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权威破解 邮政专营难题
嘉 宾:
李连仲: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
何永坚:全国人大法工委经济法室巡视员
丁宁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原部长
胡仲元: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局长
龚达才:原邮电部邮政司司长
主持人:
南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8月5日,国家邮政局向各省(市、自治区)邮政管理局用传真电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的规定(草案)》。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 |
<script src="http://txt.go.sohu.com/ip/soip"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 |
专营之争还在继续,邮政专营到底多少合适?如何既能体现专营又能给民营快递生存空间?邮政在专营后如何提高普遍服务质量?等等。《中国经济周刊》就当前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邀请了五位权威人士于8月14日进行了座谈,他们的观点对正在制定的邮政专营条例,或许有所帮助。
“同城50克专营不合适”
主持人:邮政专营草案出台后,民营快递反映强烈,认为50克是他们的生死线,超过50克,他们肯定死亡,不知你们是如何看的?
丁宁宁: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专营都是邮政管理部门自己算的,它是站在国家立场上综合平衡算出来的,不是两家谈判谈出来的。我们现在变成两家谈判了,这事如果领导机关、决策部门也不明白,肯定就乱了。应该定到多少克合适,我们不能现在一讨论就说人家德国多少克,你别忘了德国邮政服务质量到什么水平,它的网点有多密,它的员工工资什么水平,我们达到了吗?我们连网点的密度都不够,你还搞什么普遍服务?普遍服务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这一点新《邮政法》已经明确了。作为政府尤其是政府的邮政管理部门,你是第一责任人,你不能将普遍服务完全推向市场,一不给钱,二不给政策,还搞一个没有专营的专营标准,这肯定不行。
胡仲元:50克肯定存在问题,一个信封就50克,等于没专营。而且“同城”与“异地”很难划分,正像“公函”与“私函”难以划分一样。我对专营问题是这么看的:
第一,专营要实实在在专营。专营制度作为一项国家制度不能开玩笑,弄个假专营,国家形象也没有了。
第二,确实应该给民营企业留一定的生存空间。现在全国注册有7000多家非邮快递公司,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么多快递公司,如果加上没有登记的超过10000家。快递市场的混乱状况现在已是惨不忍睹了,这也是国家治理水平不高的一个表现。
第三,可操作性要强。假如弄出来的标准没法操作,起不到规范市场的作用,那要它做什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有人怕这些公司专营都死掉了,我认为该活的活,该死的死,还有一部分采取收购、招安的方法来解决。依法行政,保护合法,纠正违规,打击违法,取缔非法,这是专营条例、专营标准制定的基本宗旨和基本原则。
第四,邮政的政企分开和其他行业的政企分开是有很大区别的。在保证邮政的普遍服务问题上,政企分开本身是相对的,他们之间既有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同时有合作和共同负责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合作和共同负责更为重要。
龚达才:第一,专营只对信件是不合适的。我觉得《邮政法》里规定专营的范围要超出信件专营的范围。那么普遍服务除了信件寄递专营以外的其他内容,按照现在的《邮政法》是不专营的,这部分的业务是不是可以竞争?《邮政法》第十五条里面规定:“邮政企业应当对信件单件重量不超过5千克的印刷品,单件重量不超过10千克的包裹的寄递,以及邮政汇兑提供普遍服务”,但只是规定普遍服务范围而不是专营范围,这样民营快递是不是可以做?专营本身就是要提升邮政普遍服务。
第二,邮政普遍服务跟基本公共服务到底是什么关系要明确。如果普遍服务是面向公众的基本服务,那我觉得邮政里面的很多设施就需要公共财政支出。
第三,普遍服务基金只对用户征收就违背了普遍服务的原则。普遍服务的原则本身就是一个低资费,让每个老百姓都能用得起的原则。如果向全民征收定向基金,就违背了普遍服务的宗旨。
“民营快递都死了也不妥”
主持人:许多民营快递担心,如果邮政专营后,专营的范围太大,民营快递死掉也有失市场公平原则,不知你们是怎么看的?
何永坚:信件都是专营,原来专营范围国务院定的就有口子了。另外,外国人不能投资国内信件寄递业务,新的《邮政法》规定外资不能介入,这给民营快递争取了生存的空间。但是专营也不能全切,现在劳动力就业问题这么突出,要是全切了,民营快递都死了也不妥,90%都给了邮政,10%给民营,那民营就死了。这个度怎么掌握是个双刃剑,要既能对邮政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又能给民营一定的空间。如果专营的范围太大,民营快递对邮政来说就没有吸引力,邮政也不会想到去招安、收编,就会躺着睡大觉去了,因为不提高服务质量,不提高效率水平也会过得很好。
我觉得现在有个概念误区,不是收回专营,本来专营就是邮政的,1986年制定的《邮政法》写的清清楚楚,信件及信件性质的物品邮政专营。过去民营没经过允许在那干着,现在做大了怎么办?既要让他们活,也不能说不管。民营不能太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快递的,所以这次法律规定了民营快递公司要具备什么条件,对注册资本也有了规定。我们去座谈的时候,大的民营公司觉得资本额太低了,他们认为小公司坏了他们的名声。大的快递公司管理挺规范的,年营业额也非常高。小的说你们定的太高了,我们活不下去。所以现在的规定有的公司可能达不到,达不到怎么办呢?给他一个过渡期,在这个期间你达到就干,达不到你就别干了,这就会带来行业的兼并重组,使其规范。
“专营不是靠监管而是靠质量”
主持人:邮政专营后,倘若监管加强的话,民营快递会否真的死亡?
胡仲元:依据专营制度加强监管就会导致民营快递死亡,这是一个故弄玄虚的伪命题,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不会这么认为。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 |
<script src="http://txt.go.sohu.com/ip/soip"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 |
至于为什么要专营,媒体不了解,百姓不明白,邮政不便说,公安、安全、海关等部门因职责关系也一直保持沉默。如果专营取消,完全放开,相关部门与邮政形成的“邮政在前,安全在后”的国家安全保障机制将随之消亡,这是万万不可的。实际上,任何一个主权国家之所以设立专营制度都是基于这种基本的政治考虑。因此,有关部门该以合适方式出来说话了,否则,人们还会继续不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包括美、英、德、法等在内的发达国家,无论其专营是坚持还是“放开”(注:实际为假放开),邮政作为“政府企业”(有的至今政企不分)都很强大,其邮件市场都是邮政垄断的,市场占有率低的为93%(如德国),高的则达99%。对此,国人不可视而不见,盲目接受“忽悠”。
丁宁宁:作为邮政企业,要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来保证专营,不能光靠监管。服务质量不上去,光靠监管也没用。作为管理部门,要把邮政普遍服务作为首要职责,不宜笼统讲监管,而要讲保障。一方面,你光靠监管不可能把邮政服务搞上去,何况现在管理部门也没批你那些编制,就是增加一些编制你也管不过来。所以没有真正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你定的专营也是白扯。世界上专营效果好的国家,包括名义上放开而事实上靠实力进行垄断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靠服务和质量来实现的。瑞典1995年就宣称放开了,实际上到现在仍垄断95%以上的市场。从德国邮政的年度报告看,它也不是靠专营来解决邮政的收入问题,它专营这部分的收入比重很小,德国邮政之所以能强,是因为它在大量的我们现在所谓的快递业务中占主导,因为德国邮政已经垄断快递市场,那些小快递公司根本起不来。
我看不要拘于普遍服务专营的内容,而是要积极参与原来属于普遍服务内容的一些竞争,不应该自己折腾自己,比如有人说将邮政包裹变成物流的一部分。我觉得这是瞎掰,你的邮政包裹、邮政印刷品,应该是你的主业,这一块不能放。原因很简单:邮政包裹是法定业务,受法律保护,变成物流以后不但不受《邮政法》的保护,人家还说你搞不平等竞争,弄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也不好处理。当然,这里面需要有其他政策配合,包括我们内部的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的配合。
何永坚:邮政得自己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做强,如果自己弱,靠专营、靠行政去管,那行政成本会很高,是管不了的。你强了以后,民营的就会依附于你,到时候你就可以招安和兼并,然后作为你的外围为你所用,为你服务,你不就越做越大了么。当然这必须在中国邮政服务质量提高的前提下,你的速度比民营快递还快,它自然而然就会投靠你。但是你还有个管理问题,就是怎么管好他们,他们要出点差错也“恶心你”,信件丢了,失密了,也会砸牌子。
李连仲:光靠监管是没有用的。邮政要想拿住市场,第一你的快递速度要提高,跟民营快递一样的速度,甚至更快;第二你价格要低,人家选择你。你速度慢,价格又高,消费者肯定会选择民营去。
“邮政服务效率太低”
主持人:10月1日,新修订的《邮政法》就要实施,按照《邮政法》规定,邮政要施行专营,那么专营后,普遍服务的质量能否保证?
丁宁宁:我不认为新《邮政法》有什么进步,只不过是防守性的把一些该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 |
<script src="http://txt.go.sohu.com/ip/soip"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cript> |
李连仲:老丁提出邮政服务效率慢,我感觉到了。原来我邮东西都上邮局邮去,我老家在东北,现在我都不去邮局了,方庄有民营快递,我星期六给他拿去,他们星期一给你送到家。人家直接送,价格还不贵。我就不理解为什么民营的比邮政的快,你邮局当然还得往火车上托运有一天时间,但你也不能一下拖个三、四天,所以邮政的管理没有体现出效率。你说民营快递不安全,但你邮政的效率能不能提高?我认为,必须要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如果不解决,仅靠一个法律来维持我们国家邮政是不行的。所以,坚持专营的同时你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得上来,这两条都必须保证。如果保证不了这个,仅靠专营一条那是暂时的,不可能长期下去。
何永坚:我同意老丁观点,邮政的发展你得有个清晰的思路,不能蒙着来,想一出是一出,那样发展不了。就是邮政得做大做强,如果你的普遍服务比快递还快,你就站住了。原来没快递我们邮政是强调快的,“迅速、准确、安全、方便”服务方针中“迅速”是第一位的。现在交通手段越来越发达了,普遍服务却越来越慢了,那你死定了。所以,邮政应该像铁路以提速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普遍服务这是宪法规定的权力,不是市场行为,是政府行为,是政府必须管的事。改革开放30年,国家经济发展很快,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我们邮政的发展是不匹配的,是滞后的。
“很多小区都没有邮政网点”
主持人:现在许多小区都没有邮局,一些老邮局因小区改造拆迁后又恢复不了。邮政网点一直是制约邮政普遍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施行邮政专营后邮政网点建设能否提升?
丁宁宁:德国是6000人一个网点,北京说是2万人一个网点,其实不然,很多小区几万人都没有网点。比如那么大的世纪城就没有配套设邮局,后设3个小邮局又不送包裹,老太太90岁了还得到苏州街去取包裹,这是事实。所以我觉得强调专营的同时,首先得强调网点设施的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这是比专营更重要的东西。中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包裹还让人家去取,能行吗?过去宾馆里都有邮局,现在没有了,出差寄东西很不方便。
我认为,现在如果全国做到平均7000-8000个人一个邮政点,大城市达到1万人一个点,特别是北京达到瑞士全国平均水平3000人一个点,民营快递就没戏了。那时候就可以把商函争回来了,把快递业务争回来了。你达不到这个水平,没有基础设施的投入,没有人员的保障,靠雇些农民工就想跟民营企业竞争没戏。实际上,专营制度之所以落空,与网点短缺导致老百姓用邮不便业务量下降有很大关系。
德国邮政什么时候开始竞争的?它是在平均6000人一个网点的时候才开始的。6000人一个邮政点是什么概念?同城当天到,异地小于3天到,这就是德国邮政开始改革的基础。我们的改革基础是什么?本来邮电不分家的时候还有点道,结果邮电分了以后不但不增加网点反而裁撤网点,我就担心这样下去邮政会完蛋。
李连仲:现在小区的邮局不配套,比如我住的北京方庄,那么大的方庄四个小区就一个邮局,很不方便。你发展布局不配套,本来你该办的业务办不了,该有的收入也收不上来,不但市场有意见,你自己也一定是亏损的。我认为,邮政作为公共事业,当前基础设施没有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何永坚:邮政内部改革应该是分账不分家,现在是分账又分家,这就麻烦了。你既不能拆网也不能分家,你只是分账核算,补贴补在明处,确实亏了,需要多少就补多少。你既拆网又分家,那就死定了。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