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县巴铃“六进”建诗词之乡提升文化软实力
在创建“诗词之乡”工作中,巴铃镇以诗词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厂矿“六进”为载体,全面推进诗词之乡的创建工作,提升了全镇文化软实力。
“桃李芬芳菜花黄,群英聚首建诗乡;何时请得诗神到,华夏文明步小康。”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们这个地方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日子越来越好过,过上美好的生活。这是记者在绿荫何采访时看到的一首诗。
家住在绿荫河社区的群众梁正旺是最早在社区中办起农家乐的个体户之一,如今他在做生意的同时爱上了诗词,他说读写发生在身边的诗词,感觉很带劲。
这是巴铃镇党委政府创建工作中取得成果的一个缩影,这种爱诗、写诗、诵诗的文化氛围如今在全镇的村、居、社区全面铺开,通过“六进”为载体,在全镇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村、居、社区的群众文化素质、物质文明有了很大改变,促进了社会和谐、文明进步,掀起全镇创建诗词之乡的高潮。
同时,为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2011年以来,巴铃共投入10余万元用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采取“三同步”工作方式,先后在镇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20条、诗墙300余幅2000余平米、灯杆宣传220块,打造了诗词一条街。有效的将诗词的普及、吟诵与地方各种民俗活动和节庆活动有机结合,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为传承传统文化,推动巴铃文明建设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巴铃诗词楹联分会从成立之初的仅20余名会员,发展至今已有200余名会员。
该镇镇长铁俊告诉记者,为推动创建“诗词之乡”工作,我们采取了“三同步”,一是创建经费同步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创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规划;三是将创建工作与其他工作同步考核,形成了全镇上下人人参与的工作氛围。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巴铃镇在创建工作过程中不仅与全镇中心工作、新农村建设、学生素质教育等相结合,达到了“诗词之乡”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凝聚人心的效果,同时也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诗词创建工作的相互促进。
巴铃镇党委书记吴韬告诉记者,在“诗词之乡”的创建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始终紧扣和谐发展主题,以诗词“六进”活动为载体,与各种节庆活动相结合,让诗词成果为群众所共享,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诗词创建工作的相互促进,提升了全镇文化软实力,构筑了精神高地。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