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仁

兴仁农商银行:助力乡村人民耕好“金融田” 助推农民减贫摘帽

2018年05月18日 15:25:30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张靖培
图为:杨国勇(右一)与工人采摘接近尾声木耳.jpg
5月14日,正是初夏时节,笔者穿行在兴仁屯脚镇铜鼓村,看到数千亩双季糯玉苗为大地披上绿色新装,白黑分明的100余亩优质黑木耳长势良好,几十个大棚基地正孕育嫩辣椒、瓜豆茁壮成长,400余桶蜜蜂在漫山遍野的花丛中飞舞,勤劳的铜鼓村布依儿女在这片肥袄的土地上耕耘美好的生活。这就是兴仁县农商银行屯脚支行助力屯脚镇铜鼓村振兴,帮助村民耕好“金融田”,助推农民减贫摘帽的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兴仁县农商银行小额贷款的大力帮扶上,兴仁屯脚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广大农民从减贫摘帽中富裕起来,农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一个个贫困村的华丽蜕变呈现在眼前。
家住铜鼓村马长田组的布依人杨国勇就是其中的一位,得利于小额贷款的帮扶,成为走上致富路的带头人。现年50岁的他,有子女2个,儿子上贵阳理工学院,女儿上兴义民族职院。日子过得一般,多年来家庭除了常规的种养业外,未发展其它经济作物。2014年开始学种大棚蔬菜、茄子、瓜豆,贴进老本,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兴仁农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减贫摘帽 (4).jpg
2016年9月朋友介绍,说兴仁人社局搞种植黑木耳短期培训,建议去学一学。由于蔬菜失败的惨痛教训,杨国勇也只是带着随意的态度去参加培训,顺便散散心。
经过半月的培训,增添了他对黑木耳种植的信心和勇气。回到家后,他与妻子商量,想借钱发展种植黑木耳。但未能得到妻子的支持和鼓励,加之种植黑木耳投入大,虽说他学到黑木耳种植技术,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钱投资,让他不敢轻易下定决心种植黑木耳。
兴仁农商银行屯脚支行获知杨国勇的难处,专程到铜鼓村实地调研,获知杨国勇从2011年至2016年从未间断向屯脚信用支行借款,且借款金额从3、5、8、12、15万元不等,无违规结息还本情况,信誉较好,且平时闲置资金都存入屯脚支行,被屯脚支行评级为特优级,特向杨国勇发放创业贷款8万元外,另批准7万元小额信用贷款协助扩大规模。
在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杨国勇种植黑木耳的劲头更大。与妻子商量后,决定背水一战,种植黑木耳。今年元月初,还清了屯脚支行到期贷款后,继续向屯脚支行借小额信用贷款15万元,自筹资金18万余元,开始了轰轰烈烈黑木耳种植事业。
创业难,但杨国勇看准目标就不放弃。他所借贷的资金用于流转土地90余亩,每亩土地流转费700元,共付流转费6.5万元,购黑木耳种子7万余袋,每袋单价3.8元,种子支出费用26万余元,安装自来水、及抽水机子、安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共支付费用1.4万余元。共支出费用近34万余元,家中积蓄已所剩无几,兴仁农商银行获知实情,又向杨国勇追加贷款5万元,助力精准扶贫。
图为:住村帮扶单位兴仁县文联主席杨卿(后)向杨国勇调研黑木耳销售情况.jpg
图为晒干的黑木耳。
如今,杨国勇黑木耳事业干得有声有色。夫妻俩起早贪黑,投入全部心血,精心浇灌,每天细心检查发育种子是否有带有病毒,发现及时清除。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月后,黑色幼木耳冒出白膜,黑黝黝,到处都在发芽,杨国勇每天脸上堆满了笑容,好像有什么东西要向邻里倾吐。
一天一天的幼木耳张成大耳朵了,并带动了同村村民致富。4月中旬已采摘第一批黑木耳,半月来共采摘鲜木耳2.5万余斤,约7.5市斤鲜木耳晒得1斤干木耳,共收获干木耳3300余斤,平均每市斤按最低价30元,第一批销售完,收入达9.9万元。采摘期间,每天不低于10个人采摘,平均支付工人日工资80元,去电费、水费及其他费用1万余元。到5月10日止,已采摘完第二批,收获干木耳3400余斤,现第二批干木耳的销售,有来自贵阳及外省老板,已拿样品去化验,好价格即将到来。预计收入不低于10余万元。紧接着六月底还要采摘最后一批,预计收入干木耳3300斤左右。这些收获增加了杨国勇的信心,让他觉得再苦再累也踏实。 
今年上半年第一次种植黑木耳收获三次,以第一批数据为基础,预计纯收入不低于30余万元。摊销全年土地流转费一半3.5万余元,种子费12万元,工人工资3.6万元,水电费及其它支出3万元。最后获利7.9万余元。这完全得利于兴仁县农商银行支持贫困农户和贫困地区的发展,把金融扶贫政策落到实处,采取扶贫资金“有偿使用、滚动发展”以及“资金量化到户、合作社捆绑带动、贫困户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农户精准受益,精准脱贫。
图为杨国勇右一亲自检查黑木耳生长发育情况.jpg
杨国勇计划7月再次扩大黑木耳种植,还想增加资金扩大规模,而屯脚支行在资金保障方面,将提供充沛的扶贫信贷血液,好机遇还在后头啊!杨国勇开心灿烂的笑脸上洋溢着幸福!
在兴仁县农商银行屯脚支行的大力支持下,杨国勇一步一步从传统农业走向经济农业、再到新型产业,为提前脱贫打下坚实基础,前进在小康路上。
责编:石金亚 卢生龙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兴仁农商银行:助力乡村人民耕好“金融田” 助推农民减贫摘帽

亮点黔西南 | 2018年05月18日 15:25:30 | 张靖培
图为:杨国勇(右一)与工人采摘接近尾声木耳.jpg
5月14日,正是初夏时节,笔者穿行在兴仁屯脚镇铜鼓村,看到数千亩双季糯玉苗为大地披上绿色新装,白黑分明的100余亩优质黑木耳长势良好,几十个大棚基地正孕育嫩辣椒、瓜豆茁壮成长,400余桶蜜蜂在漫山遍野的花丛中飞舞,勤劳的铜鼓村布依儿女在这片肥袄的土地上耕耘美好的生活。这就是兴仁县农商银行屯脚支行助力屯脚镇铜鼓村振兴,帮助村民耕好“金融田”,助推农民减贫摘帽的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兴仁县农商银行小额贷款的大力帮扶上,兴仁屯脚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广大农民从减贫摘帽中富裕起来,农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一个个贫困村的华丽蜕变呈现在眼前。
家住铜鼓村马长田组的布依人杨国勇就是其中的一位,得利于小额贷款的帮扶,成为走上致富路的带头人。现年50岁的他,有子女2个,儿子上贵阳理工学院,女儿上兴义民族职院。日子过得一般,多年来家庭除了常规的种养业外,未发展其它经济作物。2014年开始学种大棚蔬菜、茄子、瓜豆,贴进老本,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兴仁农商银行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减贫摘帽 (4).jpg
2016年9月朋友介绍,说兴仁人社局搞种植黑木耳短期培训,建议去学一学。由于蔬菜失败的惨痛教训,杨国勇也只是带着随意的态度去参加培训,顺便散散心。
经过半月的培训,增添了他对黑木耳种植的信心和勇气。回到家后,他与妻子商量,想借钱发展种植黑木耳。但未能得到妻子的支持和鼓励,加之种植黑木耳投入大,虽说他学到黑木耳种植技术,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钱投资,让他不敢轻易下定决心种植黑木耳。
兴仁农商银行屯脚支行获知杨国勇的难处,专程到铜鼓村实地调研,获知杨国勇从2011年至2016年从未间断向屯脚信用支行借款,且借款金额从3、5、8、12、15万元不等,无违规结息还本情况,信誉较好,且平时闲置资金都存入屯脚支行,被屯脚支行评级为特优级,特向杨国勇发放创业贷款8万元外,另批准7万元小额信用贷款协助扩大规模。
在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杨国勇种植黑木耳的劲头更大。与妻子商量后,决定背水一战,种植黑木耳。今年元月初,还清了屯脚支行到期贷款后,继续向屯脚支行借小额信用贷款15万元,自筹资金18万余元,开始了轰轰烈烈黑木耳种植事业。
创业难,但杨国勇看准目标就不放弃。他所借贷的资金用于流转土地90余亩,每亩土地流转费700元,共付流转费6.5万元,购黑木耳种子7万余袋,每袋单价3.8元,种子支出费用26万余元,安装自来水、及抽水机子、安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共支付费用1.4万余元。共支出费用近34万余元,家中积蓄已所剩无几,兴仁农商银行获知实情,又向杨国勇追加贷款5万元,助力精准扶贫。
图为:住村帮扶单位兴仁县文联主席杨卿(后)向杨国勇调研黑木耳销售情况.jpg
图为晒干的黑木耳。
如今,杨国勇黑木耳事业干得有声有色。夫妻俩起早贪黑,投入全部心血,精心浇灌,每天细心检查发育种子是否有带有病毒,发现及时清除。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月后,黑色幼木耳冒出白膜,黑黝黝,到处都在发芽,杨国勇每天脸上堆满了笑容,好像有什么东西要向邻里倾吐。
一天一天的幼木耳张成大耳朵了,并带动了同村村民致富。4月中旬已采摘第一批黑木耳,半月来共采摘鲜木耳2.5万余斤,约7.5市斤鲜木耳晒得1斤干木耳,共收获干木耳3300余斤,平均每市斤按最低价30元,第一批销售完,收入达9.9万元。采摘期间,每天不低于10个人采摘,平均支付工人日工资80元,去电费、水费及其他费用1万余元。到5月10日止,已采摘完第二批,收获干木耳3400余斤,现第二批干木耳的销售,有来自贵阳及外省老板,已拿样品去化验,好价格即将到来。预计收入不低于10余万元。紧接着六月底还要采摘最后一批,预计收入干木耳3300斤左右。这些收获增加了杨国勇的信心,让他觉得再苦再累也踏实。 
今年上半年第一次种植黑木耳收获三次,以第一批数据为基础,预计纯收入不低于30余万元。摊销全年土地流转费一半3.5万余元,种子费12万元,工人工资3.6万元,水电费及其它支出3万元。最后获利7.9万余元。这完全得利于兴仁县农商银行支持贫困农户和贫困地区的发展,把金融扶贫政策落到实处,采取扶贫资金“有偿使用、滚动发展”以及“资金量化到户、合作社捆绑带动、贫困户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农户精准受益,精准脱贫。
图为杨国勇右一亲自检查黑木耳生长发育情况.jpg
杨国勇计划7月再次扩大黑木耳种植,还想增加资金扩大规模,而屯脚支行在资金保障方面,将提供充沛的扶贫信贷血液,好机遇还在后头啊!杨国勇开心灿烂的笑脸上洋溢着幸福!
在兴仁县农商银行屯脚支行的大力支持下,杨国勇一步一步从传统农业走向经济农业、再到新型产业,为提前脱贫打下坚实基础,前进在小康路上。
责编:石金亚 卢生龙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5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