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县丫他镇:创新启动 吹响同步小康冲锋号
亮点黔西南讯 “近年来,册亨县丫他镇牢固树立 “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关键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用抓党建的工作办法来抓精准扶贫,举全镇之力,着力解决好党委政府“最初一公里”和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谈及这几年的扶贫工作,册亨县丫他镇党委书记王林说。
决战贫困、同步小康,是当前各级党组织的首要工作,册亨县丫他镇在实施这项最大民生工程工作中,立足镇情,创新工作机制与发展方式,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新型产业为驱动,精准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摸索出了一条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新路子 。
这几天,丫他镇丫他村的第一书记潘星方很忙,今年7月份,村两委为几位贫困户协调到绿壳蛋鸡养殖项目,2个月过去了,潘星方要入户进行回访。
村民陆形贤家里就养了200只绿壳蛋鸡,在他的精心呵护下,鸡长势很好,这让潘星方很高兴,他仔细询问陆形贤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拿出手机,通过网上智慧党建平台将情况反映上去。
“潘书记这个干部干活很仔细,工作踏实,效率很高。”手机现场办公,这让陆形贤看到了干部做事的作风。
潘星方告诉记者:我每天都会登陆这个智慧党建平台,查看上级领导给我派发的工作任务,并且及时完成,同时,我也将每天在村里工作的情况,通过平台里的日台账的形式反馈到智慧平台里,自从使用这个平台以后,我感觉我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从今年10月开始,丫他镇干部手机里就装上了智慧党建平台,任务派发、工作进度、干部去向与激励等信息,只要有网,就可以随时随地在平台上查询到。从“五事工作法”到“智慧党建平台”的使用,工作机制的创新,管住了干部的同时,也帮助了干部把事情干好。
在实施产业兴镇战略中,通过全省“5个100”园区之一的册亨现代甘蔗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带动,丫他在全镇推广“11522”蔗畜种养模式,即1户蔗农利用蔗叶或蔗尾圈养1头牛或5只羊,放养200只鸡,最低产值达2万元。
在甘蔗农业产业核心区之一的丫他镇板街村,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发展,不仅有宽敞的水泥路、漂亮的民居,还成立了海子甘蔗种植合作社和册亨县长生种羊养殖合作社,目前,养殖合作社共社员有102户,8个分场,存栏羊6000余头。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开启蔗畜产业从“量”到“质”的华丽转身。
村民杨光学高兴地说:“ 现在通村公路都是柏油路,通组路变成了水泥道路,老百姓出行是方便得多。并且家里房子进行了危房改造和亮化,村里变得很好看。”
“养殖合作社有102户参加,种植合作社基本上覆盖到全村,在两个合作社的带动下,种养产业发展越来越大,我们村基本上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册亨县丫他镇板街村支书杨昌礼对村里发展充满了信心。
从严管干部,机制的创新,有利促进了丫他各项事业发展,目前,现代化农业、望安高速、册亨水库、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丫他,去年,丫他成功实现了减贫摘帽,目前,全镇干部奋战在一线,实施好精准扶贫工作,带着群众夯基础、兴产业、奔小康。
丫他镇党委书记王林说:通过开展支部结对帮扶,让结对帮扶干部在识别对象上当好“考察者”,在制定帮扶政策上当好“责任人”,在落实帮扶措施上当好“实干家”,确保实现“六个精准”。搭建听民声、察民情、办民事、解民忧的干群平台,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提速发展。(叶方杰 报道)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