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黔西南讯 连日来,由于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的影响,导致册亨县各乡镇旱情严重,部分河流出现断流,上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册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抗旱保民生。
册亨坡妹是一个以旱地作物种植为主的农业大镇,主要出产农作物玉米和生姜。今年,该镇的“龙头”作物也受灾严重,笔者在坡妹镇岜凡村走访时看到,火辣辣的阳光底下,田间地头的玉米叶卷缩枯黄,玉米秆光秃,玉米包小,有的还没有出天花就枯萎了。岜凡村今年生姜的个头也矮了许多,姜农吴德雄痛心地告诉笔者,往年这时姜叶差不多已经有7、80公分了,长得绿油油的,而如今地里的生姜姜叶枯黄,只有2、30公分高,依目前的旱情来看,生姜收入将大大减少,有的只能收成一半,甚至于一部分还达到了绝收。
庆坪乡也是册亨县受灾严重的一个乡镇,近几天,记者走访了庆坪乡几个村寨,每个村寨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灾。一同随行的农技人员王清勇看着没有背包就干枯的玉米惋惜地说道:“这个包谷由于我们这里干旱严重,现在已经授不起粉了,不能背包了,全部面临绝收。”
在受灾最为严重的者王村,笔者看到,用于全村700多亩良田的灌溉河流出现断流,水源枯竭,沟渠里也没有一滴水,下游的400多百亩田全部干枯,稻田出现龟裂,秧苗枯死,基本面临绝收。
面对持续的干旱少雨天气,“靠天吃饭”的农民束手无策。唯一让他们欣慰的是,由于政府扶持和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很多人家都修有水窖蓄水,目前生活用水基本能解决,群众间互相帮助,所以农村饮水安全暂时没有大问题。
为了让干旱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册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抗旱保民生,向群众免费发放玉米种子该种、补种,动员群众利用不能种植玉米和水稻的田地改种红薯、大蒜等,各部门还组织发放抽水机给农户对水源较好的地方进行灌溉,积极动员群众利用土地旁边水源充足的水窖池对农作物进行浇灌。
截止到7月30日,全县未插秧的面积15470.12亩,现已改种玉米5903.7亩、薯类1276、9亩,改种其它耐旱农作物2973亩,但是,由于部分乡镇近期没有有效性降雨,还有部分田地无法改种。
(何 洁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