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册亨

册亨县:创"八家"平台 促特殊群体释放服务发展正能量

2017年04月20日 11:06:45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潘昌华 黄国斌

2017年以来,册亨县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关键就是抓发展”理念,强化党建统领地位,增强群团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全面运用“四方五共”方法路径,创新方式方法,找准工作着力点,着力构建八“家”,以脱贫攻坚为总目标,真正发挥群团组织联系干群的纽带作用,通过“家”的温馨带动,促进特殊群体释放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之家”,为全县民族团结和睦增添新动力。

创建“妇女之家”,发挥“半边天”作用  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要求,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依托妇联组织,立足“五有”标准,建立“妇女之家”,开展各种创业技能培训和维权服务,认真实施“锦绣计划”,弘扬和传承民间刺绣文化,培育妇女指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每年开展“绣娘”培训10期以上,培训2000人次以上,发展壮大锦绣合作社,组建合作社20家,带动2000人以上实现增收发展。

创建“青年之家”,解决贫困大学生过渡性就业难题  实施贫困青年创业就业行动,通过建立册亨籍在校大学生数据库,创新工作载体,多种渠道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每年协调解决50个临时就业岗位,为贫困家庭大学生实习、就业、创业提供信息资源和政策支持,着力帮助解决贫困家庭毕业大学生过渡性就业问题;实施贫困青少年助学行动,将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群体纳入重点关爱范围,强化学校团建工作,组建专业队伍对贫困家庭青年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引导升学深造和就业发展;实施贫困地方人才支持行动,招募各方社会力量充实志愿者行动队伍,开展志愿扶助工作,每年至少帮助100个贫困家庭青年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或发展就业,让广大团员青年和志愿者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建功立业。

创建“实用技能人才之家”,示范带动促发展  建立健全实用技能人才管理体系,完善乡土人才培养、帮扶、激励机制;实施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千人计划”,摸清底数并建立台账、分类管理,协调整合部门资源,以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工作平台,由对口业务部门进行管理和服务,建档实用技能人才每年至少参加1期业务培训;建立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按规定开展职业资格认定工作,形成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实用技能人才资源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每年至少帮助1000人实现增收致富。

创建“农民工创业之家”,拓宽返乡就业渠道  每季度开展1次农民工调查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台帐,按照“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和“一户一人就业计划”政策措施,紧紧抓住“输血变造血”这一关健,科学整合“小微企”“特惠贷”等利好政策资金,大力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力度,每年培训1000人以上,为贫困村、贫困户搭建就业创收平台,引导和扶持至少500人就近就业创业,扎实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向纵深方向延伸。

创建“民营经济人士之家”,打造新型政商关系  从企业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每年吸纳至少100名民营经济人士加入“民营经济人士之家”,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积极搭建政企沟通交流平台,组织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构建全方位融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经贸、法律、培训等各项服务;运用“四方五共”方法路径,以党支部为纽带,积极探索“村企共建”发展模式,每年成立村企联合党支部4家以上,夯实发展基础,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实施“光彩事业,感恩行动”,构建“亲”与“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切实打造“民营经济人士之家”,让非公企业在发展中通过吸纳就业、带动创业推动脱贫攻坚,每年至少新增500人通过就业实现增收发展。

创建“自强之家”,让特殊人群富起来  加强残障人士管理体系建设,进行合理化分类管理,围绕残障人士自我发展意愿和需求,建立残障人士“自强之家”,提供咨询、康复、培训等系统化服务和创业发展的个性化服务,努力提高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整合各方面力量资源,建立残疾人创业扶持专项基金,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帮助解决创业、就业及增收发展问题,对自主创业给予政策支持;建立残疾人台账并进行分类管理,每年开展残疾人培训200人次,引导残疾人自主创业15户以上,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100人以上。

创建“文艺人才之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挖掘辖区文艺人才资源,特别是布依族民间艺人,充实文艺人才库,加强文艺人才资源整合和培养,积极建立并发挥“文艺人才之家”优势,通过文艺这个载体,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势,激发群众自力更生的发展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建设。

创建“志愿救护救助之家”,增强本领显身手  根据红十字会的工作职责,积极开展 “三救”“三献”工作,聚焦重大自然灾害及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再生性白血病等重大慢性疾病,建立特殊救护救助管理数据库,整合社会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创新工作机制,从政策宣传、专项培训、应急演练等方面着手,搭建志愿救护救助之家,让志愿者在实施救助救护工作中对受助对象的确定、物资的发放更具针对性,降低救助救护过程中的财产损失和意外伤害,减少因灾返贫现象发生。每年度招募志愿者100名以上,确保每名志愿者至少参加1期专项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潘昌华 黄国斌)

责编:许栩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册亨县:创"八家"平台 促特殊群体释放服务发展正能量

亮点黔西南 | 2017年04月20日 11:06:45 | 潘昌华 黄国斌

2017年以来,册亨县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关键就是抓发展”理念,强化党建统领地位,增强群团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全面运用“四方五共”方法路径,创新方式方法,找准工作着力点,着力构建八“家”,以脱贫攻坚为总目标,真正发挥群团组织联系干群的纽带作用,通过“家”的温馨带动,促进特殊群体释放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之家”,为全县民族团结和睦增添新动力。

创建“妇女之家”,发挥“半边天”作用  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要求,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依托妇联组织,立足“五有”标准,建立“妇女之家”,开展各种创业技能培训和维权服务,认真实施“锦绣计划”,弘扬和传承民间刺绣文化,培育妇女指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每年开展“绣娘”培训10期以上,培训2000人次以上,发展壮大锦绣合作社,组建合作社20家,带动2000人以上实现增收发展。

创建“青年之家”,解决贫困大学生过渡性就业难题  实施贫困青年创业就业行动,通过建立册亨籍在校大学生数据库,创新工作载体,多种渠道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每年协调解决50个临时就业岗位,为贫困家庭大学生实习、就业、创业提供信息资源和政策支持,着力帮助解决贫困家庭毕业大学生过渡性就业问题;实施贫困青少年助学行动,将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群体纳入重点关爱范围,强化学校团建工作,组建专业队伍对贫困家庭青年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引导升学深造和就业发展;实施贫困地方人才支持行动,招募各方社会力量充实志愿者行动队伍,开展志愿扶助工作,每年至少帮助100个贫困家庭青年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或发展就业,让广大团员青年和志愿者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建功立业。

创建“实用技能人才之家”,示范带动促发展  建立健全实用技能人才管理体系,完善乡土人才培养、帮扶、激励机制;实施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千人计划”,摸清底数并建立台账、分类管理,协调整合部门资源,以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工作平台,由对口业务部门进行管理和服务,建档实用技能人才每年至少参加1期业务培训;建立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按规定开展职业资格认定工作,形成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实用技能人才资源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每年至少帮助1000人实现增收致富。

创建“农民工创业之家”,拓宽返乡就业渠道  每季度开展1次农民工调查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台帐,按照“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和“一户一人就业计划”政策措施,紧紧抓住“输血变造血”这一关健,科学整合“小微企”“特惠贷”等利好政策资金,大力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力度,每年培训1000人以上,为贫困村、贫困户搭建就业创收平台,引导和扶持至少500人就近就业创业,扎实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向纵深方向延伸。

创建“民营经济人士之家”,打造新型政商关系  从企业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每年吸纳至少100名民营经济人士加入“民营经济人士之家”,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积极搭建政企沟通交流平台,组织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构建全方位融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经贸、法律、培训等各项服务;运用“四方五共”方法路径,以党支部为纽带,积极探索“村企共建”发展模式,每年成立村企联合党支部4家以上,夯实发展基础,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实施“光彩事业,感恩行动”,构建“亲”与“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切实打造“民营经济人士之家”,让非公企业在发展中通过吸纳就业、带动创业推动脱贫攻坚,每年至少新增500人通过就业实现增收发展。

创建“自强之家”,让特殊人群富起来  加强残障人士管理体系建设,进行合理化分类管理,围绕残障人士自我发展意愿和需求,建立残障人士“自强之家”,提供咨询、康复、培训等系统化服务和创业发展的个性化服务,努力提高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整合各方面力量资源,建立残疾人创业扶持专项基金,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帮助解决创业、就业及增收发展问题,对自主创业给予政策支持;建立残疾人台账并进行分类管理,每年开展残疾人培训200人次,引导残疾人自主创业15户以上,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100人以上。

创建“文艺人才之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挖掘辖区文艺人才资源,特别是布依族民间艺人,充实文艺人才库,加强文艺人才资源整合和培养,积极建立并发挥“文艺人才之家”优势,通过文艺这个载体,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势,激发群众自力更生的发展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建设。

创建“志愿救护救助之家”,增强本领显身手  根据红十字会的工作职责,积极开展 “三救”“三献”工作,聚焦重大自然灾害及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再生性白血病等重大慢性疾病,建立特殊救护救助管理数据库,整合社会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创新工作机制,从政策宣传、专项培训、应急演练等方面着手,搭建志愿救护救助之家,让志愿者在实施救助救护工作中对受助对象的确定、物资的发放更具针对性,降低救助救护过程中的财产损失和意外伤害,减少因灾返贫现象发生。每年度招募志愿者100名以上,确保每名志愿者至少参加1期专项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潘昌华 黄国斌)

责编:许栩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