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州直

黔西南:多部门合力持续帮扶 34000多名贫困残疾人实现同步小康梦

2020年11月18日 08:08:16来源: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作者:韦燕 孔令相 宦艳 邵曦瑶 陈正党 刘光兰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黔西南州将贫困残疾群众列入重点帮扶对象,多部门合力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着手,着力帮助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34628名贫困残疾群众实现同步小康梦。

  初冬时节,普安县九峰街道保冲村驻村帮扶干部正忙着走访今年最后一批脱贫的对象。走访过程中,发现残疾人贫困户毛大户在养殖中华蜜蜂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难题,为此,帮扶干部陈太峰给黔西南州残联特聘的养蜂技术员、家住晴隆县紫马乡的陈启富打了一个求助电话。

  普安县人社局帮扶干部 陈太峰:我们听说你是(养蜂)这方面的专家,想请你来帮忙指导一下他。现在我们凑钱买了3箱蜜蜂给他,在越冬这一块不知道怎么做。

  州残联特聘养蜂技术员 陈启富:你们是要求做上门指导吗?

  普安县人社局帮扶干部 陈太峰:是的,想请你上门来指导一下他。

  州残联特聘养蜂技术员 陈启富:(你们在)在哪里?

  普安县人社局帮扶干部 陈太峰:我发一个位置给你。

  接到电话不到半天的功夫,陈启富就从晴隆县赶到了毛大户家,悉心教授毛大户养蜂技术。针对毛大户有听力残疾的实际,陈启富还将养蜂技术要点传授给毛大户的家人以及帮扶干部。

  州残联养蜂特聘技术员 陈启富:用报纸包上谷草把这边封好,不要让它通(风),它里面就保温。它这个(是)内保温,然后上面你要盖好,这样盖好,盖好之后(把)整床棉被盖在这个上面它就保温了。

  据了解,这几年,通过帮扶,毛大户家每月可获得608元的低保;另外,他还通过公共服务岗位安置,每月有800块钱的收入,已经达到了脱贫标准,为进一步增加收入,毛大户在山上用最原始的方法养起了野生中华蜜蜂,但一时半会效益不高,帮扶干部在了解情况后,决定帮助毛大户把养蜂产业做起来。

  普安县人社局帮扶干部 陈太峰:我们已经通过政策兜底的方式使他家达到了脱贫标准,但是我们仍然觉得脱贫的质量不高、成色不足,所以我们想帮他找到一个持续稳定的产业来发展。我们帮扶干部帮他解决了第一批蜂的启动资金,通过残联协调了专门的技术人员上门为他提供指导服务。

  经常上门为残疾人养蜂提供技术服务的陈启富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晴隆县紫马乡栗树村养蜂产业带头人,也是黔西南州最早带领残疾人养蜂的人,全州绝大多数养蜂的残疾群众都是他的徒弟,被残疾人朋友们亲切地称为“甜蜜事业的领头雁”。

  2018年,在州残联的支持下,陈启富先后到毕节、四川和云南等地学习中华蜜蜂养殖技术。经过后期的不断学习和努力,陈启富成为黔西南州小有名气的养蜂“土专家”。这一年,陈启富开始领着6户残疾人贫困户和1户农户成立了养蜂合作社。

  合作社社员残疾贫困户 韩金贵:我是从2018年加入这个合作社的,两年以来大概有六万多(元)左右(的收入),自从加入这个合作社以后,我们都是非常满意的。

  州残联养蜂特聘技术员 晴隆县富汇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陈启富:我们刚开始是得到残联的资助资金36000(元),我们从以前的36箱发展到现在500多箱,现在的产值已经超过50多万了,那么产值效益是非常可观的。以前我们是8户,现在又重新覆盖了50户贫困户。下一步,我们打算采取入股分红的形式,吸纳更多的贫困户或者是非贫困户,(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这个产业中来。

  2018年以来,黔西南州残联系统共争取和投入456万元资金,大力实施残疾人养蜂项目,分别采取家庭自主散养、合作社集中饲养和合作社代养等多种方式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全州731户残疾人家庭因此年均增收6000元。

  州残联理事长 王琴:黔西南州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很适合养殖中华小蜜蜂;养蜂产业的投入小、劳动强度低、见效快,是非常适合残疾人家庭发展的产业。但是,养蜂产业有两个制约条件,一是养蜂技术,二是蜂蜜销售。为了使残疾人家庭能够真正的掌握养蜂技术,我们用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养蜂的技术能手陈启富。在全州范围内,凡是有技术需求的残疾人户,(他)都入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使他们真正的掌握养蜂技术。蜂蜜销售的问题,我们和贵州草喜堂(医药)公司签订保底收购的协议,残疾人家庭产出的蜂蜜,他们能自己销售的就自己销售,不能自已销售的就按每市斤80元的保底收购价进行收购,应收尽收。

  短评:一个也不能少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这是脱贫攻坚的根本目标。黔西南州在脱贫攻坚中,把34000多名贫困残疾人的同步小康作为重点和难点,动真情,出实招,在“两不愁三保障”和产业就业上对残疾贫困群众给予倾斜和扶持,确保脱贫攻坚质量高,成色足。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希望广大残疾人朋友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和全州人民一道共同迈向小康,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来源: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黔西南台 韦燕 孔令相 宦艳 邵曦瑶 普安融媒 陈正党 刘光兰)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黔西南:多部门合力持续帮扶 34000多名贫困残疾人实现同步小康梦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 2020年11月18日 08:08:16 | 韦燕 孔令相 宦艳 邵曦瑶 陈正党 刘光兰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黔西南州将贫困残疾群众列入重点帮扶对象,多部门合力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着手,着力帮助残疾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34628名贫困残疾群众实现同步小康梦。

  初冬时节,普安县九峰街道保冲村驻村帮扶干部正忙着走访今年最后一批脱贫的对象。走访过程中,发现残疾人贫困户毛大户在养殖中华蜜蜂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难题,为此,帮扶干部陈太峰给黔西南州残联特聘的养蜂技术员、家住晴隆县紫马乡的陈启富打了一个求助电话。

  普安县人社局帮扶干部 陈太峰:我们听说你是(养蜂)这方面的专家,想请你来帮忙指导一下他。现在我们凑钱买了3箱蜜蜂给他,在越冬这一块不知道怎么做。

  州残联特聘养蜂技术员 陈启富:你们是要求做上门指导吗?

  普安县人社局帮扶干部 陈太峰:是的,想请你上门来指导一下他。

  州残联特聘养蜂技术员 陈启富:(你们在)在哪里?

  普安县人社局帮扶干部 陈太峰:我发一个位置给你。

  接到电话不到半天的功夫,陈启富就从晴隆县赶到了毛大户家,悉心教授毛大户养蜂技术。针对毛大户有听力残疾的实际,陈启富还将养蜂技术要点传授给毛大户的家人以及帮扶干部。

  州残联养蜂特聘技术员 陈启富:用报纸包上谷草把这边封好,不要让它通(风),它里面就保温。它这个(是)内保温,然后上面你要盖好,这样盖好,盖好之后(把)整床棉被盖在这个上面它就保温了。

  据了解,这几年,通过帮扶,毛大户家每月可获得608元的低保;另外,他还通过公共服务岗位安置,每月有800块钱的收入,已经达到了脱贫标准,为进一步增加收入,毛大户在山上用最原始的方法养起了野生中华蜜蜂,但一时半会效益不高,帮扶干部在了解情况后,决定帮助毛大户把养蜂产业做起来。

  普安县人社局帮扶干部 陈太峰:我们已经通过政策兜底的方式使他家达到了脱贫标准,但是我们仍然觉得脱贫的质量不高、成色不足,所以我们想帮他找到一个持续稳定的产业来发展。我们帮扶干部帮他解决了第一批蜂的启动资金,通过残联协调了专门的技术人员上门为他提供指导服务。

  经常上门为残疾人养蜂提供技术服务的陈启富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晴隆县紫马乡栗树村养蜂产业带头人,也是黔西南州最早带领残疾人养蜂的人,全州绝大多数养蜂的残疾群众都是他的徒弟,被残疾人朋友们亲切地称为“甜蜜事业的领头雁”。

  2018年,在州残联的支持下,陈启富先后到毕节、四川和云南等地学习中华蜜蜂养殖技术。经过后期的不断学习和努力,陈启富成为黔西南州小有名气的养蜂“土专家”。这一年,陈启富开始领着6户残疾人贫困户和1户农户成立了养蜂合作社。

  合作社社员残疾贫困户 韩金贵:我是从2018年加入这个合作社的,两年以来大概有六万多(元)左右(的收入),自从加入这个合作社以后,我们都是非常满意的。

  州残联养蜂特聘技术员 晴隆县富汇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陈启富:我们刚开始是得到残联的资助资金36000(元),我们从以前的36箱发展到现在500多箱,现在的产值已经超过50多万了,那么产值效益是非常可观的。以前我们是8户,现在又重新覆盖了50户贫困户。下一步,我们打算采取入股分红的形式,吸纳更多的贫困户或者是非贫困户,(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这个产业中来。

  2018年以来,黔西南州残联系统共争取和投入456万元资金,大力实施残疾人养蜂项目,分别采取家庭自主散养、合作社集中饲养和合作社代养等多种方式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全州731户残疾人家庭因此年均增收6000元。

  州残联理事长 王琴:黔西南州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很适合养殖中华小蜜蜂;养蜂产业的投入小、劳动强度低、见效快,是非常适合残疾人家庭发展的产业。但是,养蜂产业有两个制约条件,一是养蜂技术,二是蜂蜜销售。为了使残疾人家庭能够真正的掌握养蜂技术,我们用购买服务的形式聘请养蜂的技术能手陈启富。在全州范围内,凡是有技术需求的残疾人户,(他)都入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使他们真正的掌握养蜂技术。蜂蜜销售的问题,我们和贵州草喜堂(医药)公司签订保底收购的协议,残疾人家庭产出的蜂蜜,他们能自己销售的就自己销售,不能自已销售的就按每市斤80元的保底收购价进行收购,应收尽收。

  短评:一个也不能少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这是脱贫攻坚的根本目标。黔西南州在脱贫攻坚中,把34000多名贫困残疾人的同步小康作为重点和难点,动真情,出实招,在“两不愁三保障”和产业就业上对残疾贫困群众给予倾斜和扶持,确保脱贫攻坚质量高,成色足。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希望广大残疾人朋友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和全州人民一道共同迈向小康,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来源: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黔西南台 韦燕 孔令相 宦艳 邵曦瑶 普安融媒 陈正党 刘光兰)

推荐阅读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0-29
黔西南日报   2020-10-30
黔西南人才市场  2020-11-03
中共安龙县委组织部  2020-10-28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22
兴义市人民政府网  2020-11-23
义龙新区新闻中心  2020-11-05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盘兴铁路项目部  2020-10-31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14
廉洁黔西南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