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安龙

凝心聚力谋发展--安龙箐山村探寻党建与发展结合点

2012年02月16日 07:59:12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韦天晃 黄榜 黄于滨

 2月14日,春阳融融,笔者来到安龙县新安镇箐山村踏访。

  眼前犹如飘带的一条条蜿蜒盘旋灰白色水泥路,与掩映在苍翠的绿树丛中的一幢幢造型各异的“小洋楼”,爬上大小“石头山”郁郁葱葱金银花构成的“绿色银行”,如利剑、斧口般等奇特的峰峦相映趣……好一幅生机蓬勃的诗景图画。

  箐山村党支部结合村情,按照“发展以富民为先,富民以创业为先,创业以党员为先”的思路,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了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最佳结合和互动推进的格局,焕发出了党员的精气神,凝聚了民心,催发了经济发展的新气象。

  新困惑“逼”出新思路

  距离安龙县城约15公里的箐山村,共有 11个村民组566户人家,全村耕地面积1271.2亩,是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山区,石漠化十分严重,90%的耕地十分贫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条件差,群众生活处于贫困状态。2007年末,村里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有800元左右。

  2008年初,正值全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安龙县委组织部对口帮扶箐山村党支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部里分派工作组到箐山村调研时发现,箐山村与其它贫困地区的一些村同样存在着组织建设不完善、政策宣传不彻底、党员思想观念不解放、干部队伍素质不高、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到位、基层组织面临着凝聚力下降等问题。如何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延伸组织工作触角、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体制等办法,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呢?这,成了摆在安龙县委组织部、箐山村党支部面前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安龙县委组织部的支持下,箐山村党支部书记赵正伦带领村两委班子,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教学资源,提高党员文化科技素质,从转变党员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同时在全村12名党员中开展“六个争当”活动,即要求党员要争当农村政策的“宣传员”、争当计划生育政策的“模范执行员”、争当农民脱贫致富的“领航员”、争当农业科技的“推广员”、争当邻里纠纷的“调解员”、争当村民精神文化活动的“辅导员”。

  这些举措的实施,开辟了箐山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昔日党员在群众眼里那“党员不党员,相差两毛钱”的形象已烟消云散。
  从那时起,箐山村党员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找党员谈心聊家常、谈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等成了群众乐意的事。“想致富找党员出点子,想挣钱找党员想办法”村里群众如是说,党员成了群众日渐信赖的贴心人和致富的好帮手。

  也就在那年底,村里共有5名致富能手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填补了该村多年没人申请入党的“空白”。

  也就在那年,箐山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做法和经验,被当地广大干部和群众称之为“箐山经验”。   

  新机制催生新活力

  2009年以来,箐山村党支部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创先争优活动中,村党支部在总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继续巩固“六个争当”活动成果,创新了活动方式,以“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富裕生态文明村”为主题,按照“发展以富民为先,富民以创业为先,创业以党员为先”的思路,以“加强学习培训让党员的思想活起来,让党员身份亮起来,挂牌服务群众使党员名称响起来,‘党员-村党支部-群众’双线承诺将党员形象树起来”的“四个起来”为载体,实施了“1+10模式”的党员富民帮扶工程向“四个一目标”迈进,即要求每名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每年联系10户贫困户,带动每户贫困户发展10亩金银花,帮助每户贫困户养上10头牲畜,帮助10户农户实现年收入超过1万元。

  通过活动的开展,村里部分党员过去掩掩藏藏的怕管事、怕办事对群众不热心等“痼疾”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村里老党员杨正祥,过去在村里是开会不发言,对村支部和村里的事不闻、不问、不管,在村里干部群众眼里是出了名的“四不先生”,后来竟“炼”成了主动挂牌担当起了该村作坊、坡荒两个村民组的纠纷调解员。昔日在村小学上课的党员教师罗志福,每天在村小学上完课就回家,如今却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将平时在“村校共建”的村小学远程教育站点学到的科技知识热心地传授给群众,扶持群众发展金银花、肉牛等产业,深受到村党支部的肯定和群众的热情称赞。

  “1+10模式”的党员富民帮扶工程的实施,嬴得了民心,凝聚了发展经济的力量。

  村党支部书记赵正伦的帮扶对象是上塘组、白坟组的官益正、胡国书等10户金银花种植、肉牛养殖户。他以自己的存款作抵押,每年帮助这10户农户从安龙信用联社贷款3万元以上,用于发展养牛10头以上,仅养牛一项就能使这些农户纯收入上万元。赵正伦还带动这些农户种植了1100亩金银花,搞起养殖产业,养猪年出栏100余头。官益正家3年来平均每年出栏肉牛16头,出栏肥猪10头,21亩金银花收入年年节节攀升,全家人仅去年就收入4万多元。
  村主任、党员彭继群是联系帮扶该村坡荒组、作坊组郑德芳等10户金银花种植户,眼下他所联系的10户农户种植的1300亩金银花已进入盛花期,这些农户去年仅凭金银花销售这项收入在1万元以上,再加上其它的种植养殖收入,上万元的增收目标已突破。

  箐山村15名党员、预备党员人人有“帮扶作业”,用村党支部书记赵正伦的话说,“能帮钱的帮钱,不能帮钱的也要帮言(作生产技术指导)!”。该村党员每年帮助农民担保,从新安镇农信作社贷款总额累计60万元以上。

  眼下,全村农户在党员、预备党员的带动和帮扶下,金银花种植面积已有13000多亩,成为了安龙仅有的3个“万亩金银花村”之一,养殖肉牛500余头、猪5000头、生态鸡10000只,种植优质核桃2000亩。去年村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是2007年的4倍多。
  箐山村党支部党员也创建出了 “党员科技示范田” 15处、“科技养殖示范户”17户,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党员敢发展、能发展、善发展的良好形象。
“上下联动”引发新启示

  2008年初以来,箐山村一直是安龙县委组织部联系帮扶的对象。安龙县委组织部分派组织干部驻村帮助村党支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村党支部在组织学习培训、宣传执行党和国家和政策、延伸组织工作触角、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体制、党员创业带富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村里住房、道路、水利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产业也得到了发展。

     通过“上下联动”, 安龙县委组织部、新安镇政府累计协调了“一事一议”、农村危房改造、水利等项目资金174万元的支持,成功实施37户生态移民搬迁,建起了100口水窖,改造了110栋危房,修筑了白坟、作坊、回龙3个村民组共3公里水泥路,解决该村白坟组、杉树组等5个村民组200多户群众1000多人通路难,并为17户种养大户提供了滚动扶贫资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增强村级经济发展的潜力。

  箐山村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创新做法“炼”成了典型,富有感染力。2010年村党支部被贵州省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表彰为“五好基层党组织”,2010年以来年年被安龙县委表彰为“五好基层党组织”;村支部书记赵正伦在2010年被评为“贵州省劳动模范”、 全省抗旱救灾保民生先进个人。赵正伦、彭继群、郑绍才3名党员多次被黔西南州委、安龙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争先恐后谋发展,一心一意求实效的“箐山经验”, 2010年得到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高度肯定,并以简报的形式在全国党组织中转发。2010年11月18日,箐山村党支部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镜头,成了“走”进央视一套《晚间新闻》节目中的报道——《扬帆起航正当时——全党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组合镜头之一。

  2010年底,安龙县以“箐山经验”为范本,在该县戈塘镇香车河村、龙山镇下坛村、德卧镇大水井村等10个村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党建示范点”,创造性地推广“箐山经验”,鼓励全县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奋勇创先争优,并结合各村实际积极探索“支部+基地+农户”、“支部+产业党小组+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互动发展的新型模式,如今已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韦天晃  黄榜书  黄于滨)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凝心聚力谋发展--安龙箐山村探寻党建与发展结合点

亮点黔西南 | 2012年02月16日 07:59:12 | 韦天晃 黄榜 黄于滨

 2月14日,春阳融融,笔者来到安龙县新安镇箐山村踏访。

  眼前犹如飘带的一条条蜿蜒盘旋灰白色水泥路,与掩映在苍翠的绿树丛中的一幢幢造型各异的“小洋楼”,爬上大小“石头山”郁郁葱葱金银花构成的“绿色银行”,如利剑、斧口般等奇特的峰峦相映趣……好一幅生机蓬勃的诗景图画。

  箐山村党支部结合村情,按照“发展以富民为先,富民以创业为先,创业以党员为先”的思路,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了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最佳结合和互动推进的格局,焕发出了党员的精气神,凝聚了民心,催发了经济发展的新气象。

  新困惑“逼”出新思路

  距离安龙县城约15公里的箐山村,共有 11个村民组566户人家,全村耕地面积1271.2亩,是典型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山区,石漠化十分严重,90%的耕地十分贫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条件差,群众生活处于贫困状态。2007年末,村里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有800元左右。

  2008年初,正值全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安龙县委组织部对口帮扶箐山村党支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部里分派工作组到箐山村调研时发现,箐山村与其它贫困地区的一些村同样存在着组织建设不完善、政策宣传不彻底、党员思想观念不解放、干部队伍素质不高、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到位、基层组织面临着凝聚力下降等问题。如何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延伸组织工作触角、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体制等办法,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呢?这,成了摆在安龙县委组织部、箐山村党支部面前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安龙县委组织部的支持下,箐山村党支部书记赵正伦带领村两委班子,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教学资源,提高党员文化科技素质,从转变党员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同时在全村12名党员中开展“六个争当”活动,即要求党员要争当农村政策的“宣传员”、争当计划生育政策的“模范执行员”、争当农民脱贫致富的“领航员”、争当农业科技的“推广员”、争当邻里纠纷的“调解员”、争当村民精神文化活动的“辅导员”。

  这些举措的实施,开辟了箐山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昔日党员在群众眼里那“党员不党员,相差两毛钱”的形象已烟消云散。
  从那时起,箐山村党员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吸引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找党员谈心聊家常、谈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等成了群众乐意的事。“想致富找党员出点子,想挣钱找党员想办法”村里群众如是说,党员成了群众日渐信赖的贴心人和致富的好帮手。

  也就在那年底,村里共有5名致富能手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填补了该村多年没人申请入党的“空白”。

  也就在那年,箐山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做法和经验,被当地广大干部和群众称之为“箐山经验”。   

  新机制催生新活力

  2009年以来,箐山村党支部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创先争优活动中,村党支部在总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继续巩固“六个争当”活动成果,创新了活动方式,以“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富裕生态文明村”为主题,按照“发展以富民为先,富民以创业为先,创业以党员为先”的思路,以“加强学习培训让党员的思想活起来,让党员身份亮起来,挂牌服务群众使党员名称响起来,‘党员-村党支部-群众’双线承诺将党员形象树起来”的“四个起来”为载体,实施了“1+10模式”的党员富民帮扶工程向“四个一目标”迈进,即要求每名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每年联系10户贫困户,带动每户贫困户发展10亩金银花,帮助每户贫困户养上10头牲畜,帮助10户农户实现年收入超过1万元。

  通过活动的开展,村里部分党员过去掩掩藏藏的怕管事、怕办事对群众不热心等“痼疾”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村里老党员杨正祥,过去在村里是开会不发言,对村支部和村里的事不闻、不问、不管,在村里干部群众眼里是出了名的“四不先生”,后来竟“炼”成了主动挂牌担当起了该村作坊、坡荒两个村民组的纠纷调解员。昔日在村小学上课的党员教师罗志福,每天在村小学上完课就回家,如今却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将平时在“村校共建”的村小学远程教育站点学到的科技知识热心地传授给群众,扶持群众发展金银花、肉牛等产业,深受到村党支部的肯定和群众的热情称赞。

  “1+10模式”的党员富民帮扶工程的实施,嬴得了民心,凝聚了发展经济的力量。

  村党支部书记赵正伦的帮扶对象是上塘组、白坟组的官益正、胡国书等10户金银花种植、肉牛养殖户。他以自己的存款作抵押,每年帮助这10户农户从安龙信用联社贷款3万元以上,用于发展养牛10头以上,仅养牛一项就能使这些农户纯收入上万元。赵正伦还带动这些农户种植了1100亩金银花,搞起养殖产业,养猪年出栏100余头。官益正家3年来平均每年出栏肉牛16头,出栏肥猪10头,21亩金银花收入年年节节攀升,全家人仅去年就收入4万多元。
  村主任、党员彭继群是联系帮扶该村坡荒组、作坊组郑德芳等10户金银花种植户,眼下他所联系的10户农户种植的1300亩金银花已进入盛花期,这些农户去年仅凭金银花销售这项收入在1万元以上,再加上其它的种植养殖收入,上万元的增收目标已突破。

  箐山村15名党员、预备党员人人有“帮扶作业”,用村党支部书记赵正伦的话说,“能帮钱的帮钱,不能帮钱的也要帮言(作生产技术指导)!”。该村党员每年帮助农民担保,从新安镇农信作社贷款总额累计60万元以上。

  眼下,全村农户在党员、预备党员的带动和帮扶下,金银花种植面积已有13000多亩,成为了安龙仅有的3个“万亩金银花村”之一,养殖肉牛500余头、猪5000头、生态鸡10000只,种植优质核桃2000亩。去年村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是2007年的4倍多。
  箐山村党支部党员也创建出了 “党员科技示范田” 15处、“科技养殖示范户”17户,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党员敢发展、能发展、善发展的良好形象。
“上下联动”引发新启示

  2008年初以来,箐山村一直是安龙县委组织部联系帮扶的对象。安龙县委组织部分派组织干部驻村帮助村党支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村党支部在组织学习培训、宣传执行党和国家和政策、延伸组织工作触角、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体制、党员创业带富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村里住房、道路、水利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产业也得到了发展。

     通过“上下联动”, 安龙县委组织部、新安镇政府累计协调了“一事一议”、农村危房改造、水利等项目资金174万元的支持,成功实施37户生态移民搬迁,建起了100口水窖,改造了110栋危房,修筑了白坟、作坊、回龙3个村民组共3公里水泥路,解决该村白坟组、杉树组等5个村民组200多户群众1000多人通路难,并为17户种养大户提供了滚动扶贫资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增强村级经济发展的潜力。

  箐山村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创新做法“炼”成了典型,富有感染力。2010年村党支部被贵州省委党的建设领导小组表彰为“五好基层党组织”,2010年以来年年被安龙县委表彰为“五好基层党组织”;村支部书记赵正伦在2010年被评为“贵州省劳动模范”、 全省抗旱救灾保民生先进个人。赵正伦、彭继群、郑绍才3名党员多次被黔西南州委、安龙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争先恐后谋发展,一心一意求实效的“箐山经验”, 2010年得到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高度肯定,并以简报的形式在全国党组织中转发。2010年11月18日,箐山村党支部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镜头,成了“走”进央视一套《晚间新闻》节目中的报道——《扬帆起航正当时——全党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组合镜头之一。

  2010年底,安龙县以“箐山经验”为范本,在该县戈塘镇香车河村、龙山镇下坛村、德卧镇大水井村等10个村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党建示范点”,创造性地推广“箐山经验”,鼓励全县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奋勇创先争优,并结合各村实际积极探索“支部+基地+农户”、“支部+产业党小组+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互动发展的新型模式,如今已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韦天晃  黄榜书  黄于滨)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