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秧佑(作者:黄国正 岑顾 侬吉金)
和谐秧佑
早就听说秧佑是个文明的布依村寨,他们的生活模式,堪称和谐社会的“原始版本”。岁月静美,洋溢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们相信,是寨中那三口古井养育了他们一代又一代人水一般纯洁的性格,是村中的那块禁碑亭坚定了他们爱好和平的信念,谁也夺不走,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聆听秧佑和谐发展的故事。
秧佑村位于册亨县弼佑镇西南面,距册亨县城69.2公里,距镇政府驻地13.2公里,属于南北盘江狭角地带,与广西隔江相望,全村共辖2个自然村寨5个村民小组,有268户1127人,均为布依族。居住着杨、(黄、王)、(岑、侬)、班四大家族,以发展种植业(油茶、杉树)为主、养殖为辅的农业产业。
元朝初期,秧佑村从望谟县遮乡迁居而来,清朝同治年间,寨老制订寨规刻在石碑上并立于村寨中间,石碑里面刻着八条禁令,内容规劝村民男女耕读纺织,互相帮助,俱众同心,众善奉行,恪守典章,这些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信条,也成为村民生产生活及道德行为的规范准则,每年正月初三,秧佑村组织村民在禁碑前集中,由一位寨老对上年度违反禁碑条例的村民进行当面批评教育,按禁令逐条给予相应处罚,并组织全体村民重温敬碑禁令条文,警示后人,周而复始,至今,这块石碑仍保存得比较完整。
1986年,秧佑村为进一步完善村级管理制度,实行了家族自治机制,弘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传播秧佑文化软实力。当时主要以王、杨、岑、班四大姓为代表,在四大姓中各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来配合村支“两委”主持村级事务,王姓的负责指导粮食生产;杨姓的负责监督村民履行本村公约;岑姓的负责化解村内各类矛盾;班姓的负责管理村级地界。分工明确,严格纪律制度,各家族如发生内部矛盾,首先由家族长者组织在家族内部调解消化,各家族制定严格违约责任,定期开展本家族内部法制教育,对违者一、二次给予批评教育,屡教不改担负相应责任。这个举措成了秧佑村道德建设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随着“六五”普法的深入,秧佑村实行“双诚信、双承诺”管理模式:一是秧佑村党支部不断加强班子精神文明建设,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当好领头羊,带头履行村规民约,细化工作职责,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断创新村级事务管理理念,追求高尚的思想道德,塑造出秧佑村形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寻找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管理制度;三是充分利用国家在职干部的影响力正确引导全村精神文明建设,秧佑村在职干部岑秀文同志于2015年组织全体秧佑在职干部和村支“两委”成员成立“秧佑籍协会”,并制定了《协会章程》,在倡导坦诚交流、精诚团结、互帮互助、平等相待的原则上,集中智慧,形成合力。同时利用春节和其它假期,协会成员相约回到本家族内部进行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解决家族内部户与户之间的纠纷,加强思想沟通,化解隔阂,拉近距离,做好各家族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
当前,进入网络时代,秧佑村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建立QQ群、微信群传递和谐正能量。2015年“秧佑籍协会”创建了“秧佑人QQ群”,群成员组成逐渐壮大,由最初的秧佑籍协会成员、村支“两委”发展到秧佑的在校大中小学生、外出务工人员、普通村民。大家在这个网络平台上,诉说乡愁、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共商发展。在这个平台上,说工作谈学习讲情况解困惑。如:在外务工的村民有什么病就在QQ上说,当医生的协会成员就在QQ上传处方,又如:在外务工人员出现工伤纠纷,协会就立即召开理事会或全体成员会议共商解决办法,提出解决意见,甚至派会员到北京、广东等地参与协调解决。留守儿童的读书转学、空巢老人的生产生活情况、高考学生的志愿填报选择、村支“两委”的工作疑难以及家乡的各项建设规划在这个平台上都能听到声音,找到办法、看到希望。闲暇之时大家在网络平台里分享工作、生活经验、交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QQ群、微信群成了村民思想交流、增进友谊的平台,这些平台不断融合村民之间的感情。各村民在生活工作中如遇到不能自主决策的事务就在群里征求成员的意见,让大家各抒己见、陈述主张,最后达成共识,事情处理就迎刃而解了。
走进秧佑,你不仅会被绿色靓丽的生态环境所陶醉,还会被一幕幕和谐生机所感动,深入进去,你会感叹这片土地上的族群,没有起伏跌宕的故事,只有冷暖交织的人间烟火,在禁牌亭文化影响下,秧佑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不分贫富贵贱,团结友爱,真正实现小事不出,大事不有,堪称和谐社会的“原始版本”。
作者:黄国正 岑顾 侬吉金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