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黔西南讯 “坐屋不忘党的恩,修房不忘共产党。”冬阳融融的11月23日,笔者来到安龙县新安镇偏僻的箐山村作坊组时,眼前26栋黑色瓦、白色墙壁、红色窗子的“新式房”与那里墨绿的群山辉映成趣,刚搬进60多平方米“新式房”的62岁老人闵集星,特意请人写了一幅对联贴在家门上,表达了他内心的感激之情。截至今年8月底,该县共完成29982户农村危房改造,完成投资7.77亿元,13万名山区农民群众住上了“新式房”。
闵集星是安龙县去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整县推进”受益户之一。该县自2008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取得一定的经验后,通过2009年扩大试点工作和2010年实施“整县推进”,目前共有29982户13万农民像闵集星一样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告别了昔日低矮、破旧的危屋,住上了“安全房”。
2008年初,安龙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给一些居住条件本来就简陋的农户造成损失,该县及时安排干部进村入户,对全县农村危房进行排查,根据《贵州省农村危房评定暂行标准》评定标准,查出危房29982栋。2008年,该县启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将受凝冻灾害住房最危险、居住环境最恶劣、生活条件最困难迫切需要改造的农村危房户,纳入优先改造对象,采取政府补助、整合多方资金与农户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让农村弱势群体“住有所居”。当年,该县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16户。2009年在扩大试点工作中,又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2738户,同时积累了一定的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经验。
2010年,该县争取到农村危房改造“整县推进”项目,县里成立由时任县长邓修宇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安龙县农村危房改造“整县推进”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县领导与各乡镇、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工作责任追究制,以确保危改工作的扎实有序推进。这年,该县在资金的筹集上继续采取财政补助、社会捐助、部门帮扶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并整合国土、民政、发改等部门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切实解决农户在改造危房过程中的资金缺口问题。(韦天晃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