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的第一所寄宿制小学,竟然深藏在兴仁县山林腹地的民建乡边界上。从乡政府所在地驱车一路颠簸,20多分钟后,一所校舍规范、设备先进、设施齐全的乡村小学让记者惊艳了一把:绿树成阴,喷泉、凉亭、假山……
六(1)班的学生们正专心跟年轻女老师学英语,三(2)班的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乒乓球等兴趣班……
“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校长吴雄回忆起一手兴办学校的历程感慨如斯。他是塘房小学的“老黄牛”,10年时间不喊苦不叫累地耕耘学校,把一所只有一栋空壳教学楼的小学,发展成如今容纳900学生的寄宿制学校;他是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给众多留守儿童一个温暖成长的港湾。
师生的艰苦“战斗”
今年30岁的吴雄是民建乡当地人,从兴义师范学院毕业后回到民建乡中心学校任教。他踏实能干,迅速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教研组长和电教管理员。2004年2月,他被破格选聘为校长,调到距家20多公里的塘房小学工作。
这对意气风发的吴雄来说,是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他兴高采烈地走马上任。
当他跋涉4个小时的山路来到学校时,眼前的景象给他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新搬迁来的学校只有一幢教学楼,黑板桌椅都不齐,没电、没水、没厕所,到处是2至3米的深坑和新征地、刚迁走坟留下的墓坑。
“我当时真的心凉,准备转身就走,工作都不要了。”可是,当看到来围观的村民和孩子们的眼神时,他狠不下心。“从老乡的眼神中,看到他们对新学校新老师的希望,落后的乡村如果没有老师来,孩子们的教育怎么办?”吴雄挣扎后改变主意,且暗下决心: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想办法改变环境,定要把这所边远山区的学校办好,让孩子们接受到好的教育。
从此,吴雄带领留下来的刘录品、罗文锋两位老师和218名学生,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战斗”。
没有水,吴雄带头到1公里外的水井背水;没有电,他们白天从树林中捡来干柴,在石坑里生火做饭,(遇到雨天,只能饿肚子;晚上点蜡烛住在学校;没有操场,他带领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填坑、平整;没有桌椅,吴雄到处向其他学校要;没厕所,他到乡政府汇报争取资金修建厕所;师资紧缺,他们3个老师主动任两科以上学科,一周上课20余节……
在他们的坚持中,塘房小学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始了育人历程。
众人撑起一所学校
2004年9月,学生人数增至287人,桌椅不够用。吴雄四处打听后,得知兴仁县第七中学有一部分多余的实验桌,吴雄立刻上门要了20套,基本解决了新增学生的桌椅问题。
学生年年增加,桌椅年年紧缺。吴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想办法。同乡大布懂小学因县武装部赠送100套新课桌,换出来一批旧课桌,吴雄主动上门,要得课桌50套。他还在县城收过旧桌凳,分别向教育局、扶贫办、邮政局等部门要桌椅板凳,6年下来,共要来桌凳200余套,让孩子们都坐上了自己的座位。
除了要桌凳,吴雄还到处要树木。他把其他单位挖丢的树捡回来种在校园,今天一棵,明天两棵,如今凉亭旁的那些郁郁葱葱的树木,就是当年捡回来,在这里扎下根的。
没有钱修整学校,吴雄带着老师们主动上工地给施工方守夜、干活,换取工地上的大石块,填平了学校的大坑,至2007年底,学校共完成填方3万余立方米,按当时的市价算,学校节约了至少30万元。“那时候学校门口修路,石头多,但是很多司机和施工方不愿意给学校。我们太需要这些石块了,只有厚着脸皮去向施工老板请求支持,还好,老师带着学生们最后把学校的大坑都填平了,我们有了操场。”吴雄回忆道。
为了扩展校园,吴雄20余次上门向家长朋友“化缘”,他真诚办学的精神打动了村民,他们迁坟、让地……使校园面积由原来的400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万余平方米。
那些年,老乡们给吴雄取了一个绰号:“乞丐”校长。在他们眼里,这个“乞丐”是为大家办学校,这个学校是大家的,他们都积极支持,为学校搞建设时从来不议工价,学校地界的设施从没有人破坏。
让山里娃上好学
塘房小学地处边远山区,很多学生住得远,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走着崎岖的山路摸黑上学,家长不放心,同学们学习也不安心。要是学校能建成寄宿制该多好。可是当时全县乃至全州都没有公办寄宿制小学,但吴雄一直琢磨着建寄宿制学校的事。
当得知宁波永冠集团有意资助兴仁县修建寄宿学校时,吴雄赶紧带着老师们四处奔走,认真写申请报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的诚意说服了县教育局,打动了永冠集团,得到资助建立了学生宿舍和食堂,2009年4月,建成全州第一所寄宿制小学。
离家远的孩子终于住进了学校,350个留守儿童在学校里有了陪伴,其中有80多个孩子连周末都不回家,生活学习都在学校里。洗衣房、理发室,为他们开办起来,学校成了这些留守儿童的家。
10年来,吴雄带领全校师生,奇迹般地把塘房小学办成了在县州甚至省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寄宿制小学,学生人数从75人发展到902人,教职工从3人发展到54人。
吴雄有多次机会调进县城工作,但是他没走。“农村的孩子更需要优质的教育,如果农村没有人来经营好学校,那么我们的义务教育水平提升从何谈起呢。”
就这样,吴雄坚守着塘房小学,并说服自己的妻子从中心学校调入塘房小学任教。当学校工作缺人而又没有资金聘人时,他总是做兄弟姐妹等亲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到学校协助自己,一起为塘房小学的发展奉献奋斗,让边远山区的孩子们上好学。
编者按
在我们敬爱的老师们迎来自己的节日——教师节之际,我们以诚挚的敬意向读者介绍两位扎根山区的基层教师的事迹,他们分别是兴仁县民建乡塘房小学校长吴雄和六盘水自闭症疗愈师王春霞。
吴雄校长花了10年时间,不喊苦不叫累,埋头耕耘,把一所只有一栋空壳教学楼的小学,发展成如今容纳900学生的寄宿制学校;他给山村留守儿童一个温暖成长的港湾,守住了孩子们明天的希望。
六盘水自闭症疗愈师王春霞,1997年3月开办幼儿园至今,一个母亲因为爱屋及乌,除了招收健康的孩子之外,还接纳身患自闭症的孩子入园学习,用慈母和恩师的爱心打开自闭症孩子那扇对世界封闭的心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如此赞美老师的人格魅力。老师是天底下最无私的人,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他们以崇高的职业理想,尊重每一位学生,循循善诱,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每个人的成长之旅都离不开师长的牵引,老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心海里深深地埋下种子。理想的人格具有崇高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由其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让我们向辛勤的园丁深深地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