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剪影
贵州民族报记者韦元龙 特约记者刘天祥 摄影报道
怀着无比的期盼,一年一度的苗家盛会——2010贵州兴仁“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在屯脚镇鲤鱼村隆重举行。四方宾朋牵手走苗家,踏着丰收的景致,鲤鱼苗寨歌声飘扬、舞姿翩跹,人们早已沉醉在苗家的热情好客以及甘醇浓香的米酒。
日光和沐的上午,由苗族同胞们带来的文艺演出让人们见证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画卷。“扬苗家风情、展兴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这样的主旋律在这次风情成为一道亮点。苗族同胞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不论何时走进苗家,他们都会用香甜的米酒和动听的歌曲表达对客人的祝福。中午在一位苗族同胞家就餐时里,我们被饭桌上的那种热情所陶醉。“苗家有好酒,苗家有好茶,走进苗家不想家。”苗族同胞性格爽朗,好酒、好茶、好饭招待客人同时,还要在饭桌边端起酒碗唱起欢快的歌曲,你方唱罢,我方又来,一来一往,不知不知觉酒就下肚了。苗族同胞的敬酒歌,一下子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的心田沉醉在浓郁的苗乡风情。苗族阿姨龙光仙,主动给我们现场发挥一段敬酒歌,唱完后她说:“今天是八月八好日子,欢迎各位朋友来到我们苗家,没有什么好吃的好的米酒招待你们,我们心里很惭愧。”这位阿姨不仅歌唱得好,她那种发生内心的质朴比那纯香的米酒还要温暖人心。
在此次“八月八”苗族风情节上,民间的绝活巴铃陈氏面塑成为一大看点。主会场一侧的展台前,人们把一位漂亮的布依姑娘围得水泄不能,她正端着十来个栩栩如生的小面人给大家参观呢。巴铃镇百卡村的陈氏面塑创立于上世纪初,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陈氏面塑主要以龙凤、八洞神仙、十二生肖等民间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和动物为核心,以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民间生产、生活、娱乐场景的一个点或其中一个层面为面塑的创作基础,经制作者的巧妙构思和艺术加工而成。现场还有一位一直忙活的中年妇女,她便就是巴铃陈氏面塑的继承人陈凤,一个小小的面团,在她手里是小事儿一桩,一会儿就能够变得我们刚刚看到的栩栩如生的小面人。在我们的请求下,陈凤给我们做了一个小白兔,一边做着一边解说制作的方法:“我们兴仁民间老人过世要用这种面人,制作的面粉要四种,粳米面、糯米面、粘米面和麦面,做出来后也可以玩,也可以吃。”
告别心灵手巧的面塑继承人,我们又来到欢腾热烈的苗家大院,小小的院落又开始沸腾起来。
苗族同胞载歌载舞蹈,用极具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文艺表演庆贺丰收的喜悦,如此隆重的歌舞盛会,当然少不了苗家同胞最喜爱的乐器——芦笙。
两个长得帅气的苗家小伙来头可不小,一个叫杨昌杰,一个叫杨洪刚,他们来自秀美的黔东南,现在是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大学生,两把芦笙被他们吹得出神入化,尤其是最后那一个倒立吹奏收尾令人叫绝。芦笙是苗族同胞最喜欢的乐器之一,具有音域广阔、音质清脆的特性,吹奏的音乐轻快明亮,时而像小鸟划过山头,时而又像云彩飘过蓝天,时而像人们抢收稻谷。苗家人的芦笙乐,很容易就把人们带入如诗如画的田园山水以及金秋时节人们丰收的喜悦。杨昌杰说:“芦笙是西南苗、侗、水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特别是苗族,芦笙在苗族的心目中非常的重要,据说苗族人可以能过芦笙的曲调与祖先沟通,一般情况下在祭祀与庆丰收的时候吹芦笙,我们吹奏的这一首是贵州省著名的芦笙教育家杨昌树写的芦笙曲《丰收的喜悦》。表达金秋十月苗族人民庆祝丰收的场面。”
丰收,喜庆,是这个的盛会的主旋律。下午,兴仁党政机关千名干部分赴全县苗寨,来到热情好客的苗族同胞家里分享节日的欢乐和秋收的喜悦。秋天的兴仁到处是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沉甸甸的稻穗和饱满的玉米铺满一坡又一岭,沉浸在节日喜庆里的苗族同胞们迎来了尊贵的客人。由兴仁县四大家领导率队的各机关单位深入到屯脚镇鲤鱼村、雨樟镇长箐村、巴铃镇者纳河村、大山乡耳期村等10余个苗族村寨,与苗族同胞欢庆盛大节日,并送去党和政府对苗族同胞的祝福。每到一处,苗族同胞们都捧起甜香美酒,唱着敬酒歌欢迎尊贵的客人。领导们分别与苗族同胞共商发展大计,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文化、教育等建言献策,并表示将大力支持苗族同胞的各项建设,同时勉励苗族同胞要紧密团结、精诚协作,为建设“和谐兴仁、兴旺兴仁、多彩兴仁”和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不懈努力。
夜幕降临,在李关乡保驹村一个叫白坟的移民新村,我们同当地歪梳苗群众一道围在篝火旁,跳起了欢快的篝火舞蹈。先前那些喝下肚里的酒,与这个难忘的节日,还有金秋那成熟的味道交织在一起,渐渐沉醉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