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黔西南讯 6月21日清晨,偶尔去登了一次南山坡,发现从山脚到山顶已延伸出一条登山便道,其中有一段(约250米301个台阶)已经过硬化,路径上到处是登山晨练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初步目测不少于100人。是哪些人修的便道?一条登山路为什么就能掀起市民的登山热?对此,笔者与普安县粮食局原局长、县老年登山协会会长罗成林约定,第二天赶早前往南山坡对他们进行采访。
南山坡是横亘在普安县城之南的一道山峦,它前拥县城生命之源的南湖和龙溪,后揽十里杜鹃之美誉的青山和翠岭,正面与“凤凰山”犄角对峙,背面与“鸡冠山”相伴相生,构成普安县城“三山聚秀”的天然奇景,也成就了普安“普绿生机,安康和谐”的地域文化特征。我想,用“山若青罗带,水似眼波横”来比喻普安县城周围的山水神韵一点也不为过。我知道,在未形成登山热之前,县城居民都喜欢到东风水库晨练和游览,但东风水库是普安县城三万居民唯一的“大水缸”,游人多了容易导致水质污染,考虑到县城居民的饮水安全,县有关部门于2010年干旱期间关闭了水库览区。这样,部分喜欢晨练的人只能另辟蹊径,选择了南山坡作为晨练和观光的去处。
在采访现场,罗成林说,早在10多年前他们就养成了登南山坡晨练的习惯,骨干力量有张松、陈贵生、陈仲民、孔凡涛、刘惠、王良学等人,大都是退休职工,这条登山的便路最初就是由他们亲自勘探并动手修出来的,由于常年坚持登山锻练,这些年,他们当中硬是没有一个人进过医院。游人们反映,有了登山便路,原来游东风水库的大部分人就转登南山坡了,每天登山者不少于100人。鉴于登山队伍的越来越庞大,出于安全和便于组织等方面考虑,他们在2010年就酝酿成立了老年登山协会,由协会会员义务向游人们宣传登山安全和防火等有关方面的知识,登的主要也是南山坡,目前参加登山老年协会的已有38人。他们说,登山队时不时也搞些聚会,交流交流思想,既锻练了身体,又有效解决了退(休)下来“赋闲”的问题。
在交谈中笔者了解到,由于近两年掀起的登山热,参加登山运动的也不乏各部门领导甚至有的还是县领导。其中,县政府副县长张桂同志就比较热衷于登山锻练,并在2010年协调了2万元资金修建了前面提到的250米长的登山便道,目前又协调了4万元准备将这条路延伸硬化400米,预计8月完工,可保证在今年重阳节老年登高比赛时得到使用。有了资金,游人们的修路积极性可谓空前高涨,罗成林等几个老年朋友完全承担起了这400米山路的修建任务,并作了职责分工:罗成林是施工总负责人,张松负责施工技术设计工作,陈贵生任材料管理员,孔凡涛为义务监督员,刘惠作为妇女代表参与管理。他们不要报酬,义务轮流值班,负责施工方的整个施工过程,直至完工。他们说,有了登山路,也就等于修了一条南山坡的山林防火通道,一方面可供市民登山休闲健身,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南山坡火灾的扑救效率。如果这条登山路完全硬化直通南山坡最高峰,就可将盘县的八大山和晴隆的白鸡山等风景尽收眼底。
笔者当天跟随罗成林老局长一行爬到了南山坡的最高端——普安广播基站铁塔,又从广播基站铁塔辗转汤家坑,经牛奶场,最后下到法院后面交叉路口处,全程约3公里,绝大部分路段是毛路,且荆棘丛生。一路下来,我已累得浑身散架,可罗成林、张松、陈贵生、陈仲民、孔凡涛、刘惠、王良学等人却精神抖擞,毫无倦意。这趟路使我初步感受到了锻练和不锻练的区别,也体会到了老同志们盼路的心情。罗成林等人说,这里最适合修一条环山便道,理由有三:一是南山坡天生就是一座观景台,无需过多开发;二是南山坡距离县城较近,适于各种年龄段的人攀登,是县城居民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三是有了南山坡这样一个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就可减少东风水库的压力,避免游人对水库水质的污染,保证县城居民的饮水安全。
见有人去采访,不少人都凑了过来,大家纷纷议论着登山锻练和修环山路的好处:“其实也不用投资太多,如有几十万元就更好,顺便修两个亭子,南山坡不就成了个山顶公园,在报上帮忙呼吁一下,方便方便老百姓。”……可以感受到,市民们对于环山路的强烈期盼之情。同时也深深体会,物质生活好了以后,有个健康的身体已成为时下人们追求的第一财富。
(赵 兴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