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5万新市民的幸福生活
——义龙新区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侧记
近年来,义龙新区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高标准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安置好区内和跨区域搬迁群众,破除脱贫攻坚瓶颈,集中打造了顶效镇大龙潭、马别、步马及万屯镇阿泥4个安置区,突出“五大就业计划”,配套建设扶贫技能培训基地、商贸物流区,加大土地流转、村企挂钩、公益助困、社会保障等力度,构建“区区有产业、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的后续扶持体系,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迁“后半篇文章”,精心编织5万余名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的幸福生活。
“乡村”变“城市”
“这就是我家,我是2018年7月搬到这里的。在山旮旯里滚了大半辈子,没想到今天也能住上楼房,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在大龙潭社区F11栋1单元编号为304房的门前,杨乜尚品一边开门一边告诉记者,她一家3口来自望谟县昂武乡,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妇女,看着眼前的环境,想着以后的生活,笑得合不拢嘴。
“为让来自地处偏远、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水源匮乏的搬迁群众住得舒心,义龙新区紧扣乡村振兴总体要求,选择环境承载能力强、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段,建设了高标准居住区。”义龙新区新市民计划办公室工作人员王兴龙说。
义龙新区现已建成的大龙潭、马别等4个居住区,均集“生产、生活、生态、生意、生机,美化、亮化、绿化、文化、教化”于一体,与附近小学、中学、医院及购物商场,组成了一个10分钟生活圈和经济圈,确保从望谟、册亨、晴隆三县及区内搬迁来的群众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助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越过城乡分界这条“龙门槛”,由“老农民”转身成为“新市民”。
“有了好的住所,还得有更好的公共服务体系。”王兴龙说道,公共服务是保障搬迁群众全面发展的基本社会条件。公共服务跟不上,搬迁群众就安不下心来。对此,义龙新区实打实地加强公共服务建设,使各个居住区搬迁群众在就学就医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农民”当“工人”
住进了新房子,能否过上好日子?记者与杨乜尚品一同来到建设在马别社区的新天官实业有限公司找到了答案。
杨乜尚品和往常一样,刚到公司,就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把待加工的布料置于缝纫机上,熟练地操作起来。
“她到这里上班快一年了,由于她上班之前就有一定的针线活路基础,到公司培训三天后就正式上岗。”新天宫实业有限公司经理助理韦承倩告诉记者,杨乜尚品工作勤恳,每月能有3500元的工资。和杨乜尚品一样,目前公司通过与新市民办合作,采取“以工代训”方式,培训新市民420人,在公司实现就业65人。
“新天宫示范扶贫车间是义龙新区针对搬迁群众实施的‘五大就业计划’之一。”王兴龙说,目前已经完成麻山、阿泥王母三个扶贫车间(民族手工艺培训基地)的建设,突出绣娘创业计划,解决新市民就业500余个,并在各新市民社区组建“绣娘合作社”,培训解决“家门口”就业1000人。
搬迁未动产业先行。义龙新区在未完成易地扶贫搬迂工作时,就成立了社区种养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新市民”模式实施产业覆盖工程,并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突出坝区就业计划,投入8000万元,联合望谟县建设“飞地产业园”,在万屯镇建设42万平方米菌棒加工车间。
同时,由望谟县整合10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建设500个食用菌种植大棚,现菌棒已投入生产。“这就是我家的食用菌种植大棚,现在正在采收第二季。”正在采收食用菌的李乔香说,(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她家是从望谟县边饶镇边麻村搬来的,已经在顶效镇王母社区过了3个大年。于2018年分得了两个大棚,四个小棚,第一季食用菌共卖了26万元,每年可采四季除去各种成本,可以收入28万元。
“飞地产业园”是义龙新区实施坝区就业计划的项目之一。目前,共有156个大棚,已吸纳78户新市民就业。现在义龙新区正依托“500亩坝区”优势产业,提供就业岗位500人以上。
“无业”成“就业”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还会越走越宽。园区就业计划又是义龙新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精彩一笔。
他干的这个是什么岗位?”在顶效镇红星大健康产业园天地药业的生产车间里,记者问。“这是灯查室,他正在从事灯检工作。”天地药业生产部部长陈跃林说。这个“他”就是义龙新区区内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杨彪,于今年5月到公司上班,除了五险一金,月薪有2000多元。
“我刚到公司时,什么都不会,公司的领导很关心我,手把手教我技术,让我一周就实现了上岗就业,在这里上班,我很开心。”杨彪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家住在大龙潭居住区A9栋,社区里的每栋楼都建有一个QQ群,一旦有企业前来社区招聘,社区管理层就会把信息发到群里,他就是通过这QQ群实现了上岗就业。
“从去年10月以来,我们共到义龙新区新市民社区开展了5次招聘工作,目前已有60名新市民到公司上班。”陈跃林说,公司每次招聘,都会与新市民办对接,上门服务,吸纳新市民群众到公司上班,帮助新市民解决就业问题。
据了解,义龙新区通过园区就业计划,极力打造顶效红星大健康产业园,目前共引进企业56家,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正在将顶效合兴村至郑屯片区作为基地,打造生态载能产业园,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冶金、钢铁产业、电解铝及铝制品加工、新型建材等。规划至2020年,实现累计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工业总产值79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同时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依托城市核心区“一线穿六湖”发展酒店、地产、学校、商业中心,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山地旅游学习培训教育基地,届时可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与此同时,依托大数据产业,致力于打造集数据产生、采集、存储、管理、挖掘分析和运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业态,国内知名企业华为、中国电信、蜂巢算力等30余家企业陆续签约入驻,可提供就业500余个。
“山沟穷窝”之茧,已化成美丽居住区之蝶。截至当前,义龙新区共完成园区工业企业岗位核实87家1813个,新增开发800个岗位。园区计划累计解决就业已达1078人(户)。与浙江省宁波市开展东西部协作,突出劳务输出计划,开发岗位10000个,输出就业6500人,实际完成岗位开发14297个,以户为单位完成劳务外输就业推荐8002人,一批批新市民的就业梦想已经变为就业常态。
“打工”到“老板”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义龙新区在帮助搬迁群众“造血”的同时,还鼓励搬迁群众自主“造血”,有效防止了“撑杆式”跳高、“断崖式”返贫。
大龙潭居住区的新市民王河就是众多搬迁群众自主“造血”的典型。他的公司名叫义龙新区王河鞋业有限责任公司。
“我有两个小孩,现在在国建中学上学。为能照顾孩子,我选择了就近创业。”王河说,他于2018年9月从望谟县石屯镇翁村村搬到顶效镇大龙潭居住区,为了孩子的学业,他放弃了外出高薪就业机会,邀请在望谟县城开办民族服装厂的老表贝启智,投资10万元,在大龙潭社区创办了鞋业公司。
“我创办公司时,还得到了新市民社区的帮助。”王河告诉记者,新市民社区不但帮助他办理了相关办厂手续,还为他提供了可免3年租金的场地。
“公司刚刚起步,主要生产玉米棒壳纤维鞋垫。现在每天可以生产900双鞋垫,除去各种成本,一双鞋垫可盈利1.1元。”王河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他的公司现已带动10名搬迁群众就业。
在义龙新区,通过鼓励搬迁群众自主“造血”的方式,促成搬迁群众自主创业的事例还有很多。
麻山社区的杨胜芳利用多年在外打工积累的经验,在社区办起了小皮革厂。
谢兴海搬迁到义龙新区后,依托义龙的人流、物流等资源优势,凭借自己和爱人在广东打工时学到的裁缝技术和管理模式,于2017年7月在自家楼下开办了“贵州义龙富民服装厂”。
苗族妇女杨小罗在新家农贸市场旁边租了一个门面,自己做蛋糕卖,生意日渐看好。
40来岁的陈平亮搬到义龙新区后,干起了快递行业。由于服务快捷、优质,他的快递送到哪里,笑就会洒到哪里,被誉为“快递小哥”。
李天能入住麻山社区后,带动6名搬迁群众,干起了房屋装修行业。
搬到麻山社区的杨光佑、刘自江、张艳等10多户人家接管了周边农户的30来亩经果林地,套种中药材脱贫致富。
……
从瓦片房到楼房、从深山到县城、从务农到务工,从打工到创业,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让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老农户”,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旧光景”,变成了融人县城的“新市民”,51711名易地扶贫搬迁而来的新市民正扬帆起航,奋斗幸福新生活。(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韦贞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