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库|教育|房产|旅游|公告|汽车|财经|健康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安龙

“痴迷”做好事的张显洋(图)

  读着孩子们的来信,张显洋一脸幸福。
  张显洋到安龙县平乐乡龙蛇小学慰问困难学生。
 

 

为孤寡老人送上一份爱心。

 


    读者朋友,时下,在中国文明网推出的每月评选“中国好人”的活动中,中国好人正在各行各业纷纷涌现。他们用自己的大爱义举和执著善行,生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默默传递着中国道德建设的正能量,感染和激励着无数普通的人们。   

    中国好人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在于他们以真实鲜活的善行义举,生动描绘了生活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众日常生活间交流和沟通的有效中介,这些好人虽然职业不同,事迹迥异,但他们心里始终内蕴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洋溢着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能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基本的价值操守和是非标准一直存在,崇高的道德理念从未被瓦解和颠覆。他们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将社会的人文关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得贴近感人。在他们的影响和感召下,许多人抱定了学好人、做好人的意愿和决心,而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茁壮成长的重要标志。  

    好山好水的贵州,净化和滋养了许许多多崇德向善、热心助人的贵州好人。从本期起,我们将为读者朋友推出题为“掬一捧心灵鸡汤 做一个贵州好人”的视点专题报道,讲述贵州版本的好人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感知他们的人格魅力,感受他们的人性之光、道义之光……

    今年56岁的张显洋,拖着一条残腿,却长年痴迷于做善事。4年时间他跋山涉水走遍千家万户,历尽千辛万苦,为困难群众送去无微不至的关心,资助了3000多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用行动感化了一方百姓,被当地人称为“做好事着了魔的人”。

    身残 勤且弥坚

    张显洋出生在安龙县平乐乡顶庙村苏家庄组一个农民家庭。年少时,他因发高烧打针导致左脚掌萎缩,残疾伴随了他一生。

    那时候,张显洋的家极度困难。5兄弟1个姐,他排行老三,一家8口人靠父母打理几亩石旮旯地维持生活。1979年7月,拖着残疾之躯的张显洋在平乐乡艰难读完小学后,到16公里外的兴隆镇中学读初中。因家穷租不起房,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7点才回家,中午没吃饭的地方只有挨饿。科任老师看他腿残疾,腾出一间房子免费给他住。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他每晚点着煤油灯学到深夜,初中毕业后就弃学经商。

    弃学后,张显洋先后搞过养鸡、养鱼等产业,在餐馆、建筑工地当过小工,也批发过小商品,还与弟弟到贵阳批发洗衣粉。虽然能吃苦,但因不懂技术和做生意的门道,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苦难磨砺了张显洋的坚强毅力。1984年,他到安龙县城塔山路口摆地摊卖葵花和花生。由于吃苦耐劳,他的地摊生意慢慢有了起色,逐渐开始经营小百货。

    转眼,张显洋已35岁,成了大龄青年的他一直认为婚姻对他太遥远,可在他摊位附近,一个叫崔荣琴的23岁姑娘却被他吃苦耐劳勤奋上进的精神打动,不嫌弃他是残疾人,毅然在家人的极力反对下向他抛出了绣球。

    谈了5年恋爱,女孩的亲友们反对了5年。女友一家人的反对让他心里一直矛盾着。最后,他下决心对姑娘说:“你家3个兄弟和父母,如果有一个不同意都不要勉强他们,我们只有分手!”

    姑娘很爱他,于是来个谁反对就与谁吵。父亲反对最激烈,她就天天冲父亲发脾气:“张显洋除了残疾,比谁都优秀,有理想,有闯劲,踏实能干,我就要嫁这样的人!”

    父亲拗不过女儿的坚持,1993年9月,终于同意他们的婚事。婚后,岳父岳母怕他带女儿回平乐乡下受苦,分给他80平方米土地修房。

    有妻子和岳父岳母的相助,张显洋的生意越做越顺,逐渐开始批发糖、烟、酒,到后来批发的货物越来越多。由于夫妻勤奋,经营诚信,生意越做越顺,通过5年努力,终于在县城郊区修起了占地80平方米的房子。

    1998年,张显洋的大儿子张红到了读书的年龄。他一心想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读书环境,决定到兴义市发展。到南环路租房时,夫妻俩仅有8000元,因他生意场上讲诚信,人缘好,老板们不断给他赊货批发,让夫妇俩在兴义勉强安顿下来。
 
    张显洋说,学会做生意,首先要学会做人,要讲诚信,不诚信,逼急了,人家上门吵一架,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在生意场上封了路。他经常到广东顺德饼干厂批发饼干,2003年的一天,老板问他:你经常只批发半车,运费高,亏损大,怎么不装满车呢?得知他本钱小又不想欠账,老板看重他这个人从不拖欠货款,就大胆赊给他8万元的货,要求他10天内打款。他回去后,卖了6天就把款打过来了。

    2010年5月20日,他让驾驶员晚8点前送货到贞丰县城,谁知到了晚上10点还不见人影。他很生气,亲自送去,回兴义时已是次日凌晨两点。他说,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多晚都要送。

    张显洋的诚信和实在让客户很满意,固定客源越来越多,这让他与妻子经营的不足20平方米的“兴希望”百货商店生意一直兴隆,小家庭的生活得以勉强支撑。

 

    向善 引领人生 

 

   “每次下乡回来,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我也过过苦日子,知道农村孩子上学不容易,总该做点什么吧。”这是张显洋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汶川地震、望谟洪灾、2008年旱情,他都捐赠过,每次都捐上千元不等,但他总认为做得不够。

    2010年,当他从电视上看到山区学校中午四周都是小学生自带锅具做饭、矿区孩子背煤上学做饭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起自己学生时代每天来回走16公里读书、中午不能回家吃饭挨饿的情景。一个八九岁的山区女孩中午在学校附近找柴生火煮饭的画面,让他下定决心尽自己的能力资助这些孩子们。

    张显洋夫妇经营的批发店主要面向农村,于是他经常利用下乡送货的机会留意困难孩子的情况,开始了他的爱心之旅——

    2010年,张显洋将3000个鸡蛋和价值5000元的文具送到安龙县幺塘中学500多困难学生手里;

    2012年,他又为安龙县万峰湖镇关山学校的学生送去鸡蛋;

    2013年,他捐资26000元修建安龙县城塔山“爱心候车亭”,并深入到安龙县乡村走访20多家贫困大学生,捐助24000元给罗春红、王亨庭、贺太卫、韦琴、谯丹美、王超、邓仁芬等7名困难学生圆了大学梦;

    2014年,他到兴义市医院看望慰问重病女孩陈桃桃,送去毛毯、衣服、牛奶、水果、藕粉……

    4年来,他的送货车成了爱心车,在大山深处的乡间路上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走遍了安龙的村村寨寨,先后为3000余名困难孩子和群众捐款捐物30余万元。

    张显洋做慈善比做生意忙,每隔几天,他就要走访、回访慰问困难群众。尤其春节、六一、中秋等节日都是他最繁忙的日子。今年元旦前夕,他到安龙县招堤街道办板磨村冗绕组看望10位孤寡老人、2名孤儿和2户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价值4000多元的慰问款物。当他把两盒药膏、一床毛毯和100元现金递给93岁的孤寡老人杨永珍时,老人用颤抖的双手紧紧拉着张显洋,连声说:“谢谢好人,谢谢好人啦!”

    杨永珍常年患腰痛病,儿子50岁时离世,前不久在望谟工作的孙子也因病去世。这是张显洋第3次慰问老人,每次他都给老人送上300多元的物品。

    张显洋有一本爱心日记,每次走访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他都要把他们的联系电话和地址一一记在本子上。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打电话联系受助对象,问他们还缺什么,需要什么,叮嘱他们有困难就打他的电话。受助对象知道他是残疾人,腿脚不方便,都不想打扰他,但张显洋总是不放心他们,每次资助活动他都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个受助对象的实际困难。

    张显洋说:“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善事就越做越有劲!”这道出了他的幸福观和他的人生追求。

    今年2月7日,刚过完年,他再次来到安龙医院慰问病人保松菘,送去毛毯、水果及200元慰问金。这已是他第5次慰问这个身患重症与爷爷居住在一起的孩子。

    在做这些善事时,开始张显洋一直偷偷地进行,没敢给家人讲,也不让媒体报道。他怕妻子不支持,花了钱他就以生意亏损搪塞妻子。2013年初,这些事传到妻子耳朵里,他做好被大骂或被赶出门的思想准备,妻子却一点没有埋怨他,这让他悬了好久的心落了下来。有妻子的支持,他的慈善工作做得更顺畅了。

    2013年4月14日,贵州广播电视台第5频道对他进行微访谈时,他对网友们说:“不能等到有空了有钱了才去帮助别人和留守儿童,孩子们等不了,哪怕再忙都要抽出时间去看看孩子们。我要努力赚钱,去帮助更多的人……”一个小时的在线交流里,张显洋朴实的话语感动了千千万万网友,微博访谈点击率达11.3万人次,微博提问互动141条。

    张显洋以他的凡人善举,通过网络,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

 

    节俭 只为多捐

 

    张显洋对别人“慷慨”,对自己却很“吝啬”。平时,他的衣服都是五六十元一件。采访中,笔者发现他用的仍然是老牌黑白版手机,问他花多少钱买的,他说是5年前花300元买的,一直舍不得丢。

    面对困难学生和群众,他每次至少要捐100元以上,可给自己的孩子,每次总是给几元或几十元,就连每年的压岁钱也从不超过100元。2013年正月初三,他专程从兴义赶到安龙县栖凤、招堤等街道办和海庄、沈洪、红旗、幺塘、陇西、东门等村开展献爱心活动,为140名困难群众、老人、留守儿童每人送上100元的“压岁钱”,共计14000元。

    到贵阳参加微访谈时,他在朋友的鼓动下特地花700元买了一套西服,这是他一生中穿得最贵的衣服。他说,当时穿得庄重一些,是因为他要代表安龙县和黔西南的形象。

    2013年4月28日,他带自己的俩孩子到平乐学校看望慰问了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留下的3个年幼孩子。儿子当即把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都拿出来捐了,说:“以前爸爸说的我不相信,亲眼看到他们这么困难,我们要用行动资助他们,支持爸爸。”

    张显洋常说:“经常跟大款比,越比越难受;经常帮助穷人,越助越快乐。个人的能力有限,我要带动我的朋友把善事做下去。”有人对张显洋说,等有了钱我也会考虑去资助别人,张显洋认为那是空话,“钱是不够用的,等到老都不够用。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能帮一点就帮一点,不能帮,用精神感化一些人,同样有意义。”张显洋说,等到把生意做大后,他要成立一个注册资金200万元的“爱心基金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做善事中来。

   “能帮一个算一个,捐几百块钱可能就会改变一个孩子一时的困难,甚至会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为什么不捐?”张显洋道出他做善事的真实想法,也折射出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善举 感动社会

    2013年5月16日,一个自称小偷的小伙子打电话给张显洋:“张叔叔,我是一个小偷,家庭困难,没父亲,只有妈妈。我偷了10元钱,从电视上看到你的事迹后,我觉得我真不如你,四肢健全还偷东西,我要把偷的钱交给你捐献给山区孩子。”

    张显洋鼓励他:“我不要你的钱,只要你以后好好做人,不做坏事。你有困难,我还会给你资助,你不要一时糊涂做出悔恨一生的事,有困难你就直接打我电话。”

    挂电话后,张显洋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感慨地说:“能把一个悬崖上的孩子从犯罪路上拉回来,我觉得做这几年善事,值了!”

    2012年11月22日,张显洋送书籍、书包、体育用品、衣服、鞋子到关山小学。活动结束时,许多七八岁的孩子纷纷给他送上自己画的画,上面写着许多祝福的话语。看到学生们如此懂事乖巧,他很感动,觉得自己欠孩子们太多太多。

    当晚回到家,他认真阅读孩子们的信,其中有一封信这样写道:

    张伯伯,我长大后要当医生,治好您的脚……如果我现在是神笔马良,我要让张伯伯的脚马上好起来……我长大后也要回报社会,像张伯伯一样帮助他人……

    读着读着,张显洋泪流满面,一夜难眠。他感叹:贫困山区的孩子是多么懂事,多么会感恩,多么珍惜学习呀!

    张显洋先后6次到平乐中学资助困难学生。2013年,该校发起了向张显洋学习的征文。张显洋先后收到600多篇征文,每篇他都认真读。他感动着孩子们,激励着孩子们,他自己也被孩子们感动着。

    如今,每隔几天,张显洋都会收到孩子们的来信,到现在已有1800多名学生给他写信。他都一一回信,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告诉他们有困难找张伯伯。

    张显洋花了很多时间做善事,生意上的事基本都是他妻子在打理。说到他做善事,他的妻子眼里充满浓浓的爱意:“他做好事,我们一家人都支持他,只是想到他的脚不方便还要跑那么多的路,真有些心疼!”

    张显洋痴迷做善事的事迹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前年他被聘为黔西南州“春晖使者”;去年他入选“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候选人,同年10月被评为“贵州十大最美青年”、“百名最美贵州人”;今年他又入围我省道德模范候选人。

    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河,点点小善可以积成大善,小善的背后是大爱,张显洋的崇高,就在于他节衣缩食,把生活享受降到最低,倾其所有帮助他人,为困难群众解燃眉之急,为他们点亮生活的希望,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命运。他是群众中的好人,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图片摄影 杨维波)

了解黔西南更多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新闻邮箱:ldqxnw@163.com 有奖报料电话:0859 -3224873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