。村民都亲切地用普通话称他为“李老师”。
每逢开学,李云贵要到镇上,把近200多斤的书本和教学用具领了、买了请人挑到寨口,再借马驮回学校。学生没钱交学费、买文具,都是他垫上。
难以想象的艰难,他坚持了3年。
2006年,因家庭困难,他想到外面去打工。几十个孩子齐刷刷跪在地上,家长们含着泪到他家里求他别走。为了自己的承诺,为了苗寨的下一代,他又咬牙坚持下来。
2007年,当地政府将他的代课费增加到600元,2009年他领到1760元。
2012年,由于地质灾害,尖山苗寨搬迁到公路边。尖山的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孩子们中午吃不上饭,只能饿着肚子听课。要上好课,又要做出可口的饭菜,李云贵一筹莫展,妻子李兴秀说:“我帮你。”她便成了专门为孩子煮饭的保姆。好在2013年,由政府拨款,孩子有了营养午餐。他的家既是学校,又是食堂、育儿园,每天孩子们秩序井然在他家打饭打菜,坐在门外的石头上吃得津津有味。
聊如今,憨厚的李云贵高兴地说:“都是好走的水泥路,现在骑车到镇上只有几十分钟了。”“尖山有了近50名初中生,更有了本科生!”“爱心人士对学校进行捐助,学校有了电脑,新黑板,孩子们也有人关注了。”“寨里山脚下,政府在盖新的教学楼呢,以后就好了!”
“我留下来是想让更多的孩子们走出去,把苗寨的文化继承传扬出去,让苗寨今后生活得更好一些。”站在正在修建的新教学楼前他满怀希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