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柏昌学在修鞋时的情景。
一辆电动车,一架补鞋机,一个工具箱、一把靠背椅,一把太阳伞,几张小木凳,就是平乐乡顶庙村苏家庄下肢残疾柏昌学的全部家当。十多年来,他一直坚守给人们擦鞋补鞋的工作“岗位”,用辛勤的双手养活了年近八旬的母亲和两个女孩,尽管家里还是那样的清贫,他仍然抱着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母子俩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入秋的太阳火辣辣的,记者在安龙县农贸市场三岔路口看到,太阳伞下的柏昌学正在神情投入地帮一名顾客一针一针补着皮鞋,补鞋的动作是那样的娴熟、认真,面对来擦鞋的顾客他总是满脸的微笑,那样的热情。
赵兴贵来这里擦过好几次鞋,他告诉笔者,他觉得柏昌学的手艺还可以,价格方面也收得合理。他补鞋子、擦鞋子都很热心。
老常客沈君杰一边看着柏昌学擦鞋,一边说:“我经常到这里来,这位师傅工作认真、细心。我每次擦了以后都很满意。我对他这种认真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很满意。”
不仅是顾客对于柏昌学的手艺和服务态度满意,就连和柏昌学同事了六七年的同行擦鞋匠杨义坤,说起柏昌学身残志坚的精神自己也是连竖大拇指。
今年46岁的柏昌学,是平乐乡顶庙村苏家庄的农民。12岁那年,他上山砍柴不小心从山上摔下来,跌断了腰椎。经过诊断,腰椎和神经受到损伤,神经萎缩,从此再也站不起来了,就读五年级的他再也没有机会上学了。 32岁的他到了成家立业的年头,他娶了一个忠实的妻子,有了两个女孩,他就主动去做了绝育手术。但是,没有经济来源,生活青黄不接,始终是困扰这个家庭的原因。于是,双腿残疾的他走上了帮人擦鞋、补鞋的艰难之路。
说起初来修鞋时的艰辛,柏昌学情绪有些激动:“我初步来补鞋子比较困难,怎么样补顾客都不满意,一天挣不了多少钱,还要养八十岁的老母亲,家庭很困难。”
家庭的清贫渐渐地让妻子觉得这种日子没法过了。于是丢下了两个孩子,悄悄背上行囊离弃她生活了十多年的家。妻子的离去,加上父亲意外身亡,哥哥的病逝。对整个家庭和柏昌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看着自己八旬的母亲和两个孩子,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
从此,他再也没有眼泪,也想过糊涂事,他把所有的悲苦都藏在心底,默默地挑起了赡养母亲和两个女孩的重担。他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做好早餐后,开着三轮电动车到街上给人擦皮鞋,到了傍晚又开着三轮电动陪同在菜场买菜的母亲一起回家。
一间仅二十平方米石棉瓦小屋,放了两张床之后就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以使用。房间里用铁丝做的晾衣绳将房间分为两个部分,一边睡觉,一边做饭。因为常年的潮湿,导致电线损坏,没有灯光。母子两“下班”到家,母亲做饭,儿子洗菜切菜,他们的生活里却充满温馨。
提起儿子,母亲贺玉香脸上充满着欣慰。“我家在苏家庄,儿子来擦鞋子,我和他来租房子住,做饭给他吃。我和我儿子在一起住,两个之间有一个照顾。”
如今,经过长年的摸索,柏昌学找到了擦鞋的技巧。怎样上鞋油,什么时候用刷子刷,什么时候用布擦等等他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这样,他的“顾客”渐渐地多了起来。他告诉笔者:“钱不容易挣,虽然少了一点,但是用起来很安心。”(余必战 谭宪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