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城东面的高洛新市民居住区,规划建设房屋287栋7505套,计划安置易扶贫搬迁人口31491人。新市民居住区高楼耸立,环境宜人,窗明几净,幢幢楼房的四周,是铺满红色地砖的小道,有翠绿的树木,青青的草坪来自者楼、岩架、双江等7个乡镇的计划搬迁群众已经安居。
欢欢喜喜住新房
2019年5月中旬,王阿牛一家五口从者楼镇秧坪村四组搬到了高洛新市民居住区,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8月2日,王阿牛家突然来了客人。开门看到来人是册亨县公安局驻秧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龙伟时,一家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王阿牛和妻子手舞足蹈的比划着,边招呼王龙伟进门,边跑去拿凳子。因为两口子都是聋哑残疾,之前动员搬迁的时候,王龙伟为了与他们更好的沟通,还学会了简单的手语,进家门后便用手语跟他们打招呼,很是亲切。
宽敞的客厅内,家具齐全,干净整洁。墙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张照片,一张是在秧坪村的老房子,建在山里的陡坡上,两间平房,一间茅草屋。一张是现在的新家,四室一厅,井井有条。
王阿牛家在王龙伟帮助下搬到高洛新区后,街道办考虑到其家庭情况特殊,给他两口子安排了居住区保洁员的岗位,解决了就业难题,每人每月可得800元的工资,一家人也由农村低保换成了城市低保,现在每人每月可得590元的生活补助。
“我在以前的学校一周才能回家一次,现在我每天都能回家,还可以去楼下的花园和妹妹们一起玩,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爸爸妈妈很满意、很高兴。”王阿牛的女儿王小梅对现在的新家很喜欢。
“刚搬到高洛时,我们考虑到他没有什么收入,就给他把电冰箱、洗衣机买了、热水器也装了。两口子激动得一边竖着大拇指,一边鼓掌,激动落泪。”王龙伟说,王阿牛懂得感恩,做事认真负责,家里也打扫得很干净。“从秧坪村里搬迁出来的群众,县公安局扶贫工作队都要定期回访、排忧解难,就是为了让他们适应新生活,在新环境里‘稳得住’”。
用心用情劝搬迁
去秧坪村的路,从册亨县城去有15公里,要沿着陡峭而又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越过几座大山,路边就是悬崖,驾车都不敢晃一下眼睛。这个村子,是典型喀斯特石山区,耕地少,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属于一类重点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村。
八月刚好是农忙季节,王龙伟一行来到秧坪村四组罗乜吹家回访,她热情的把王龙伟喊到家里坐。王龙伟用布依话和她聊着家长里短,得知最近地里还有许多庄稼没有收,两个孙女也放暑假了,便从高洛新市民居住区的新家回村里收庄稼。“等孩子们开学了,这里的地也不种了,要去街上照顾孩子上学去。”王龙伟将罗乜吹的布依话翻译出来给大家听。临离开时,罗乜吹硬要留下王龙伟一起吃饭。王龙伟笑着说:“她以前可不是这样,以前不赶你出门都不错咯!她的转变,没让我们少跑路!”
秧坪村四组属于整组搬迁目标,罗乜吹便是对象之一。王龙伟天天到她家宣讲扶贫搬迁政策,有时一讲就是几个小时,最后只得到一句话回应:你们走吧,我要休息了!甚至再看到王龙伟来,便提前锁了门上山干活去了。虽然屡吃“闭门羹”,但王龙伟还是“厚着脸皮”不放弃。
王龙伟让已经顺利搬迁进城的罗乜吹的亲戚先跟她沟通,给她宣传不仅有新房子,街道办还有搬迁补贴,可以用来买家具。随后自己趁热打铁,带着她去参观安置区的新房子,看到亲戚住在那么好的房子里,罗乜吹心动了,便打电话给在外务工的儿子和儿媳,最终全家同意搬迁。
“当时王学芳家也有抵触情绪,老远看见我们工作队的干部,就把房门关上了。还是公安的干警始终坚持不懈、用心用情和村民们讲政策说好处,一家一户的做工作,才取得不错的效果!”秧坪村的会计王永吉说,在王龙伟劝说下,王学芳一家也加入了搬迁队伍。
跑断腿又说破嘴
秧坪村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非一朝一夕之功。
2017年,秧坪村4个村民组297户1440人中,符合搬迁的有203户987人。无论干部如何做思想工作、如何做政策宣传,符合搬迁条件的村民就是油盐不进,甚至渐渐传出“村干部拿了政府的好处,让大家搬出去就是想独占整个寨子”等谣言。
带队驻村开展搬迁动员工作之后,王龙伟了解到村民大多存在几种心态:一是对扶贫政策持怀疑态度;二是认为拖得越久好处越多;三是签订协议后却摇摆不定;四是懒惰思想严重,不想动;五是存在畏难情绪,怕不适应新环境。问题摆在王龙伟面前,如何解决,他绞尽脑汁。
为彻底打消村民的顾虑,王龙伟带着扶贫工作队的干部可谓跑断了腿、说破了嘴,遇上一个就动员一个。夜幕降临,他们看见哪家门开了、灯亮了,就去哪家开展工作,一天下来也就遇上几户人家配合工作。两个月下来,村民逐渐接受了王龙伟一行,内心慢慢开始动摇,搬迁工作也看到了希望。
秧坪村四组,70多岁的王学美和儿子相依为命,儿子常年外出务工。“你已经70多岁了,儿子一年也难得回家一次,现在国家的政策可以让你们生活得更好,搬迁后你的儿子在城里下车就可以回家,都不用再大老远的往这深山里赶了。”王龙伟就这样劝她,一次又一次的告诉他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老人最终同意搬迁。王龙伟带着老人去看房子,让他自己选,并帮助老人打扫,摆放家具,老人看到家中舒适宽敞的样子,高兴极了。
在后来的搬迁动员过程中,王学美还当起了“示范”,现身说法:“这是好的政策哦,我一个人都得了套新房子,新房子漂亮又干净。现在国家修起房子给你们搬都不愿意,你们憨不憨”。
“王学美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当时让我很感动,也增加了我们工作的信心。”王龙伟说。
不忘初心和誓言
“九月份就将要退休的人,为脱贫攻坚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着实让人钦佩!”册亨县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保安全说,王龙伟是真正的“老黄牛”,他以人民为中心,不怕苦不怕累、不为名不为利,就只希望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了让搬迁的村民稳得住、未搬迁的村民能致富,村子里和安置区两头跑,大事小情都在为群众操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时间来不及了,不然可以去三组看看,那里条件比四组还要恶劣,山路更难走,也希望能在公安局工作的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看看村里的群众有什么难题需要帮助解决。”王龙伟在四组的回访眼看着就去了大半天,在他看来,时间是那么的不经用。“就快退休了,只要还穿着警服,就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帮他们把问题给解决了,心里才踏实!”
从1982年成为一名公安民警算起,王龙伟从警已是37个年头。这一路走来,虽然从民警干到了册亨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的岗位,但确从未有一刻敢以领导自居。在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党中央发起的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役中,他只记得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警察、一名战士,他始终怀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誓言,默默奉献,尽心尽力。
2019年3月,册亨县公安局成立以王龙伟为队长,以民警高玉华、杜友昌、韦永洪、罗建荣等业务精干的驻村扶贫工作队,负责包保秧坪村脱贫工作。彼时,王龙伟一行日以继夜,他攻坚克难、连续作战、团结协作,提前完成该村三组、四组的整组扶贫搬迁任务。
王龙伟说:“现如今,不论是到秧坪村还是新市民安置区,我们帮扶的群众都会招呼我们留下来吃饭,看到我们来,就像过年走亲戚那样,非常热情的招呼,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周丽 韦欢 张好勇)
责编:黄旭 卢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