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坡陡石旮旯,山药洋芋包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过节生小娃”,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莲城镇江满村曾传唱着的民歌,这是当年江满村环境恶劣、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20年后的今天,该村全村人均年收入6000多元,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被贵州省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
江满村坐落在海拔1580米的高山上,世居布依、苗、彝等民族。昔日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极度贫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江满村人均占有粮食不足8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550元人民币,不通公路,不通电,也不通水。全村近900人忙活一年还填不饱肚子。当地许多村民通过政府救济维持生活。
江满村海拔高,石漠化严重,但坡耕地面积大,草山资源丰富。2000年实施草地生态建设与科技养羊扶贫试点工作以来,该县种植优质牧草、养殖优质肉羊是维护生态,成为带领农户脱贫的有效途径。
“代代相传的不应该是贫穷,而是美好的生活。晴隆县的发展变化,是贵州加大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力度,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
贵州是贫困问题突出的省份,也是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贵州省95%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地区,其中75%以上的深度贫困人口集中分布民族地区。
2013年贵州全省农村贫困人口745万人,有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0个片区县,涉及武陵山、乌蒙山和滇桂黔石漠化三大片区,是贵州省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和“堡垒”。
没有贵州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贵州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发出了“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的号召。
为走出了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贵州省大力发展核桃、生态畜牧、中药材、蔬菜、茶叶、精品水果、马铃薯、油茶、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扶贫特色优势产业。
在多年的扶贫开发实践中,贵州省逐步探索出了晴隆模式、印江经验、长顺做法、威宁试点、金融扶贫等方式方法。
2011-2013年,全省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93.8亿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0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贫困发生率从32%下降到21.3%,贵州省贫困人口在全国贫困人口的占比由15.6%下降到9.1%。
“衣食无忧,就业有门,平稳安定地过日子,是人们的愿望”叶韬说,贵州的扶贫不仅仅是让剩余的745万人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而且对于维护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也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