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黔西南讯 5月13日,笔者站在安龙县德卧镇白水河村头远眺,漫山遍野的金银花生机盎然,茁壮成长。“去年老天干旱,我家这12亩金银花只卖得了56000多元,今年雨水好,收入绝不低于这个数!”说起种金银花的好处,42岁的村民韦美江边带领笔者参观他家的“金银花山”边赞不绝口。
地处南盘江畔重峦叠嶂间的白水河,属典型的咯斯特地貌石山区。2003年以来,该村在县林业部门和镇里的扶持下,开始建“黄褐毛忍冬”金银花品种苗圃育苗、移栽,如今其面积已扩张到1.4万余亩,其中的9000余亩已进入盛产花期。全村873户人家都种有金银花,年年从“花”中“享福”,其中年均销售金银花干花收入1万元以上的有500余户。
在安龙县,像白水河村这样发展金银花产业已有97个村,面积达15.2万亩,种植户2.4万余户。其中,眼下已进入盛产花期的6万亩金银花正含苞待放,正喜迎客商前来订购,6月份可全面进入采摘期,预计将产茶花、药花两类干花600余吨。按亩产100公斤干花、眼下金银花干花市场价每公斤60元计算,该县金银花产业产值将达3600万元。
金银花产业为何在当地深受“追捧”,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呢?笔者从安龙县金银花产业发展办公室看到的资料表明,金银花产业是一项经济、生态效益俱佳的产业。当地1亩金银花进入盛产花期后年产干花100至150公斤,而且市场“钱景”越来越看好,眼下亩产值已“涨”到6000元以上。1亩岩石山间的旮旯地可种70多株金银花,可涵养水分1.4万公斤,1株依附石头匍匐而长的金银花可以覆盖山石面积4到10平方米,特别适宜于喀斯特地貌石山、半石山区自然环境里生产,生态效益十分明显。1999年,民进中央、贵州省科技厅等单位,帮助安龙开展“喀斯特地区优质金银花种植生态与经济效益”星火计划课题研究。2001年,在该县选育出最适宜喀斯特地貌的优质品种“黄褐毛忍冬”,于2008年被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安龙县在发展金银花产业进程中,顺应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时势,在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的基础上,因“村”制宜选择推行“支部+党员+农户”或“支部+种植协会+农户”、“支部+产业党小组+农户”等的产业发展新型模式,助推其发展。去年初,该县德卧镇白水河村得到贵州省农委首期投入50万元的资金扶持后,村支书、经济能人韦贞武牵头采取股份制办法又筹到资金76.4万元,建起了金银花烘干厂房、购置烘干设备等,办理了相关手续,挂牌成立了德卧镇金银花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新型模式,使该合作社进一步朝着育苗——移栽——烘干——销售“一条龙”服务。在安龙县,经济条件较好的德卧镇大水井、德卧等村,其金银花产业正朝着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方向发展。
据了解,眼下安龙县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笃山乡17480亩金银花扶贫项目、2010年度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项目正加紧实施,预计今年底可实现金银花产业“增兵”2.5万亩,该县“十二五”期间规划发展的20万亩金银花产业可望提前两到三年内完成。
(韦天晃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