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如《武林旧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大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
而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而微型风筝是中国风筝的一大系列,是我国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它是在借鉴传统风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以江南特有的绢丝、竹丝作料,鸟兽鱼虫作题材,通过民间艺人的巧手,扎制出造型逼真,小巧玲珑并且能放飞的“掌上”风筝。微型风筝以其高难度的制作工艺很少见到。它可夹入贺卡,放入上衣口袋中,俗称袋尔风筝.其携带方便做工精湛,画工精细,放飞效果极佳。其放飞风力范围1到3级,高度10到100公尺观看效果最佳.最高可放到100多米的高空。
“永联微型风筝工作室”以杭州和睦街道微型风筝制作民间艺人陈永联名字而命名。并以其为核心,聚集了一批微型风筝爱好者,在微型风筝的品种丰富、技艺传授、作品展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工作室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开展民间艺术的交流和展示活动,先后到杭州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大等高校开展微型风筝的互动交流活动。同时,他还定期前往运河小学,为外来创业者子女现场讲解、制作并一起放飞微型风筝,这丰富了这些外地孩子的课余生活,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永联微型风筝工作室”先后参加了“首届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示”、“元宵灯会民俗展”以及街道“民间艺术周”展示等活动,工作室的艺人们纷纷慷慨献宝,展示的作品受到群众的喜爱,引起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
而浙江理工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作为从事文化遗产资料收集和宣传活动的全校性社团机构,是浙江省最早、也是唯一一个长期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调研宣传活动的高校学生社团。正利用其鲜明的特色,强大的感染力,时刻感染着整个校园,普及文化遗产知识,提高公众的文保意识和志愿者服务理念。
协会除每月都会在校内开展关活动外,还会在暑期开展以“保护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品牌活动——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大学生个人综合素养,并呼吁民众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并使其得到积极的保护和传承。在相继关注了物质文化遗产,预备文化遗产之后,现在,协会又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走进了和睦社区向“永联微型风筝协会”学习如何制作微型风筝。
微型风筝的制作步骤:
1. 设计图样,制作底稿:设计好风筝的形状,画好底稿,制作好底版;
2.选好轻型理想的材料,符合微型风筝的要求:选毛竹要求4到5年以上的冬竹最好,节子开裆要长点,表面光滑,蒙皮材料最好用真丝绸,因为它的透风性适中;
3. 切削竹子:切细又光滑,最小可切到0.5毫米,两边要比中间细点,两边竹子弯成椭圆型,角度和弯度要一样才能达到要求;
4. 蒙皮材料的粘贴:真丝绸粘合在图样的底面上,要求真丝绸平直的黏在图样底版上四周;
5. 上色:在真丝绸上按照先前设计好的样图上色,颜色笔可选择不退色的荧光笔或纺织颜料笔;
6. 篾子的粘贴:等到颜色干燥后,沿着面子的边上,把切好的篾子涂上白胶粘到风筝上去,应先粘旁蔑,再粘交叉蔑;
7. 风筝的剪取:先在风筝的周围涂上不散边胶水,等其干燥后,就按边沿剪下即可。
走进风筝
了解黔西南更多最新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