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仁

86岁高龄母亲含辛茹苦照顾身残智残女儿52年

2015年03月12日 23:06:51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任常辉

QQ截图201503131510303456.jpg

兴仁县东湖街道黄金社区,86岁高龄的曾启英含辛茹苦照顾身残智残女儿孟丑娣52年。

QQ截图2015031315100612345.jpg

86岁高龄的曾启英含辛茹苦照顾身残智残女儿孟丑娣52年。

亮点黔西南讯 俗话说,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这话放在曾启英身上,不但没有机会感受到女儿孟丑娣的点滴回报之情,反而是她52年如一日的照顾着身残智残的女儿,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亲!

近日,笔者跟随兴仁县东湖街道黄金社区支书路继芳和社区主任徐荣权来到曾启英家里,一眼望去,居住在老式的瓦房里,她则坐在大门口准备缝补鞋子,客厅零稀地堆着一些杂物。曾启英虽已是86岁高龄,偶尔的小毛病使得她的脸型消瘦,但她看起来依旧精神矍铄,我们到她家里的时候,她正在穿针引线。她告诉我们她穿了很久都没有穿好针,徐荣权主任立马接过她手里的针线,认真地穿起来。

在曾启英旁边的一间屋子,门敞开着,她的女儿呆呆地坐在那里,短头发,穿着一件褐色的衣服,系着一条黑色的围腰,眼睛跟我们的动作在打转,似乎对我们的到来很高兴。她就是曾启英52年来一直照顾的女儿——孟丑娣。

孟丑娣出生于1963年,由于她天生身残、智残,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给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曾启英从未想过要放弃过养育她。

尽管孟丑娣可以勉强拿勺子吃饭,但是她自己吃饭手会抖,甚至饭都抖倒在地上,只要曾启英在家,都会尽量给她喂饭,有时候一喂就是一个小时。除了给她喂饭,母亲曾启英还要给她洗澡、换衣服、剪头发,五十多年来一直这样。

据曾启英介绍,孟丑娣有一个妹妹,嫁在回龙镇,由于妹妹有自己的家庭要养活,每年只会在空闲的时候回家照顾一下姐姐。她还有一个哥哥,但是在15年前已经过世,嫂子另嫁他人。父亲孟荣华也在哥哥去世后的第二年相继离世,家中仅有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非常清苦。

2004年黄金社区成立,时任社区主任的路继芳等人到组户摸底,发现孟丑娣又聋又哑又瘫,只能在地上爬行。当时路继芳把孟丑娣家的情况反映到社区后,社区就把她纳入困难户,也就从那时候开始,每季度都会给她送吃的、穿的、用的。

由于孟丑娣家是农户,社区为了解决她家特困的问题,就把她家母亲的户口和她的户口转为居民人口,然后给她们纳入城市低保。从2004年至今,社区不间断过给她们母女送东西,遇到州领导来社区黄金社区慰问特困户,社区都会首先考虑曾启英家。

曾启英对女儿50多年的不离不弃,感动着邻里居里,每当国家出台扶贫惠民政策,他们总会第一个想到曾启英,也有越来越多不认识的人上门看望曾启英母女。每至年关,社区、办事处、单位(部门)等都给他们送来慰问品,希望能改善她们母女的生活。在曾启英的家里,放着一副轮椅,是2013年春节县残联送给她们家的慰问品,让孟丑娣能够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坐在轮椅上晒晒太阳。但是这些看似举手之劳的动作,孟丑娣也只能在母亲的搀扶下才能坐上轮椅。

曾启英已然到了耄耋之年,对于女儿的付出从来都是无怨无悔。“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无论儿女天生如何,父母都会不放弃养育子女,后天有多大成就,在父母眼里也只是他们的孩子。愿所有作为儿女的也能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话语。
                                                            (任常辉 摄影报道)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86岁高龄母亲含辛茹苦照顾身残智残女儿52年

亮点黔西南 | 2015年03月12日 23:06:51 | 任常辉

QQ截图201503131510303456.jpg

兴仁县东湖街道黄金社区,86岁高龄的曾启英含辛茹苦照顾身残智残女儿孟丑娣52年。

QQ截图2015031315100612345.jpg

86岁高龄的曾启英含辛茹苦照顾身残智残女儿孟丑娣52年。

亮点黔西南讯 俗话说,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这话放在曾启英身上,不但没有机会感受到女儿孟丑娣的点滴回报之情,反而是她52年如一日的照顾着身残智残的女儿,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亲!

近日,笔者跟随兴仁县东湖街道黄金社区支书路继芳和社区主任徐荣权来到曾启英家里,一眼望去,居住在老式的瓦房里,她则坐在大门口准备缝补鞋子,客厅零稀地堆着一些杂物。曾启英虽已是86岁高龄,偶尔的小毛病使得她的脸型消瘦,但她看起来依旧精神矍铄,我们到她家里的时候,她正在穿针引线。她告诉我们她穿了很久都没有穿好针,徐荣权主任立马接过她手里的针线,认真地穿起来。

在曾启英旁边的一间屋子,门敞开着,她的女儿呆呆地坐在那里,短头发,穿着一件褐色的衣服,系着一条黑色的围腰,眼睛跟我们的动作在打转,似乎对我们的到来很高兴。她就是曾启英52年来一直照顾的女儿——孟丑娣。

孟丑娣出生于1963年,由于她天生身残、智残,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给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曾启英从未想过要放弃过养育她。

尽管孟丑娣可以勉强拿勺子吃饭,但是她自己吃饭手会抖,甚至饭都抖倒在地上,只要曾启英在家,都会尽量给她喂饭,有时候一喂就是一个小时。除了给她喂饭,母亲曾启英还要给她洗澡、换衣服、剪头发,五十多年来一直这样。

据曾启英介绍,孟丑娣有一个妹妹,嫁在回龙镇,由于妹妹有自己的家庭要养活,每年只会在空闲的时候回家照顾一下姐姐。她还有一个哥哥,但是在15年前已经过世,嫂子另嫁他人。父亲孟荣华也在哥哥去世后的第二年相继离世,家中仅有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非常清苦。

2004年黄金社区成立,时任社区主任的路继芳等人到组户摸底,发现孟丑娣又聋又哑又瘫,只能在地上爬行。当时路继芳把孟丑娣家的情况反映到社区后,社区就把她纳入困难户,也就从那时候开始,每季度都会给她送吃的、穿的、用的。

由于孟丑娣家是农户,社区为了解决她家特困的问题,就把她家母亲的户口和她的户口转为居民人口,然后给她们纳入城市低保。从2004年至今,社区不间断过给她们母女送东西,遇到州领导来社区黄金社区慰问特困户,社区都会首先考虑曾启英家。

曾启英对女儿50多年的不离不弃,感动着邻里居里,每当国家出台扶贫惠民政策,他们总会第一个想到曾启英,也有越来越多不认识的人上门看望曾启英母女。每至年关,社区、办事处、单位(部门)等都给他们送来慰问品,希望能改善她们母女的生活。在曾启英的家里,放着一副轮椅,是2013年春节县残联送给她们家的慰问品,让孟丑娣能够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坐在轮椅上晒晒太阳。但是这些看似举手之劳的动作,孟丑娣也只能在母亲的搀扶下才能坐上轮椅。

曾启英已然到了耄耋之年,对于女儿的付出从来都是无怨无悔。“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无论儿女天生如何,父母都会不放弃养育子女,后天有多大成就,在父母眼里也只是他们的孩子。愿所有作为儿女的也能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话语。
                                                            (任常辉 摄影报道)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