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迪威公路24道拐
从三宝乡回到晴隆县城已近子夜,第二天一大早直奔24道拐,回望晨曦中的山城:
出晴隆县城南行500米左右,右边有一路口标识为24道拐观景台,拐上山道,前行一公里左右就来到观景台,当年的美军记者就是沿着滇缅公路来到这里,拍下了这张举世闻名的照片:
65年过去了,这条昔日繁忙的战略交通线已经早已沉寂,清晨雾氤笼罩中的这条老路,仿佛还沉侵在睡梦中:
对面山腰就是拍摄24道拐的最佳地点:
停下车来,静静等待雾气的散去:
第一抹金色的阳光终于出来了,暖暖的照在身上,俯视着脚下的公路,发动机的轰鸣仿佛还回荡在耳边,掀起的烟尘却早以落地:
看着脚下盘旋的道路,时空恍惚。四十年代,倭寇进犯中原,这里行进着运送给养的道奇十轮卡:
七十年代,白极熊边境屯兵百万,这里奔跑着三线转移的解放牌:
今天,这里沉寂了,观景台边上台停着的是我们的旅行车:
暖暖的阳光下,我们在这突兀的山崖上吹着凉爽的山风,平静的拍着照片,平淡是种享受:
头顶上一株野白荷从悬崖上探出头来:
迎着阳光的怒放,希望自己能象它一样,不管脚下的土壤有多贫瘠,都以灿烂的笑容去面对:
(2)大山里唱圣歌的苗族--普安
伯牙的房车轴距很长,又是磨合车,不敢加猛油,幸好他是开CA10B出生的年轻老司机,跟车过程中,没有丢E族的脸,很多回头弯,开道的圣达菲要两把才能过,伯牙的预先转向角度控制到位,经常是一把过弯,问了才知道,这边他以前开过老解放来拉过木材,路况不算陌生:
车到山寨门前,热情好客的乡亲们早已列队欢迎:
人群唱着古老而动听的苗家迎客歌,敬酒人跳着欢快的舞蹈,向来宾依次敬酒:
接受敬酒可是有规矩的,不能用手接酒具,满满一角酒根据角的大小,一般3两至半斤,要是你接下就得自己喝完, 如果你酒量和我一样差的话,有2个办法可以既不失礼又蒙混过关:1、喝上一小口后就闭上嘴不下咽了,但嘴不要离开酒具,一会主人就会放了你敬下一位; 2、借用相机做掩护,在一旁边拍边往里闪,老乡要是栏就说在工作。
要是你自信酒量不错,就可以要求主宾一起喝,把两个羊角纠结在一起,先蹲下,然后开喝,一直喝到站起来,谁要是不行了就可以放开嘴,就是所谓的“丢嘴”:
不过能把主人喝丢嘴的很少,要知道,过了拦路酒还有正餐时候的敬酒,唱起歌来敬,车轮战法,你就是武松也要趴下,所以,告诫喜欢喝酒的同学,点到为止,小心为妙:
这是贵州苗族的一个支系,叫大花苗,最重要的特征是他们的盛装,不分男女背上都有一块鲜艳的披风:
从披风的样式上看,大花苗受彝族服装的影像较大,有点象彝族批毡“擦尔瓦”,只是苗族加上了本民族擅长的刺绣图案:
大花苗的迎宾曲一开始就给了我震撼,他们的歌声不是一般少数民族的大白嗓,里面有美声的感觉,有胸腔的共振音,甚至还有双声部的和声,我诧异,在这交通闭塞的大山深处,怎么回有这种天籁之声,后来看见了他们的小教堂,又经过车友纵横兄的解释,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里的大花苗是皈依了“基督教”的:
1905年,英国传教士柏格理来到威宁石门坎传教和办学。当地的彝族和苗族先后都信奉了基督教,随着人口的迁徙,现在当地的大花苗已经把这一信仰代代相传。乡村牧师在指挥唱诗班唱赞美诗:
当地山多田少,主食是玉米饭,好客的苗家人不光有敬酒的传统,在吃饭时还有为客人“加饭”的习俗,因为他们淳朴的认为,能让客人吃饱喝好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民风淳朴,有信仰的人毕竟不一样,他们温和的眼神里闪烁着善良的光芒;
信步探访小村,一株果实累累的核桃树下,一间茅草屋使人感觉时光恍惚,看不出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后的区别:
光阴荏苒,野猪豹子早都没了踪影,当年穿山越岭的年轻小伙,现在头也白了,牙也掉了:
连传家的狩猎弓驽也再不能拉开:
锈迹斑斑的箭头,失去了当年的寒光:
年幼的孩子,留守着老旧的木门:
生存的重担,压不垮勃发的青春:
阳光照耀下,生活的种子一定会在那古老的土壤里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