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普坪镇特色产业加快“减贫摘帽”奔小康步伐
——普坪镇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致富见闻
一背背金灿灿的烤烟、一堆堆红亮亮的高粱、一筐筐白嫩嫩的淮山药、一片片绿油油的茶海、一头头肥壮的肉牛……,无不见证普坪勤劳农民的丰收景象。
素有“将军故里 文明普坪”之称的安龙县普坪镇是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之一,也是今年入围的全国重点镇。镇境内有峰峦叠障、沟壑纵横、荆棘密布的山野,也有广阔肥沃的荒山土地,更有勤劳淳朴的人民,拥有的资源优势,为该镇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近年来,该镇以“两加一推”为主基调,“三化同步”为目标,抢抓实施国发2号文件和扶贫攻坚的历史机遇,致力于优化结构、增强活力、改善民生,围绕“优农产、兴轻工、强教育、推城镇、建新村”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加快转型、提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因地制宜,引导能人发展产业。通过大力发展烤烟、茶叶、淮山药、巴西菇、葡萄、肉牛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群众收入水平明显稳步提升,努力实现“减贫摘帽”奔小康目标。
“之前我开货车跑运输做生意,又苦又累,一年下来也挣不到多少钱。今年我租了50亩地种烤烟,得36万。”纳汪村鸭子井组的新烟农刘加泽乐呵呵的告诉笔者说。
据该镇烟办副主任丁良品介绍说,纳汪村大鸭溪组的新烟农饶永林,今年种了25亩,收入就达到21万元,一年致富。
烤烟产业是普坪镇的支柱产业。该镇通过重点规划烟区、引导土地流转、合理优化烟农,以“烟农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发荒山荒坡,合理利用土地价值,以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相结合,鼓励和支持能人带动、大户带动,全面打造马家湾、坪上、大鸭溪、大普优质烤烟示范基地。烤烟生产实现了一年一个新增长,一年一个新跨越,2014年实现烤烟种植6400亩,涉及烟农313户,完成烟叶交售148万斤,产值2016万元,户均收入64419元,实现烤烟税收420万元,烤烟税收比上年增加30万元,增长6.5%。
茶叶是该镇近年来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镇境内讲埂村的南天门一带因海拔高达1580米,有未开发的荒山5000余亩,这里常年大雾迷漫,日照多温差大,加之不受任何工业污染,是种植高品质茶叶的好地方。2012年,该村成立了蓝天生态茶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有机茶3000亩,并已建成有茶叶加工厂房,农户用自家的荒山和土地加入合作社,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既解决了当地群众就业,又可创造更高的经济收入。
“我们今年初加工出来的第一批成品茶3000多斤,全部以每斤520元价格批发给浙江商贩了,预计2015年产量将超10000斤。”蓝天生态茶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普大超说。
为了做强茶叶产业,该镇采取专业合社和协会带动,鼓励建设茶叶园和加工基地,现全镇讲埂、廷必和胡巷村共有茶园面积7000亩,其中半投产和投产茶园4000亩,茶业加工厂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个,销售产值300万元以上。
淮山药也是普坪镇近年来发展的一个特色高效产业项目。该镇今年共种植淮山药700多亩,目前正进入采收高峰期,呈现购销两旺的态势。
日前,笔者在胡巷村利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淮山药种植基地看到,合作社社员们正在地里忙着采收淮山药,采挖出来的一个个白白嫩嫩的淮山药果实肥大,每个平均可达到2斤。
“亩产平均能达到4500~5000斤,按照今年5~6元一斤的市场批发价,每亩产值有20000多元,除开种子成本、工人工资等费用,每亩的纯收入可以达到10000余元,我们的淮山药品质好,在市场上受消费者喜爱,所以订单不断。”普坪利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勇康介绍说。
巴西菇是目前人工种植技术比较成熟的人工栽培菌类,生长在高温、多湿、通风的环境,它的菌盖嫩,菌柄脆,口感及好(有杏仁香味),具有种植成本低、产量高、市场行情好、营养价值丰富、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等优势,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农村致富项目。
12月28日,笔者在普坪镇乐庄村大树组看到,村支书彭忠文正在忙着带领农户用一根根竹杆搭建巴西菇种植生产大棚,40多个标准大棚整齐有序地分布在田块中,建成后的大棚来年就可正式投入生产。
2014年初,该镇 以乐庄村为试点,引导村民成立了安龙县富民源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技术+农户+市场”的运行模式,发动群众发展大棚种植巴西菇13棚,每个大棚投资3万元,占地面积184平方米,分6层,实用种植面积700平方米,可连续使用3年,每个大棚全年产量5-6吨,每公斤保底价9元,年产值可达100余万元。
“以前栽包谷种水稻,忙死忙活一年收入也就万把块钱,今年我用5亩地建了7个大棚种植巴西菇,收入了9万元。”胡巷村尾模组村民郭懋益乐滋滋地告诉笔者。
葡萄种植也将成为普坪镇的一个主打产业。2012年初,镇党委政府通过组织镇村干部到湖南考察学习,因地制宜,通过土地流转和政策补助,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支持企业带动,引进了贵州尚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镇境内新街村、胡巷村示范种植“高山2号”酿酒刺葡萄1000亩。规划在2016年前建成万亩葡萄园基地,覆盖全镇7个村。
肉牛养殖是普坪镇最为成功的特色养殖产业之一。在国家养殖发展政策的扶持下,现该镇仅乐庄村肉牛养殖就已发展到300余户,全村兴起了“养牛热”, 采取“合作社+养牛场+农户”的“抱团”经营运作方式,实行购种、管理、防疫、配种、销售“五统一”,“牛产业”成为该村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众多农民因此走上了一条从传统种粮到专业养牛的产业升级路,养殖能繁母牛达1500余头,该村的坤源养牛场常年载牛数达300余头,实现年出栏优质肉牛900头以上,创年产值达900万元,户均收入3万元,村民们从贫困落后直奔幸福小康。
养殖业是强镇富民的主要产业。该镇充分利用独具特色的水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530万元在总科村哪桥组建成了冷水鱼养殖基地,现已养殖大鲵2000多尾、中华鲟28000多尾。今年2月,又引进黔西南州安龙新绿源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建成泥鳅示范养殖场一个,由于泥鳅养殖技术简单,市场前景广阔,亩产值可达3万元,纯利润可达1万元以上,群众乐于接受,现正按“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区域性推进中华鲟和泥鳅养殖项目,到2015年,特色水产养殖将发展到300亩以上,在总科河流两岸形成一道靓丽的特色水产养殖风景线。
如今,金银花、高粱、薏仁米、“黑美人”马铃薯等已逐步成为取代该镇常规作物的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值大幅度提高,有力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3340元增加到2014年的5360元。
“常规作物只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要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得调整思路,我们让特色优势产业在普坪遍地开花,就是为了抓实‘减贫摘帽’这项伟大的民生工程。采取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探索建立企业或合作社与农户共赢机制,实现产业发展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形成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致富项目的格局,脱掉普坪二类贫困乡镇帽子创建同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定能实现。”普坪镇党委书记尤光祥如是说。(李忠 摄影报道)
了解黔西南更多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新闻邮箱:ldqxnw@163.com 有奖报料电话:0859 -3224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