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兴仁 千年荣光
百年兴仁 千年荣光
——谨以此文获献兴仁建县100周年
蔡家友
兴仁,一块古老的土地,历史老人曾镌刻了无数的辉煌;兴仁,一座新新的城市,时代之神正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这座小城,安静地匍匐在南北盘江之中。走近它,你会为历史遗存的完美博大所震叹,又会为现代建设的勃勃生机所感喟!
兴仁,这座永恒的县城,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她的沧桑巨变。
兴仁之名,源于《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唐贞观八年(634年),设盘水县治,属盘州。唐天宝至南宋属于矢部、于矢部万户府。元朝时属普安路总管府。明洪武十六年(1388年)筑新城。历史翻到1911年,孙中山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贵州首应,改归民国,暂设“新城”县,民国3年1914年1月改新城县为“新县”, 7月,因与全国地名重,加之这方热土人民懂得三纲五常,讲仁重义,希望这块宝地更加兴旺发达、乡民重仁讲礼,故定名“兴仁”县。
兴仁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位于黔西南中部,是全州交通中枢。作为盘江八县中心和南下广西、西至云南、北至省城贵阳的必经之地,清朝中后期以来兴仁的两湖会馆、四川会馆、江西会馆曾商贾云集。清道光五年(1852年),县城贡生张国华一首竹枝词全面展现了县城商业的繁华:“家家儿女纺绵纱,民聚川湖俗尚华。竟日机房歌唱满,疏灯茶馆话生涯。”曾以“七省商财麋聚”之地出名,向来商贸活跃,是历史上的商城。
兴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份,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汉、苗、布依、回、彝族、仡佬、瑶等16种民族。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少数民族,不仅民俗、风情淳朴,而且心灵手巧、能歌善舞。其中,出自鲤鱼坝苗家少女手中的拿绣领带和跳的“板凳舞”,大野场彝族跳的“阿买戚托舞”(即“姑娘出嫁舞”、 “跳脚舞”,鹧鸪园布依族跳的“狮子舞”、 “糠包舞”,都极有特色,受到中外游客的好评。
白驹过隙,小城建县倏尔间竟已走过百年时光。
就其兴仁的地域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实属牂柯国,战国、秦、汉属夜郞国。于蛮夷之地苍茫沉浮了数千年。
在兴仁的崇山峻岭中、江河小溪边,掩藏和流传着数不清的秘密。完美遗存的地理生态、众多民族的流徙、支离破碎的文献记载,更增添了那些色彩鲜艳的图像、符号及物件之神秘性。
然而千百年来,属于兴仁的重要历史细节一直在无声诉说,等待着人们解读。默默无闻、不被关注的事物,往往有其不为人知且无比深厚的内涵——— 那些在历史上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一旦为你所知,其实一鸣惊人、叹为观止。
辩证地看,“养在深闺人不识”未必不是一种财富和资本,一方面因压力产生动力,另一方面因潜力催生空间,故有“后发优势”、“后发赶超”之说。百年历史乃至数千年沉淀对于今日兴仁的意义,大概亦如此。
交乐汉墓群的发崛,其中的“着装说唱俑”、“陶牛”、“赤膊说唱俑”、“庖厨俑”、“长宜子孙铜镜”、“抚琴俑”、“连枝灯”、“摇钱树”等,一件件国家一级文物,均称“中国文物精品”。
位于兴仁县放马坪山顶草原的马乃兵营遗址,地势高峻,四周皆是悬崖峭壁。清顺治十七年(公园1600年),马乃土目龙吉兆率众在此依山就势垒筑石墙,建立营盘,使其成为一座攻守俱佳、屯兵上千的反清大本营。
咸丰九年(1859年),白旗起义,功战新城,扩城垣,建政府、修屯堡,以此为中心,转战盘江各地,历经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据守新城十三年之多。
拥有夜郎古国传承之魂的屯脚铜鼓村布依铜鼓,是远古时期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之一,就目前所知,越南、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8国都曾经铸造或使用过铜鼓,见证了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变迁的铜鼓文化。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百余年历史民族的“回民”宗教圣地“三家寨道堂”。道堂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4年),为教主马元章所建。道堂建成后为贵州教区十二坊之首,至今120余年,统管兴仁的城关、三家寨、潘家庄、高武,普安的青山、泥堡,盘县的烂木桥,安顺、平坝、吊井、贞丰、安龙十二坊的清真寺教务。道堂不仅悠久历史,而且还有值得纪念的人文景观,广为传诵的马姑祖,人生凄惋,令人敬仰。
三家寨道堂集民族文化、宗教、观光一体,已成为镶嵌大山深处一颗璨灿的民族文化之星,是伊斯兰文化在西南边陲的大彰。
兴仁古老的发展史,可谓兴仁的一部奋进史。兴仁的神秘和陌生,也因交乐汉墓群逐渐揭开其神秘面纱而变得生动多彩起来。身为“夜郞国”子民,交乐汉墓一度“无人知”而处境尴尬,直到本世纪以来内强练基本功、外抢打吆喝牌,才日渐名声鹊起。兴仁县镜鉴而动、顺势而为,主动融入发展大格局,自然收获“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效果。
回首百年,岁月峥嵘。1914年,兴仁县宣告成立,一百年来,兴仁从民国时期步入社会主义,其间既有艰难曲折,也有翻天覆地的巨变。从建县之初到新中国成立,兴仁可谓“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后,兴仁经济社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春天,但受到“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很快跌入低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兴仁真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兴仁是中国西南贫困地区的代表,也是西南地区勃勃发展变化的缩影。长期以来,兴仁的发展倍受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回良玉等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兴仁视察,并寄予了深切期望。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给予兴仁广大干部群众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使兴仁人民焕发出革命和建设的巨大动力。全县人民以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为契机,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开放促开发,以民生带发展,全力推进兴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兴旺之地时时龙腾虎跃,文化惠民,仁义之乡处处欢歌笑舞,让“兴旺之地,仁义之乡”得到更加完美的诠释!
电网建突飞猛进,从“半边亮、半边黑”到拥有220千伏为骨干,110千伏为主体,35千伏为支撑的供电网络的“手拉手”坚强供电网络。为全县基础建设、招商引资奠基坚强基础。±500千伏兴仁换流站的投运,成为成为黔西南地区的电力汇集中心,“西电东送”“ 黔电送粤”大能源枢纽输送基地。
兴仁县城市建设突飞猛进,1989年8月,振兴大道开工建设标志着兴仁县城市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为兴仁县城市建设勾画了新蓝图。如今,一个以道路和市场为骨架,供水、供电、通讯、市场、卫生设施和公共服务机构同步建设的新兴城市已经崛起,县城从一个仅有7平方公里的拥挤老城拓展为89平方公里的新城。
兴仁县是一个投资拉动型城市。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兴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本思路,强调兴仁县的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及经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随后的兴仁大道、迎宾大道、东潮大道为兴仁县城市建设勾画了新蓝图。,
在科学规划城市未来发展的同时,兴仁县的旧城复兴紧紧围绕着文化旅游这个主题,以改善人民生活、创造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为目标,通过市场手段,经营城市资源,全面推进新旧城改造,使东湖公园、剑平池、真武山、寿福寺、东岳庙、广东巷等面貌焕然一新,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
兴仁朝顺、东潮新城、博融天街、西池新都汇等标志性的房地产业的崛起,真是高楼拔地新城靓,使兴仁县的城市建设发展迈上有序的轨道。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引领人民前进的旗帜。清朝霍宗敬的《四季回文诗》、民国张俊颖的《兴仁竹技词》,建国后徐常人的《绿洲诗草》王文科的《查郎与白妹》,袁欣的《凤城人物》系列和《黑山淘金汉》等壮丽的篇章,兴起的《锦绣兴仁文学作品集》、《锦绣兴仁作家群》“唱响兴仁”十三首形象宣传原创歌曲,真是“唱响兴仁歌盛世,热爱家乡抒情怀”的颂歌。“中华诗词之乡”国字号称谓在兴仁的落地,更是最好的佐证。
站在百年的时间节点,兴仁正按照“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农产稳县、环境立县、三产活县”战略和“复兴老城、完善新区、再造新城”的思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凝聚力量、增强信心,将资源富集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推进第四轮城市总规的实施,做到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功能布局与产业分工布局有机衔接,建设成黔、桂、滇三省结合部的特色节点城市。
从历史角度看,这不正是百年兴仁上演的又一出开轴大戏吗?今日兴仁,如同登顶真武山观日出,漫长黑夜后晨曦中露出鱼肚白,继而千山万水中云蒸霞蔚、极目处尽是朝气蓬勃,让“后发赶超”充满了想象空间。
兴仁县环境优美、生态宜人,自然景观有碧草万顷的放马坪草场、气势磅礴的马堡树瀑布群、四季常青的三道沟万亩竹海、碧波荡漾的东湖生态园、古木丛生的真武山公园、绚丽多姿的麻沙河流域、雄奇险峻的梭江大峡谷;人文景观有闻名遐迩的三家寨道堂、富含历史底蕴的交乐汉墓群、充满情趣的鲤鱼坝苗族风情园等。
兴仁县物产富集、前景广阔,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45亿吨,远景储量超过1000亿吨,有“兴仁煤海”之称。黄金远景储量超过100吨,是贵州省首个工业产金县。稀有金属铊储量约为10万吨,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个富铊中型矿床。其它矿产资源还有铁、锑、汞、硫磺、石灰石、重晶石等。主要农特产品有薏仁米、烤烟、核桃、芭蕉芋等。兴仁着力打造中国最大的薏仁米生产加工基地,2012年7月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薏仁米之乡”称号。
凝聚历史力量 成就未来梦想。如今,在新一轮的产业承接转移大潮中,兴仁正着力编制实施打造千亿级、第四代、出口加工、轻重并举的千亿元工业园区和覆盖黔、滇、桂三省乃至东南亚、南亚的轻工制造业基地,规划产值100亿元以上,解决和带动8万人就业的轻工业园区。巴铃小坪重工业园区重点布局以煤制精细化学品为龙头,洗煤厂、水泥厂、装备制造等为产业链条的煤及煤的深加工产业,规划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的重工业园区。为广大海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业天地。此外,城市品牌优势、良好的发展环境,都将为兴仁在新一轮的产业承接转移中抢得先机,也必将铺就起一条新兴城市的崛起之路。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兴仁的奋斗历程令人难忘。100年的历史发展实践告诉我们:续写兴仁新辉煌,既需要党中央、国务阮、省、州上级领导的英明领导和决策。也需要全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努力拼搏,更需要众多兴仁籍和在兴仁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老朋友及所有心系兴仁发展的各界人士鼎力相助!
100周年华诞,是兴仁建设与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更是兴仁继承传统、再创辉煌的崭新起点。
全县人民将以加快发展为己任,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为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 “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农产稳县、环境立县、三产活县“和“复兴老城、完善新区、再造新城”的思路,推进第四轮城市总规的实施,做到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功能布局与产业分工布局有机衔接,建设黔、桂、滇三省结合部的特色节点城市发展战略,需要全县人民同心协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让兴仁的大地更秀美、经济发展更强劲、人民生活更宽裕、社会发展更和谐。
全县人民深信,在党和国家领导、省、州领导的关怀下,有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朋友的广泛支持,有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一个幸福兴仁、和谐兴仁、诚信兴仁、魅力兴仁、开放兴仁、富裕兴仁将展现,兴仁一定能够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历史的挑战,创造世纪新辉煌!
百年来,兴仁历经沧桑、饱尝风雨,但天地人始终于此和谐而伴、相依相偎,在每一个星光熹微的黎明、每一个暮云流转的黄昏。一百年不是梦,它是一种责任和行动,更是一种成就和自豪。
百年兴仁,千年荣光,值得细细听、用心品……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