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媒体工作的董晶再次前往平武县,和同伴一起寻找有关古蜀文字的历史证据。同之前一样,他的这次行动是自发的考古活动。
在成都,像董晶这样的考古爱好者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票友群体。他们的主题很明确,就是寻找四川人的祖先。
古蜀人的祖先在甘肃?
“古蜀人的远祖也许就发源于甘肃、青海地区。”这是民间考古票友寻根中得出的结论。
之前他们认为:震惊世界的古蜀文明起源复杂,三星堆的主人并非一个族属。在更古老的年代,古蜀人有没有共同的先祖?
于是,他们寻根的脚步迈向了省外,视线放大到川陕甘。
在寻祖过程中,他们先后到了宝鸡炎帝陵、甘肃天水伏羲故里。他们发现,在营盘山遗址的“戈基人”墓中和汶川姜维城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有双耳罐。与陇中、陇南地区寺洼文化中的双耳罐一对照,简直如出一辙,只是口沿稍有变化,而在更西边的青海柳湾遗址也出土了同样类型的双耳陶罐。
“这是我们在甘肃省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大地湾遗址买回来的复制古美人陶塑。”考古票友徐渝江指着陶塑的眼睛,“与营盘山遗址中发现的陶质人面具一模一样!”那双眼睛,是古羌人的平眼,而非古蜀氐人的“纵目”,而且,考古票友们在营盘山遗址看到的古羌人居复原图与大地湾先民的复原图也是一模一样!
“在黄土高坡上的陇中行,我们最重要的感悟是,我们也许踏上了四川古蜀国的先祖和遗民生活的土地。”
民间视角打开想象翅膀
从民间视角出发去寻祖,考古票友们提出了不少新奇的看法:成都龙泉山的桃树是炎帝夸父一族带来的,以叠溪为中心的古蜀国开国时间大约为6000年前,嘉陵江是孕育中华民族老祖宗的源头……
“这是追求传统文化回归的社会大背景下,百姓自发考证历史的行动。”业内人士认为,古蜀文明中有很多谜团让专家学者至今未能解答,民间爱好者一样渴望揭开谜底。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各地的考古发现日渐增多,提起了百姓想了解历史的兴趣。加上民间收藏愈加火热,使人们更想通过寻找器物背后的历史和故事,来发掘远古的秘密。由此催生出目前的民间考古寻根热。
“民间考古热带来了很多想象空间。”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剑华说,考古票友们提出的一些观点有助于扩展专业考古的视角。比如,民间考古提出古蜀人的凸眼睛是患有甲亢病,因为当时他们吃的是缺碘盐。这样的一家之言的确能带给人不同的启发。“实际上,历史是需要多学科联合研究的,民间考古跳出考古学本身看考古,带来的视角是不一样的。”
而大多数接受采访的市民则评价说,“无论民间考古提出的观点如何,他们寻找四川人祖先的行动,是有利于人们重视传统文化,认真看待我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