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仁

汤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搭建经济平台让利于民

2016年03月25日 07:59:32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 任常辉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搭建经济平台让利于民

记兴仁县下山镇回乡创业青年汤进
 
任常辉
 
“我的初衷是利用我原有的市场资源和科研团队打造一个将农村产品直接销售到市场的平台,把我家乡的优质薏仁米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带动全村的老百姓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汤进很有信心的说。
 
3月23日,记者来到下山镇茅坪村沙坝组看到,一个看似四合院一样的厂房,里面却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加工机器,这些机器就是村民汤进要带领当地百姓致富的必需品。汤进是茅坪村的村民,却因各种机缘巧合到香港裕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接触农业发展,后又转到该公司贵阳分公司,随后辗转到贵州薏仁集团,却由于各方原因,离开贵州薏仁集团。“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等等问题一直萦绕在汤进的脑海里。
 
“给别人做一辈子都是在为他人打工,不如回乡自己创业,利用我们这里的地理优势,自己发展产业,也把我们村的老百姓拉进来一起发展,利用你的资源和人脉,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大哥汤伯烈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他决定要利用自己手里的市场资源,带动父老乡亲一起走出贫困。
 
随后,汤进就与陈兴文、龚兴华合伙,就各自懂的技术分工协作,准备投资建设,还在茅坪村成立了金州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做薏仁米加工,并着手建立厂房,引进加工设备,解决老百姓一直担心的“种得出、卖不出”的问题。
 
“我们合作社的运行模式,主要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以茅坪村为辐射点,我们提供生产设备和市场平台,老百姓就通过合作社把薏仁米销售出去;另一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生产的要求,老百姓直接把薏仁米投入到合作社,合作社再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对外市场,传统的销售模式是老百姓手中薏仁米—小集市—小加工户—食品生产环节—销售,而我们的销售模式是老百姓手中薏仁米—合作社—销售,期间,我们就省了三个环节,相当于老百姓赚了三个环节的利润,他们把薏仁米拿到我们合作社加工,加工费由老百姓和我们合作社共同承担。”汤进介绍说。
 
茅坪村位于下山镇南面,国土面积13.23平方公里,距县城17公里,离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共14个村民组,该村农作物以薏仁米、玉米、水稻为主,群众以农作物种植、煤矿务工、畜禽养殖、运输服务为主要经济来源。因为这里有适宜的土壤、温暖湿润的气候,充足的阳光等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为薏仁米种植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上茅坪村劳动力资源充足,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薏仁米种植和加工生产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同时,该村地处山区,没有重工业项目,水质、土地污染小,环境条件好,是发展优质薏仁米种植、加工的理想之地。因此,这里广泛种植薏仁米,全村860多家农户,且农村有富余的劳动力,家家种有薏仁米,这也给汤进的合作社提供了很好的原材料。
 
金州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企业”的方式,完善专业合作社、基地种植农户、加工、销售、服务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首先,与龙头企业(贵州薏仁集团、贵州汇珠薏仁集团等)以订单形式向专业合作社或基地种植农户下达种植计划,签订收购合同,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培训,组织农户按照“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农资采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销售”五个“统一”专业化生产,通过品牌效应,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有效抵御产品烂市或自然灾害带来的产业风险,确保种植户的利益。通过种植、加工、销售想联结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带动广大农民增收;通过利益联结和效益凝集,实现农户与企业的互利互惠和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汤进也给老百姓算了一个账,他说:“薏仁米按现在的市场价,一吨毛谷可以卖到4600到5200元,而老百姓把薏仁米投放到合作社这个平台,经过加工,一吨薏仁米产品就可以卖到12000到13000元左右,除去加工费180元,(加工费由合作社和老百姓共同承担),与卖毛谷相比,老百姓卖薏仁产品可以增加1300到1800元,而且还不用拿到市场,完全由我们合作社统一销售。我们合作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加工生产5000吨薏仁米产品加工厂,带动我们这里发展薏仁米种植基地2.4万亩,等薏仁米进入盛产期,平均每亩优质薏仁米300公斤,按7元/千克计算,种植基地总产值5040万元,户均产值为21000元,按30%的综合成本计算,户均增加纯收入14700元,以每户5人计算,人均增加纯收入2940元,种植基地农民增收总量达3258万元。目前,我们合作社加工出来的薏仁产品有精制薏仁雪米、石磨薏仁汤圆粉、薏仁土碱鸡蛋面、土碱小麦面条等”。
 
为了更好的照顾老弱病残的当地人,也为了让薏仁产品干净、纯手工,汤进没有引进筛选机器设备,而是让附近的村民来挑选,把坏的薏仁米挑出来。“一天可以捡到百把斤,可以得到五六十块钱,加上我这两天六谷(薏仁米)种完了,没事就来这里捡,一天可以捡百把多斤,一个月30天我就可以捡得千把多块钱,而且这里离家近,我们年纪也大了,不方便出门打工挣钱。”老人刘朝芬如是说。
 
“我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而每一个种植农户就相当于我们的一个生产车间和储藏车间,我们产品是通过线上、线下进行销售,渠道是多种的,产品的利润亮点就是省去中间环节,把市场销售价通过我这个平台直接到老百姓手里面。高要求才能有高品质,高品质才能有高附加值,我们的产品百分之百保证是我们下山镇薏仁米加工的,只要买“黔御薏”品牌,都只能是我们当地生产的产品,这些销售出去的薏仁产品还可以进行追诉,追诉到每一家每一户,我们对他们都有登记,只要通过二维码扫描,就可以扫出是谁家种的薏仁米。”
 
到目前,金州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就业岗位20人,除去中层以上管理岗位8各,可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12个,按人均2500元/月计算,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36万元。通过企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让老百姓在家中就能卖产品,可有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让利于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汤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搭建经济平台让利于民

亮点黔西南 | 2016年03月25日 07:59:32 |  任常辉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搭建经济平台让利于民

记兴仁县下山镇回乡创业青年汤进
 
任常辉
 
“我的初衷是利用我原有的市场资源和科研团队打造一个将农村产品直接销售到市场的平台,把我家乡的优质薏仁米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带动全村的老百姓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汤进很有信心的说。
 
3月23日,记者来到下山镇茅坪村沙坝组看到,一个看似四合院一样的厂房,里面却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加工机器,这些机器就是村民汤进要带领当地百姓致富的必需品。汤进是茅坪村的村民,却因各种机缘巧合到香港裕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接触农业发展,后又转到该公司贵阳分公司,随后辗转到贵州薏仁集团,却由于各方原因,离开贵州薏仁集团。“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等等问题一直萦绕在汤进的脑海里。
 
“给别人做一辈子都是在为他人打工,不如回乡自己创业,利用我们这里的地理优势,自己发展产业,也把我们村的老百姓拉进来一起发展,利用你的资源和人脉,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大哥汤伯烈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他决定要利用自己手里的市场资源,带动父老乡亲一起走出贫困。
 
随后,汤进就与陈兴文、龚兴华合伙,就各自懂的技术分工协作,准备投资建设,还在茅坪村成立了金州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做薏仁米加工,并着手建立厂房,引进加工设备,解决老百姓一直担心的“种得出、卖不出”的问题。
 
“我们合作社的运行模式,主要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以茅坪村为辐射点,我们提供生产设备和市场平台,老百姓就通过合作社把薏仁米销售出去;另一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生产的要求,老百姓直接把薏仁米投入到合作社,合作社再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对外市场,传统的销售模式是老百姓手中薏仁米—小集市—小加工户—食品生产环节—销售,而我们的销售模式是老百姓手中薏仁米—合作社—销售,期间,我们就省了三个环节,相当于老百姓赚了三个环节的利润,他们把薏仁米拿到我们合作社加工,加工费由老百姓和我们合作社共同承担。”汤进介绍说。
 
茅坪村位于下山镇南面,国土面积13.23平方公里,距县城17公里,离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共14个村民组,该村农作物以薏仁米、玉米、水稻为主,群众以农作物种植、煤矿务工、畜禽养殖、运输服务为主要经济来源。因为这里有适宜的土壤、温暖湿润的气候,充足的阳光等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为薏仁米种植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加上茅坪村劳动力资源充足,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薏仁米种植和加工生产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同时,该村地处山区,没有重工业项目,水质、土地污染小,环境条件好,是发展优质薏仁米种植、加工的理想之地。因此,这里广泛种植薏仁米,全村860多家农户,且农村有富余的劳动力,家家种有薏仁米,这也给汤进的合作社提供了很好的原材料。
 
金州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企业”的方式,完善专业合作社、基地种植农户、加工、销售、服务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首先,与龙头企业(贵州薏仁集团、贵州汇珠薏仁集团等)以订单形式向专业合作社或基地种植农户下达种植计划,签订收购合同,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培训,组织农户按照“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农资采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销售”五个“统一”专业化生产,通过品牌效应,扩大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有效抵御产品烂市或自然灾害带来的产业风险,确保种植户的利益。通过种植、加工、销售想联结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带动广大农民增收;通过利益联结和效益凝集,实现农户与企业的互利互惠和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汤进也给老百姓算了一个账,他说:“薏仁米按现在的市场价,一吨毛谷可以卖到4600到5200元,而老百姓把薏仁米投放到合作社这个平台,经过加工,一吨薏仁米产品就可以卖到12000到13000元左右,除去加工费180元,(加工费由合作社和老百姓共同承担),与卖毛谷相比,老百姓卖薏仁产品可以增加1300到1800元,而且还不用拿到市场,完全由我们合作社统一销售。我们合作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加工生产5000吨薏仁米产品加工厂,带动我们这里发展薏仁米种植基地2.4万亩,等薏仁米进入盛产期,平均每亩优质薏仁米300公斤,按7元/千克计算,种植基地总产值5040万元,户均产值为21000元,按30%的综合成本计算,户均增加纯收入14700元,以每户5人计算,人均增加纯收入2940元,种植基地农民增收总量达3258万元。目前,我们合作社加工出来的薏仁产品有精制薏仁雪米、石磨薏仁汤圆粉、薏仁土碱鸡蛋面、土碱小麦面条等”。
 
为了更好的照顾老弱病残的当地人,也为了让薏仁产品干净、纯手工,汤进没有引进筛选机器设备,而是让附近的村民来挑选,把坏的薏仁米挑出来。“一天可以捡到百把斤,可以得到五六十块钱,加上我这两天六谷(薏仁米)种完了,没事就来这里捡,一天可以捡百把多斤,一个月30天我就可以捡得千把多块钱,而且这里离家近,我们年纪也大了,不方便出门打工挣钱。”老人刘朝芬如是说。
 
“我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而每一个种植农户就相当于我们的一个生产车间和储藏车间,我们产品是通过线上、线下进行销售,渠道是多种的,产品的利润亮点就是省去中间环节,把市场销售价通过我这个平台直接到老百姓手里面。高要求才能有高品质,高品质才能有高附加值,我们的产品百分之百保证是我们下山镇薏仁米加工的,只要买“黔御薏”品牌,都只能是我们当地生产的产品,这些销售出去的薏仁产品还可以进行追诉,追诉到每一家每一户,我们对他们都有登记,只要通过二维码扫描,就可以扫出是谁家种的薏仁米。”
 
到目前,金州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就业岗位20人,除去中层以上管理岗位8各,可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12个,按人均2500元/月计算,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36万元。通过企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让老百姓在家中就能卖产品,可有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让利于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