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进机关 温情暖耆老
----兴仁县委离退局获“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工作纪实
赵开富 司马利
“老友亲朋进课堂,良师指点互商量。弘扬诗教研国粹,八载艰辛早晚忙。”这是兴仁县委离退局摆在大厅诗词专栏展板上县老年大学名誉校长覃登涛老领导的一首《七绝·老有所教》作品,展板上还有李俊美等离退休老干部自创的多首诗词。老干部诗词创作反映兴仁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独特民族风情和优美自然风光,用诗词形式颂扬兴仁、宣传兴仁。这是县委离退局近年来利用老年大学教育平台,通过培训、教学、采风、观摩、出诗刊等活动,把诗词文化引入县老年大学校园、带进机关的一个缩影,诗词楹联进机关工作成效明显。2013年8月,得到中华诗词学会的肯定,被授予“中华诗教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齐心协力 健全组织 打牢工作基础
兴仁县委离休退休干部工作局,现有编制16人,根据有关精神,六块牌子一套人马(即:中共兴仁县委离休退休干部工作局、兴仁县老年大学、兴仁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兴仁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兴仁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兴仁县老年活动中心),工作分工不分家,实有在编干部职工13人,借调1人,全部由县委离退局统一领导和管理,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同抓好诗词进机关工作,从2004年起在县老年大学开办诗词楹联班。2010年,为深入贯彻诗词进机关,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全面做好兴仁县创建“诗词之乡”工作,兴仁县委离退局高度重视,专题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会议,研究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兴仁县委离退局“诗词之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同志专抓诗词进机关工作。2013年,为使诗词进机关工作有力推进,根据人事变动,进一步调整充实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局长任组长,老年大学校长、副局长、县关工委秘书长任副组长,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办公室,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人员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诗词进机关的日常事务工作,切实加强对局诗词进机关的组织和领导,打牢工作基础。
活动经常 载体丰富 提供创作平台
2004年10月,县老年大学诗词楹联班开班,当时仅有学员10余人,而且大多数学员进班时,不知如何写诗作词,不了解平仄押韵,县老年大学结合实际每周安排一天诗词楹联课,由德高望重、精通诗词的县老年大学第一校长覃登涛、副校长周福明等为学员讲课,并要求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老年学校也要结合实际开设诗词楹联课,有力推动了全县老年教育系统诗词楹联工作开展。诗词楹联班开设至今,已有学员50余名,年龄最大的有92岁。根据学员需求,县老年大学通过县诗词楹联学会还邀请黄润蓬、娄季初等省、州诗词界知名人士给诗词楹联班学员进行专题培训,听名家讲解诗词写作技巧、诗词理论、鉴赏优秀作品等,并开展专题讨论,现场创作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学员进步很快,现在大多数学员都会作诗、填词,有部分学员作品还在省、州、县诗刊上发表,有20多件作品在全州社会主义新农村诗词大赛中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学员诗词楹联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县老年大学根据基层老年学校需求,组织副校长周福明、教师郭礼中等分别到城北街道、巴铃镇、屯脚镇等老年学校进行诗词楹联专题培训,提高基层学员诗词楹联水平,近三年,培训学员200余人次,专题培训8期,为我县创建“诗词之乡”奠定了基础。
2007年4月27日至28日,兴仁县委离退局在开办老年大学诗词楹联班近3年之际,茂盛梧桐引来了金凤凰,由兴仁县诗词楹联学会发起,兴仁县委、县政府主办的“贵州·兴仁‘金山’诗词笔会” ,交由县委离退局承办。笔会在回龙紫木凼金矿隆重举行,省诗词学会会长赵西林、副会长黄润篷、秘书长陈德谦,以及黔西南州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楹联爱好者百余人应邀出席。县委离退局全力以赴,认真拟定工作方案,注重笔会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分别组织与会者到紫木凼金矿生产线、真武山公园、屯脚镇鲤鱼坝苗族风情村等地参观采风、留书画墨宝、召开嘉宾座谈会等等,使笔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得到了省、州、县各位领导和嘉宾的高度评价。笔会结束后,兴义作者杨国麟、胡正坪情不自禁地写诗赞扬:“《相见欢》扶老弱,有礼貌,喜洋洋。厚意浓情,友爱热心肠。”并加了序对离退局和离退局局长给予高度评价:“兴仁县委离退局局长潘桂萍,为‘金山’诗词笔会主办之一,辛劳有加,感人至深。”整个笔会收集各类诗词楹联作品600余首,汇集出版《金山风韵》一书,取得圆满成功。
近年来,为拓宽学员视野,兴仁县委离退局每年都组织老年大学诗词楹联班学员外出采风,分别到县内新农村示范点、工业园区、兴仁中学、煤矿、三道沟万亩竹海、放马坪、巴铃绿荫河、马马岩电站,兴义市万峰湖红椿码头、安顺坝陵河大桥、晴隆二十四道拐、望谟县庶乡、普安江西坡茶场等地参观采风,让学员们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拓宽创作思维,讴歌党的政策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比如:2013年5月18日,县老年大学组织51名诗词楹联班学员到普安县采风,普安县老年大学组织25名学员全程陪同,采风团一行先后到江西坡万亩茶场、泸昆高铁普安站施工现场、金州十八景之一菘岿寺、普安一中校园进行采风,并到普安县老干部活动中心进行座谈交流。通过开展采风活动,为学员开展创作提供了平台,拓展了视野,增进了友谊,丰富了写作题材,创作出佳作50余篇,进一步讴歌了社会主义新变化。
方案到位 注重细节 诗词溶入工作
2013年,根据县委、县政府创建“诗词之乡”的统一安排部署,县委离退局结合实际,拟定了兴仁县委离退局《关于创建“诗词之乡”工作方案》文件,对开展创建“诗词之乡”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步骤、活动要求等作了明确细致规定。还拟定了《关于迎检“兴仁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 ”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县老年大学、局各部门诗词要进办公室、进活动场所,对我局诗词进机关工作作了详细安排,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通过几年来开展诗词进机关活动,悬挂诗词字画作品50余条幅,协助县诗词楹联学会出版诗词10余集,协助县老年大学学员出版个人专集8集,学员在各类诗词楹联刊物上发表诗词楹联书画作品1000余首(条、幅)。目前,在局各办公室、活动场所醒目位置随处可见诗词字画、优秀作品与环境相协调搭配,诗词文化氛围浓厚。在诗词班学员创作的优秀作品中离退局工作的缩影更是屡屡出现,如《兴仁老年活动中心落成》、《老年玩门球》、《长相思.练柔力球》、《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参加全省关工委系统干部培训》、《赞“知心姐姐”到兴仁中小学义务讲座》、《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贺县中小学生“知荣明耻树新风”演讲比赛》等等,数不胜数。
县委离退局抓诗词进机关工作,不仅体现于老年大学诗词楹联班的活动,更是溶入整个离退局工作之中。2013年8月,在接待册亨县老干部到我县参观考察的座谈会上,两县老干部以诗会友,册亨县政协原副主席冯廷兰老同志留下感悟诗篇:《陆官工业园区参观有感》 陆官山旮建厂房,工业园内短养长。轻重并举调结构,配套筑巢引凤凰。 《耆年喜相聚》 耆年旧忆,告老归宿叙,情思传递。县委关怀周备至,老骥伏枥更坚毅。余热发挥,为民谋利,与党心相继。和衷共济,造福人类实惠。2007年,离休老干部、县关工委名誉主任李伯能同志生病住院,病榻上的他最牵挂的仍然是工作,他在病床上把工作一件件交待给接任的现任关工委主任周福明同志,他放不下,临走他还放不下党的事业!同年9月,李老与世长辞。老人离休后一心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周福明同志为他的精神作感动,有感而发赋诗赞扬老人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岗位上多年来的辛勤付出,沉痛悼念老人的离去:《赞李老》从戎百战历风霜,从政宣传党主张。关爱后生怀伟业,夕阳灿烂大旗扬。
2012年10月9日,时值诗词班学员、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地师级离休老干部,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望的李俊美老人90岁寿辰,兴仁县委离退局为其准备了礼轻情意重的礼物,局的全体干部职工、老年大学的老同志及诗词班的部分学员欢聚一堂,为李老庆祝生日,纷纷为其带去祝寿诗词,其中有县关工委主任、老年大学副校长周福明同志的《贺李老九十华诞》 人生无悔梦国强,平淡年华岁月香。烽火连天经弹雨,抗倭逐寇举刀枪。操劳留影民崇敬,闲雅含情花致祥。鲐背仙翁多厚爱,亲朋恭贺寿元长。还有退休干部邱成志同志的《贺李俊美老寿星九十华诞》 龙年喜降太白星,祝寿欢歌把酒频。南下支黔多奉献,北盘洒汗不求名。福如东海深千丈,寿比南山高百层。体健身强耳目慧,愿超千岁赛龟龄。生日宴会上,老人整个晚上都笑得合不拢嘴,欢乐的气氛印在大家的心田久久未散去,他说这样过生日太有意义了。2014年1月20日,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可是对于退休老干部吴坤老同志来说,却是值得特别纪念的日子,因为这天是他70岁生日。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70岁的吴老依然是身体硬朗、精神矍铄,锐气不减当年。县委离退局全体同志在局长潘桂萍同志的带领下,与县关工委主任、老年大学副校长周福明,县关工委副主任陈林彪、张安会等老同志,来到吴老的家里为他庆祝生日,并给他带去特别的礼物――诗词。离退局一行人员,以一贯的诗词祝贺方式为吴老祝寿。县关工委顾问、老年大学名誉校长覃登涛,为他带去“《贺吴坤七十寿辰》(两首) 自古稀年尊上寿,如今七秩似青春。君龄定会超彭祖,吴老青松常伴坤。 七旬已满君真健,面似童颜转少年。情系民间多冷暖,乐于奉献总奔前。”的祝贺诗词。县关工委主任、老年大学副校长周福明也为其送上诗句,并当众诵读“《贺吴坤兄七旬华诞》(两首) 僻壤山村君走来,常将父老挂胸怀。清廉从政关民意,坦荡赤诚驱雾霾。 华年易逝步从容,回首还思雨与风。吾赞古稀君未老,夕阳温暖爱心红。”收到这样特别的诗词生日礼物,吴老倍感珍贵和高兴。
这样以诗词表达情感,将诗词溶入工作的形式,近年来已经是兴仁县委离退局的工作常规了,每蓬老干部寿辰,接到通知,县委离退局必然组织人员到场,人员到诗词就必到。每蓬离退局开展大型活动,必涌现出好的诗篇佳作。在浓浓的诗词氛围中,这样的工作方式得到老干部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真正让诗词走进了离退局,走进离退休老干部心中,诗词--这一传统文化,将离退局的全体干部职工与老干部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加强宣传 营造氛围 诗词创建结硕果
兴仁县委离退局加强诗词楹联宣传工作,通过《晚晴》、《老年教育通讯》、《兴仁报》、《兴仁文苑》、《文心诗词》、简报、“锦绣兴仁”网站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宣传的活动。近三年,共发诗词稿件800余首,被《晚晴》、《老年教育通讯》、《兴仁报》、《兴仁文苑》、《文心诗词》、“锦绣兴仁”网站采用700余首,出专题简报30余期,诗词专栏6期,图展4期,加大了对全县老年诗词楹联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项活动的积极开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局机关干部职工素质明显提升。全局干部职工通过参与学习培训,理论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对诗词文化有了深刻认识和了解,部分干部职工的诗词作品还在《文心》等诗刊上发表,有力提升了人格魅力。干部职工读书看报和写诗的人多了,同志们思想积极进步,团结协作精神加强,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与和谐文明的风气悄然形成。二是诗词楹联班学员素质普遍提高。通过县老年大学不定期邀请诗词名家进行培训,诗词楹联班学员涌现出了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诗词创作队伍,现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名,省级诗词学会会员9名、理事1名,州诗词楹联学会会员19名、理事3名,现还有17名县诗词楹联学会骨干会员正在申报省诗词学会会员。通过组织到基层老年学校开展培训,示范教学,基层老年学校办学水平也得到提高。三是进一步提升了机关文化品位。通过开展“诗词进机关”活动,单位各办公室、活动场所醒目位置处处可见诗词字画和标语,文化品位不断得到提升,诗词楹联工作已全部融入全局干部职工和老年大学学员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诗词爱好、吟诵和创作蔚然成风,文明和谐、诗情画意已渐渐成为县委离退局的独特魅力。四是老干部服务满意度进一步增强。通过把诗词溶入工作,应用诗词为老干部搞好服务,深厚的诗词氛围,拉近了离退局干部职工与老干部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老干部服务满意度得到进一步增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乘着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强劲东风,兴仁县委离退局以诗词创建为契机,积极打造诗词机关文化品牌,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离退休干部搞好服务,创建诗香机关,彰显特色,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
上级的肯定、荣誉的取得,不仅是圆满音符,更是良好开端。使兴仁县委离退局全体干部职工更加坚定了为老干部搞好服务的信心和决心,大家将更全方位地一如既往为老干部搞好服务。诗词进机关活动为离退局工作锦上添花,以此为索引,工作将更加焕发勃勃生机。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