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健全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中共晴隆县委组织部部长 吴评说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是否合理,关系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经济成份、社会活动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结合晴隆实际,现就如何抓好基层组织设置,推进晴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谈谈个人观点。
晴隆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和矿产资源县,在创建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过程中,应从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出发,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继承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的基础上,把握“四个原则”,突出“四个重点”,逐步健全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结合、全面覆盖”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使每个党员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把握四个原则。一是依法设置原则。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必须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党组织设置的呈报、审核和批复程序。二是因地制宜原则。调整优化党组织设置,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区域、产业特点、经济规模、党员人数等因素,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做到科学合理设置。三是便于工作原则。根据党员身份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从业人员的分散性、流动性来设置党组织,以增强党同群众的联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四是服务发展原则。从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布局合理化、区域化的要求出发,正确把握好经济发展与党建工作有机统一的关系,找准党组织设置与生产力发展的结合点,适时合理地调整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设置。
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优化“区域型”党组织。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村庄规模和党员人数的变化,不断调整优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对具有企业、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社的村,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在村党总支下设企业、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党支部,按各自职责开展工作。二是发展“产业型”党组织,以产业分类为主要依据设置党组织,在原有村组党支部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专业合作组织+支部”、“协会+支部”等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模式,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传统的地域性、单一性、行政性设置形式向以产业支部为代表的功能性、多样性、专业性设置模式拓展。三是建立“流动型”党组织。主动适应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党员从业岗位多样性和流动性不断增强的特点,在摸清外出经商务工的地点、流动方式、从业经营状况、数量、分布底数基础上,在流出(入)集中地采取依托组建、区域组建、联合组建等多种形式建立流动型党组织,不断扩大流动党员管理覆盖面。四是建立“联合型”党组织。打破行政、区域、单位的传统党组织设置方式,综合考虑机关、企业、社区、“两新”组织与农村基层组织在产业上的相近性、优势上的互补性、资源上的共享性和职能上的带动性等因素,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校联建”等联合党组织设置模式,建立合理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如在“长沙—昆明快速铁路”项目建设、晴兴公路项目建设期间,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采取建设部门和所在行政村联建党组织的方式,对于建设者和地方在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协调工作等各方便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