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青春丨她在寂寞中倾听外太空的呢喃
仰望星空立大志,脚踏实地担大任。在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观测基地的100多人平均年龄只有34岁,他们被称为守护“天眼”的年轻人,测控工程师孙纯就是其中之一。从25岁到35岁,十年时间,孙纯和中国天眼共同成长。
孙纯(右一)和同事讨论工作
说话快、走路快、吃饭快是孙纯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孙纯说:“同事们都说我走路都带风,当天能做完的事从不过夜。”
不过,当风风火火的孙纯开始工作时,她常常在工位上一坐就是半天。孙纯介绍,自己放在桌上的水杯常常都是空的,因为太过于专注,往往几个小时过去了,才想起来口渴,没有喝水。
安排观测计划,就像是排课表。孙纯每天要从几千个待观测的星体中挑选出满足条件的,并合理安排观测时间,这事关FAST的高效运行,这需要她一丝不苟、稳稳当当。
“我们一年的通常观测时长是5000多个小时,一个月的观测计划就有一厚沓。现在是上半年,就已经堆了差不多一个桌子了。”孙纯说。
去年,测控工程师孙纯(一排左三)与宋本宁(二排右一)代表团队通过视频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工作。(央视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视频连线中,孙纯代表团队向总书记汇报了FAST的运行状态及观测任务。孙纯说:“总书记在视频中勉励我们要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我们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
作为贵州大学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培养的研究生,2012年毕业后,80后的孙纯开始参与FAST建设,她也是早期建设团队里长期驻扎现场的唯一女性,负责反射面综合布线设计及电缆光缆的敷设,就像是给FAST搭建“血管系统”。
孙纯介绍,望远镜有多大,综合布线的面积就有多大,从天眼底部爬到塔顶,往返就是六、七公里。一到夏天,衣服、头发都会湿透。
孙纯说:“2015年的时候,我家人来看过我,看了以后他们就觉得挺心酸的,我外婆对我说,她想流泪。”
记者:“您不觉得苦吗?”
“实际上我们没有觉得苦,因为我们的梦想在这。就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无论怎么样,我一定要去克服困难,绝不让Fast的建设进度在我这被耽误。”孙纯说。
建设初期,条件艰苦;对观测团队来说,抬头是广袤太空,低头却是大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的工作和生活。
孙纯说:“我刚到这里的时候,南仁东老先生和其他前辈就给我说干这行不难,关键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老话说心静自然凉,我觉得是心静自然定。”
截止目前,FAST已发现脉冲星超过500颗,并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大突破。孙纯感叹,当观测出来的脉冲星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在她面前时,她被深深震撼了。“我觉得它实在太美了,也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作为青年,个人爱好能和国家需求联系在一起是非常幸运的。”
FAST不仅承载着孙纯的梦想,也让她收获了甜蜜。2014年,孙纯在FAST工程现场遇到人生伴侣,五年后有了宝宝,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FAST是几代天文人共同的梦,孙纯希望她能将这个梦继续传承给女儿。
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欧东衢 摄
她给女儿写了一封信,信里写到:“宝宝,你知道吗,整个地球所接收到的,来自宇宙的无线电信号能量加起来也翻不动一页书,但那些来自外太空的呢喃,因为FAST开始被倾听、被捕捉。宝宝,妈妈希望你将来长大后,能和我一样,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择一业,终一生。”
来源:动静贵州 记者: 汪汐 石垚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