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报价 | 新闻投稿:ldqxnw@163.com
注册
首页|新闻|图库|论坛|时尚|房产|跳蚤|旅游|教育|汽车|财经|娱乐|健康|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头部上下

纳孔布依古寨的九月九

纳孔布依古寨的九月九

  贞丰三岔河畔的纳孔布依古寨,不仅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独特,民居错落有致,寨中炊烟袅袅,景区的湖光山色与之辉映成趣,而且仍保留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习俗。

  今年的重阳节,笔者来到纳孔布依古寨,和村民们一起过节,切身感受到了九月九这一传统习俗的神秘。

  农历初八这天早上,寨老做好扫寨准备工作:请摩师印制驱魔符章、纸马,组织人反搓草绳,清扫山神庙并在庙门上贴上“保一方风调雨顺,佑全寨老少平安”的对联。下午,组织村民跟着摩师,挨家挨户敲铜锣念咒语驱妖邪,一一收下各家各户回报的米或钱(用此作第二天全寨户主晚饭开支)。扫寨队伍一路敲着锣,在震耳欲聋的声响中,把“鬼魔”驱到寨外河边,摩师边念咒语,边把用竹或草编制的龙船,用力甩到河中,意为让滔滔的河水,把妖魔鬼怪冲走或将其淹死。然后,用反搓的草绳扎上符章、纸马横挂于全村各个路口,旨在将人与魔相隔离,不让妖邪骚扰村民,使全寨成为无邪安宁的净土,再现了古人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驱魔祭祀活动,展示了民族传统文化顽强的时空穿透力和世代相传永不枯竭的生命力。

  傍晚,全村各户男主人集中于河边,待摩师作完驱邪避灾的祭祀后共进晚餐,商讨第二天须办事宜。

  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当天清晨,轮流当庄的村民牵着猪、挑着餐具和祭祀器具,赶往山神庙,宰猪杀鸡,备办当天饭菜及祭祀食品。山神庙前人来人往、祭篮盈桌、红联辉映、溪水潺潺、一派喜庆欢乐景象。

  中午,全村各户的打糍粑声,如同欢乐的交响曲,此起彼落。据说,人们吃了当天用纯净的糯米打出来的糍粑,能消除一年的疲劳,还能强身壮骨,耳聪目明,延年益寿。从古至今,即便家境困窘,九月九这天也要风光一下,绝不用糯包谷或其它面粉打糍粑敷衍应付。

  中午以后,当你走进纳孔村,就会欣喜地看到,男女青年、孩童妇女,用雪白的毛巾,包着糍粑,兴高采烈地登上高山游览,观赏红枫碧水的三岔湖,品尝用新糯米打制的糍粑。

  “大田大坝稻谷黄,糯米打粑满寨香,不是今年时运好,富民政策在山庄”;“桂花开了满园香,农民富了喜洋洋,花香引来蜂蝶舞,改革换得粮满仓……”阵阵山歌声随风飘来,会使你恍若步入歌的海洋、诗的世界。起源于战国时代、盛于唐代、衰于民国的九九重阳节登高之俗,穿过数千年的时空隧道,在纳孔村得以留存。刘歆《西京杂记》里“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的情景,在纳孔依稀可见,其久远的文化底蕴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下午四时左右,全村各男户主,穿上整洁的衣服,带上碗筷缸钵,从四面八方涌上山神庙。寨老首先总结全村一年的工作,列出几条事关全寨切身利益的问题,请大家讨论,最后通过,形成决议,写入一年要办的大事中。

  待寨老主持的村民会落下帷幕,当庄的村民,立即端上热气腾腾的猪头、全鸡、菜肴、美酒敬供山神。寨老头缠格子帕,身穿黑长衫,洗净双手点燃蜡烛、香火,主持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村民们分成若干排,虔诚地跪拜于山神庙前。寨老重申,全寨必须对山林、水源、牛马、庄稼加以保护,要尊老爱幼、不盗不抢等,要求人人须在山神庙前,烧香化纸有个表示。村民说,山神不但护佑草丰林茂,六畜兴旺,还惩治邪恶,主持公道,不身体力行者要遭报应,后龙山茂密的古老林木,就是靠大家对山神的敬畏才茂盛至今。

  纳孔村神秘的扫寨敬山神习俗,是我国古代“秋祭”、“辞青”等传统的延续,令中外游客赞叹不已。

  祭祀活动结束,所有参加者欢聚一堂,互敬“便当酒”,猜拳行令,吟唱布依古歌,稍有文才的还吟诗赋词,给古朴的山寨,增添了不少情趣,直至家里有人来接,才依依不舍地散席离去。

了解黔西南更多最新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新闻邮箱:ldqxnw@163.com 有奖报料电话:0859 -3224873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