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农民的心灵史诗 ——对话欧阳黔森和电视剧《绝地逢生》 欧阳黔森,中国作家协会七届全委、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先后在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当代》、《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发表长、中、短篇小说400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雄关漫道》、《非爱时间》等;出版中篇小说集《白多黑少》、《水晶山谷》;出版短篇小说集《味道》等10部。20集电视剧《雄关漫道》、长篇小说《雄关漫道》分别获第十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优秀奖和入选作品奖及“飞天奖”、“金星奖”等奖项;获贵州省政府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10余次。获贵州人事厅、省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1 7月25日下午,贵州日报22楼的一间办公室。 刚刚从贵医附院住院部“逃”出来的欧阳黔森正眉飞色舞地和记者说着《绝地逢生》前因后事……这部戏是他,也是贵州即将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第二部戏。欧阳黔森很兴奋,很激动,很大口地抽着烟。 《绝地逢生》是一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献礼片,由省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影视部联合出品,计划在10月上旬完成后期制作。目前,央视影视部同期制作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献礼片有三部,另两部一部是城市题材片,一部是工业题材片,正在黔西南州拍摄的《绝地逢生》是惟一的一部农村题材片。 《绝地逢生》的诞生多少有些偶然。两年前,欧阳黔森就动笔写一部农村题材剧,早先写就的剧本叫《布依人家》》,一部轻喜剧风格的民俗风情片,剧中故事的跨度是2000年至2007年,计划今年4月份开拍,投资商前期投资也花了六七十万。今年初全国“两会”期间,欧阳黔森与央视影视部副主任傅思讨论《布依人家》时,傅思建议改为《绝地逢生》,拉长时间跨度,从1978年写到2005年,反映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5月15日,省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央视影视部等各方拍板,投拍《绝地逢生》,《绝地逢生》剧组也于当天在北京组建,重新构思剧本、拟写分集大纲,要求在6月20日拿出剧本实地开拍。“《布依人家》的一句台词都没有用了,一切从头来过。”欧阳黔森说。“好在我经历过改革开放30年的全过程,哪一年开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哪一年农民工进城,哪一年开始‘八七扶贫攻坚战’……农村改革的每一步都了然于胸,我表态说,哪怕掉10斤肉也要按时高质量地拿出剧本。” 2 欧阳黔森有着自己剧本里男主角蒙幺爸的性格影子。 蒙幺爸不服输,不相信祖祖辈辈生存的土地怎么到今天就养不活人呢?为了生活,蒙幺爸战天斗地,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终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找到了一条生存脱贫继而小康致富的发展之路,把一个严重石漠化的地区建成一个富饶美丽的山村。 同样不服输的欧阳黔森和蒙幺爸不同的是,欧阳黔森没有屡败屡战,对选题方向、题材的把握,倒是显出他对时事、对社会的观察和理解都高人一筹。他是个高产作家,小说、散文、诗歌都有不俗的作品。但他的迅速蹿红是因了他写就的红二、六军团的长征故事,一部《雄关漫道》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后,欧阳黔森在编剧行业里声名鹊起。 必须赶在8月10日前杀青,《绝地逢生》就这样被历史选择推到了不容有任何闪失的“绝地”。 一边与导演商定剧本创意、大纲,一边与导演、投资人圈定主要演员,5月15日,背水一战的欧阳黔森一头扎进了兴义市委党校招待所的一个房间里。不到40天,要拿出20集的剧本,很多人心里其实都忐忑不安。投资商北京东方天鼎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周明说,“我不是担心欧阳黔森水平不够,写不好,但时间太紧了,能写成吗?又能顺利通过审查吗?说实话,如果不能按时拿出剧本,所有的投资就泡汤了。” 所有人的眼光都聚集在欧阳黔森身上。“我每天抽4包烟,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剧组给我配备了一名助手,每天码差不多1.5万字。40天后,我掉了8斤肉,拿出的初稿近60万字。稍作修改后30多万字的送审稿一致通过,随后,第二稿改定定案投拍。”欧阳黔森说。 导演胡琤告诉记者:“看这个剧本,我流了几次眼泪,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蒙幺爸的扮演者杜源说:“我每年要看七八十部剧本,我敢说,欧阳黔森这个剧本,水平名列前茅。” 3 《绝地逢生》剧组最大的压力就是时间了。 为了与时间赛跑,剧组不得已采取双导演、双组双机拍摄。缘于各方的信任,欧阳黔森第一次出任总制片人。欧阳黔森说,“我这个总制片人只对艺术水准负责,真正的制片人还是投资人。”但作为第一出品方省委宣传部派到一线剧组的代表,欧阳黔森说,“要为这部戏负多大的责任我十分清楚,我不敢辜负省委宣传部的信任,也绝不能给贵州抹黑。” 双机双组拍摄,120多人的剧组比正常剧组规模大了一倍。好在有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黔西南州也倾力配合,拍摄进展十分顺利。但拍摄之初,由于大雨、滑坡、路途遥远等原因,A、B组平均每天只能完成5页左右的戏量,让欧阳黔森和剧组大为着急,傅思也从北京赶来加油。虽说拍出来的镜头画面可用“唯美”来评价,但这样的速度却落后于计划。于是开会、磨合,在不失质量的前提下,A、B两组终于提升了拍摄速度,赶上了计划进度。欧阳黔森说,“只要天一下雨,只要少拍一场戏,我心里那个急啊,上火。” 就是这么赶着时间,欧阳黔森还要在拍摄现场和贵阳、兴义几头来回折返。 “很多事需要协调。” 欧阳黔森说,“老婆说我在拼命,没办法,只能往前冲。省委宣传部领导这么重视这部戏,还亲自到一线看望过剧组,在百忙之中还亲自指导和关心这部戏的进程。拍不好这个戏,对不起领导,也对不起父老乡亲。只有尽力而为,方才安心呀!”开机后不久,长期劳累的欧阳黔森老是胃痛、肚子痛,老婆押他到医院一查,医嘱立即住院,要做肿瘤排除检查,然而,剧组工作又离不开,不得已医院只好让欧阳黔森家属写下保证书后才让他离开。“我明天还是得抽时间去医院检查,上次做CT,怀疑肝有问题。”欧阳黔森说。 4 美丽,但却极度贫瘠。这是“石漠化”地貌的特征。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把这一类地区列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人类生存的绝地,我们的故事就从这绝地开始…… 蒙幺爸带领村民们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把一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伊甸园,他们“绝地逢生”的这一过程,谱写了一部中国农民的心灵史诗,塑造了这个伟大时代的农民形象。从而印证了“科学发展观”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 这分别是《绝地逢生》开始和结束时的两段字幕。 就是这个贵州农村普通的乡村30年间生存与发展的故事,却像是一个最好的生理切片,浓缩了中国农村改革的30年风云。 北京东方天鼎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卢人杰说,“这两年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关注奥运题材、少数民族题材、农村题材的戏,今年正值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个背景下,投资这部农村题材和富有贵州少数民族风情的戏,是我们公司的一次难得机遇。能参与其中,与贵州、与央视合作,我们公司不赚钱也算是赚了名啦。” 欧阳黔森告诉记者,省委宣传部已经和央视影视部敲定了今后几年贵州与央视等单位合作的几部戏。具有国际市场前景的抗战题材片《二十四道拐》便是其中的一部。该戏计划40集,投资方也是天鼎公司,投资额在4000万以上,计划明年7月份实地开拍。此外,30集《奢香夫人》剧本已通过审查,八一电影制片厂生产部正积极组织开拍前的工作。 5 贞丰县北盘江镇。《绝地逢生》主要的外景地。 盛夏时节,7月的骄阳将花江峡谷嶙峋的石山晒得滚烫,10多万亩花椒林果实累累,溢出阵阵芳香。过去山岩突兀,水土流失严重的石漠化地区,现在满目绿色,一片生机。 1992年开始,当地政府引导农民在这片石旮旯山地上大面积种植花椒,现在该地区水土流失防治率达94%,土地石漠化治理率达9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00元。目前花椒种植面积还在逐年扩大。 走在花江坡,随处可见崭新的“花椒楼”,用高档家电,腰别手机、驾轿车在当地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顶坛片区6个行政村,近千户人家几乎家家都种花椒,顶坛“青皮花椒”远销全国各地,市场供不应求。 欧阳黔森说,“正像蒙幺爸所说,种花椒,上抓住了金子,下抓住了水土,成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得益于这样的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并举,贵州严重石漠化地区才得以发生根本上的变化。在毕节试验区,这样的沧桑巨变给了我创作的激情和冲动。虽然我们将外景地选在北盘江镇,其实也包含了发生在毕节试验区的许许多多像北盘江镇一样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贵州干部群众围绕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认知和伟大实践,也印证了科学发展观强大的生命力。” 周明说,“这个故事,欧阳写得好,写活了。戏是好戏,杜源、童蕾这些演员和导演也很好,相得益彰。”欧阳黔森说,“当初选角,我们联系了不少知名演员,最终我们签了杜源和童蕾,现在来看蒙幺爸这个角色就像是给杜源量身订做的一样,演得太精彩了。” 看看这样的创作团队:导演和主演都是国内影视界家喻户晓的名角。男主角蒙幺爸由广州话剧团演员杜源扮演,他在电视剧《雄关漫道》中成功塑造了贺龙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女主角韦号丽由海润影视演员童蕾扮演,她在电视剧《亮剑》、《狼毒花》、《青春之歌》中都有上佳表现,深受观众喜欢。导演胡琤曾执导了电视剧《乔家大院》、《雷雨》等;另一导演崔卫东曾参与《雍正王朝》、《走向共和》、《汉武大帝》、《乔家大院》等片的拍摄。面对如此阵容,难怪欧阳黔森也有了演戏的冲动,在剧中出演县委书记一角。“也过了一把戏瘾。”欧阳黔森说。 好戏、好演员,当然价码也高些。周明说,“从原定《布依人家》投资800万元到《绝地逢生》投入1200万元,有欧阳黔森作编剧和总制片,有这样的好演员和导演,有贵州省委宣传部和央视影视部的支持,我们投资方放心、踏实。期盼着下一部与贵州合作的戏早些投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