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11332”发展模式编织“绿色”家园
2017年02月16日 08:21:06来源: 黔西南日报 作者:
2016年以来,安龙县在生态建设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和“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11332”发展模式,编织“绿色嫁衣”打造山地旅游,努力构建“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业兴”的和谐安龙,有效助推了“生态安龙”“宜居安龙”的发展进程。
“十二五”期间,安龙县林地使用面积在55%左右,森林面积167.3万亩,森林覆盖率49.9%。截止2016年11月全县涉林企业145家,2015年林业总产值13.8亿元。然而,全县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林业产业发展不理想。林业产业没有一个总体规划,林业产业发展具有“杂、乱、小”特点,从而导致林业产业无法做大、做强,无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林业发展资金困难,严重制约林业的发展;没有龙头企业带动,林业发展举步维艰。全县林业企业虽然有100多家,但总体规模小、资金短缺、贷款难,严重制约了林业产业发展进度。
该县通过对全县林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症结分析,精准提出了“11332”模式,打破了阻碍全县林业发展瓶颈。
——“1”即搭建一个生态融资平台公司,破解林业发展资金瓶颈。该县整合安龙现有国有林业资源(国有林场、国有苗圃、国有林地等),通过第三方评估国有林业资源资产,作为资本金,注册生态融资平台公司,为全县的通道绿化、城镇绿化、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林业企业等项目申报基金、银行贷款作担保,从而达到解决林业发展资金困难瓶颈问题。
——“1”即全县统一定位一个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安龙结合实际情况,对全县林业发展进行区域性规划布局,根据经营目的,科学选定树种,解决通道沿线什么区域看什么,森林旅游看什么,怎么留得住游客;农户脱贫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怎么销,收入有多少;龙头企业是谁,龙头企业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同时创建林业产业园区、交易园区等。
——“3”即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坡耕地“三块地”。结合“三变”改革,加快三块土地流转(合作)步伐,实现三块土地变股权、林农变股民、资金变股金的“三变”发展模式,逐步推进全县林业发展一盘棋、统筹有序规模化经营,做大、做强林业产业。
——“3”即组织、培育、培训好“三支贫困人员专业队伍”。通过组织、培育、培训,组建贫困人员专业植树队伍、贫困人员专业护林员队伍、贫困人员专业技术服务队伍,进一步壮大林业服务队伍,解决林业技术力量薄弱问题,达到提高劳动力就业转移率,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2”即实现“两大”目标。2018年实现“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目标,2020年实现森林覆盖率达60%的目标。林业是个特殊的行业,既是一个产业,又是一个公益性事业,发展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利润低”等特点,造成林业发展很难吸收社会大量资金投入。安龙县“11332”发展模式打破了阻碍林业发展中的各种障碍,将引领全州林业发展走向一个新起点。

- 安龙供电局12个供电所实现综合数据网覆盖率达100% 2017-02-15 16:18:16
- 安龙“牛气”冲天发动脱贫攻坚春季第一波攻势 2017-02-14 10:53:38
- 安龙蒙万柳:坚守残疾丈夫11载无怨无悔 2017-02-14 10:33:53
- 安龙:加强监管打造“阳光低保” 2017-02-14 08:44:02
- 安龙蒙万柳:坚守残疾丈夫11载无怨无悔 2017-02-14 08:33:53
- 民房起火 安龙消防成功处置 2017-02-13 11:17:14
- 安龙民宗局:深入苗寨开展抢救传统苗族文化活动 2017-02-13 08:04:31
- 安龙两所学校获“贵州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2017-02-11 10:04:41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