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持续的干旱,让我州近三百万人“喊渴”,就在广大干群全心全力抗旱保人畜饮水,与旱魔作斗争之时,贞丰县沙坪乡者砍村靠种甘蔗生活的村民们,因为干旱,甘蔗绝收,造成这里不仅缺水,而且严重缺粮。
3月23日,当120户村民面临缺粮之时,通过团贞丰县委牵线搭桥,贵州宸宇地产开发公司立即派车向严重缺粮的者砍村送去了6000斤大米,及时解决了村民们的吃饭问题。
村民靠甘蔗“吃饭”
者砍村位于北盘江南岸,距县城50余公里,全村459户2236人,这里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而山的坡度大约在60度左右。
该村属典型的低热河谷地带,适宜亚热带经济作物及甘蔗种植。1998年以来,者砍村依托贞丰糖厂,调整种植结构,先后从广西、望谟等地引进新台糖21号、22号等多种耐涝、宿根性能好且含糖高、产量高的优质甘蔗新品种进行试种成功。2009年榨季,者砍村就收获了数千吨甘蔗,仅村支书罗正伦一家的甘蔗就收入10多万元钱。今年,就在罗正伦盘算着这一季争取有个15万元的收入时,干旱将他的希望化成了泡影。
去年6月间,在甘蔗地劳作的村民罗元亮还盼着已经长到1米高的甘蔗在接下来的雨季中好好长一把。进入8月以来,者砍村不仅没有降水,天气还越来越旱,水窖干了一口又一口。到12月份时,已经整整半年没有降水,本该长得绿油油的甘蔗叶已经枯黄干脆,植株干缩到六七十公分,仅有两根指头粗,捏起来干瘪瘪的。“种甘蔗,就是看天吃饭,不下雨就只得等着,没有法子。”
与罗元亮家栽种在坳地的甘蔗地不同,陆文耀原本以为种植在坝子地的甘蔗可以逃过这次干旱,但由于干旱从去年8月持续到今年,坝子地水分的涵养量也不足以供给甘蔗生长,往年可以长到两三米的甘蔗今年才长到40公分,含糖量极低。
面对着光秃秃的山坳,村民们寄希望于来场“及时雨”,让甘蔗老根能够发出新芽,但是,盼了一天又一天,望了一月又一月,天还是没降下雨来,一片一片的甘蔗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枯死。
120户人家面临缺粮
大片大片的甘蔗枯死之后,村民们不等不靠,试图度过这个难关。但尽管村民们怎样努力,整个村还是有120户人家面临着即将断粮的情景。
村民潘昌兴告诉记者,去年8月份以来,当他看到自家的甘蔗逐渐枯萎之时,他和家人曾经到处挑水进行浇灌,希望能救得一天算一天,总之天会下雨的,就这样,村里的好些村民也是全家倾巢出动,忙碌在甘蔗地里。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一晃两三个月过去了,天还是没下雨,而这时,村里的好些水源点相继断水了,大家也就放弃了救甘蔗,选择了保障生活用水。“没想到后来连甘蔗救不了不说,连人吃的水都找不着了。”潘昌兴说,面对村里即将水荒时,沙坪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派车给他们送来了白哗哗的清水。随后,县人武部等部门也先后用车给他们送来水。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而干旱还在不断持续,甚至加剧,各级各部门的送水车纷纷开进者砍村,让村民们心存感激之情。党委、政府的关爱,让村民们的吃水问题暂时有了保障,而就在这时,者砍村的村民们米缸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了,120户人家开始断粮。
“看到甘蔗的干死,我早就预料会有断粮这一天的,所以从春节前我就到处打短工,挣钱筹备粮食。”村民潘昌兴告诉记者,由于甘蔗的绝收,他家里8口人的吃粮问题一直靠他挣钱维持。村里的好些村民也是如此,到处找事做,正在找钱买粮上努力挣扎着。
村民龙胜英因为体力劳动跟不上,到处找活也没找着,而这时,她的家里已经没了一粒米。她并没有找相关部门诉苦,望着家里即将没粮的情景,她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背着背篓到处捡枫香籽。经过她们的努力,捡了3天,卖得7元钱后。龙胜英将平时省下来的一些零钱找了出来,急冲冲地赶到沙坪街上,龙胜英买了10斤米和一些蔬菜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回家中,带着两个孩子继续找枫香籽。
沙坪乡一位副乡长对记者说,面对甘蔗的绝收和持续的干旱,者砍村的村民们不光是吃水问题困难,吃饭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6000斤大米送往者砍村
“快点,车子拉粮食来了……”
3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者砍村了解村民们缺粮一事时,刚进入者砍村小学校园,没想到这里却人头攒动,上百村民扛的扛锄头、背的背篓,纷纷赶到了校园里,成“一”字型排开,远眺着校园门口。
经过记者了解,原来,共青团贞丰县委在得知者砍村缺粮的情况后,及时与贵州宸宇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说明者砍村的缺粮情况。宸宇公司老总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到市场上购买大米3吨,运往者砍村。
3月23日下午4时许,一辆打着“感恩报社会,贞宸春晖情”的大卡车迎着者砍村数百村民的视野开进了该村校园停了下来。记者看到,大卡车上拉的大米为布依香大米,每袋50斤,刚好120袋。“这是我们拉来的第一批米,紧接着我们还要拉第二批。”贵州宸宇地产开发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者砍村民缺粮问题让他们的心里很难过,为了让村民们不饿一顿饭,他们早上知道情况后,下午就派车拉来了大米,解决村民们的燃眉之急。随后,公司还将继续给村里送粮。
在沙坪乡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的安排下,120户严重缺粮的村民分别领到了一袋大米,兴高采烈的扛回家中。“感谢党委政府,感谢宸宇地产开发公司,是你们让我们喝上水,吃上饭。”村民潘昌兴从车上拿到大米后感激地说。
村民罗元亮扛着大米没有及时回家,而是在校园里不断的张望,他的眼角噙满了激动的泪水,当记者问他等哪样时?他哽咽地对记者说了一句:“还是共产党的政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