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兴义

兴义乌沙“双狮洞”的诡秘与传奇(图)

2012年04月19日 10:42:52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温绍杰 易青松 李国

2342342342.jpg
左耳洞石刻。

    更多详细图片:兴义市乌沙镇人文自然资源“双狮洞”探秘[组图]

   亮点黔西南网友温绍杰 易青松 李国  从小就听过兴义市乌沙镇社革大洞的故事,但作为乌沙的本土人却从来没有去亲自去看过。为了探个究竟,笔者于4月14日,驱车来到乌沙镇纳姑村社革寨子,邀上两位同行,带着手电筒走进了社革大洞——双狮洞。

    很远看去,这山洞没有什么特别,慢慢走近就会看见半月似的洞口和一些早年盖房的遗迹,再往前行,双狮洞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石洞坐东南朝西北。洞分主洞、左耳洞、右耳洞以及内洞。在左耳洞的上方的岩石上雕刻有“双狮洞”繁体行书阳文,左右侧雕刻有副楷书阴文对联,上联为:群山拱向双狮岭;下联为:半月悬空一洞天。还落有题词人耿天顺、书写人吴将海、镌刻人翟敬超和王明仑四人姓名,遗憾的是看不出镌刻这石岩摩刻的时间。

    从对联不难看出此洞名的来源。双狮洞属于天然的喀斯特溶洞,主洞内有20余平方米,前洞有暗洞通往后洞,后洞有一个出口。洞长百余米,内洞可谓是“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内有许多形状各异的钟乳石,很可惜的是大多已遭村民打碎损坏。

    为了搞清楚发生在双狮洞内的相关事情,看过洞后,我们找到当地的胡国强老人,老人今年84岁,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胡老给我们讲述了他从小记得的发生在双狮洞的故事。

    解放以前  双狮洞曾经是一座“庙”

    胡老人说道:在解放以前,这个洞曾经有人居住过,先是一个叫王国政的人在里面居住,后来王国政到红板桥(地名)一户人家去上门(到女方家与女方结为夫妻),后育有一子名叫“小骡子”。接下来住进一位叫“李沙氏”的女老人,这人是当时一地主的母亲,常年吃斋念佛。那时在洞内的耳洞里供有一尊 “老君爷爷”和两尊石雕头像,石雕头像我就叫不来名字了,也没有听老人说过。每年的一月、六月、九月的初一或十五都有很多中老年人到洞内坐会(“坐会”,也称“土地会”,宗旨是敬拜土地老爷,求土地老爷保佑村民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保佑父老乡亲们一年到头平安无事。虽然不乏迷信色彩,但却蕴含和寄托着老百姓美好的愿望。),来到双狮洞烧香拜佛。“李沙氏”去世后,“老君爷爷”和石雕头像不知去向。后来又住进一位尼姑,这个尼姑每天都到乌沙周边去买甜糕、米花等小吃,晚上就回到洞里住。尼姑后来搬到沙岩(地名)居住。接着住进洞的是一位80多岁的孤寡女老人,老人还喂有一头牛,被人们称为“放牛老大妈”。老人死后,这个洞就再也没有人居住了。

    解放后,社革集体在双狮洞门口盖了一所房子,用来养羊,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加之管理不当,几百只羊都养失败了。再后来集体的时候没有人管理,房子也被拆了,至今只留下当时建房的地基。

    发生在双狮洞的革命历史故事——兴义清匪反霸斗争时,匪首安炳权在双狮洞内被剿匪部队炸死。

    老人说起安炳权,“安炳权这人有点怪!”。

    据胡老人介绍,安炳权家住桐家寨,是地主出生,在家排行老二,长大后就投靠了政府,曾经在黄泥河但任过剿匪大队长。大约在1945年左右,被政府派来乌沙一带剿匪,当时他自己带有十多个手下。的确,安炳权回到老家桐家寨后,白碗窑、乌沙周边的土匪被他带着笼络的部下打死了很多,但殊不知,随着笼络队伍的不断壮大,慢慢地他竟然依仗自己的势力,也当起了“土匪头子”。

    他有一个烂习惯,他抢一宝(一次)要吃玩所有的钱物才去抢下一宝。

    此人(安炳权)枪法特好,晚上百米之内可以用盒子炮(小枪)打断一柱香,每次进社革寨子都要放(打)十几枪,寨子里的人听见枪响,就知道安炳权经过寨子了。

    笔者:“寨子里的老百姓不怕吗?”

    胡老人:“不怕,我们知道他不抢当地人,他们专抢经过兴义与云南相邻地带的大马帮,专在这些地方横行霸道,杀人放火、抢劫财物,他还带着手下,破坏人民政府征粮和伏击区乡干部,犯下了累累罪行。”

    1951年2月底,兴义独立团派出1个连30余人,进入安炳权的老家桐家寨,对聚居叛匪进行清剿。黎明时分,战斗打响。通过一天激战,剿匪部队在夜幕降临之时攻下匪巢,歼灭叛匪10余人,匪首安炳权逃进深山。    

    过了两天,解放军即发动乌沙区中队和佳克乡民兵、农会会员、青年妇女共1000余人搜山。中午12点,在安炳权的老家一个名叫大洼子的地方,发现土匪12 人,剿匪武装与其交火,妇女大喊“活捉”助威,土匪闻声潜逃。区中队追至黑泥丫口,与残匪展开激战,一班长被土匪击中,不幸流血牺牲。次日,土匪分三股向云南方向奔逃,区中队紧追不舍。中午,当追至乌沙社革时,得到有人发现在山洞(双狮洞)里有土匪活动踪迹的消息,剿匪部队迅速将山洞包围,在洞口与土匪发生战斗。

    因山洞久攻不下,即发动群众找来辣椒和柴火,烟熏洞内,但无动静。区中队一名战士向土匪喊话,不幸被土匪开枪打中,当场壮烈牺牲。第三天,县长黄辅忠带领几十人前来支援。解放军战士先用囤箩(篾制装谷子用的)装满石头,躲在囤箩后面边打边慢慢向洞内移动,当接近主洞内通往后洞的洞口时,剿匪部队从洞口投下炸药,将土匪炸得面目全非,死亡3人。通过安炳权老婆和对袖标的辨认,其中一人即为安炳权。剿匪部队在清理战场时在洞内还发现一块已被土匪啃食了只剩下肉皮的腊肉。

    结束语:双狮洞有着古老的民间传说和革命历史故事,有着宝贵的历史价值。而如今,洞内资源有的已经被破坏,主洞口还葬进了一所坟。为了保护好乌沙镇的人文旅游资源,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加紧对双狮洞的保护和开发,让双狮洞人文自然资源不再受到损害,以造福于乌沙镇的后辈子孙。

    (注:本文系作者根据录音整理,剿匪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略有改动,原作者:易青松/ 温绍杰 李  国 摄影)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兴义乌沙“双狮洞”的诡秘与传奇(图)

亮点黔西南 | 2012年04月19日 10:42:52 | 温绍杰 易青松 李国

2342342342.jpg
左耳洞石刻。

    更多详细图片:兴义市乌沙镇人文自然资源“双狮洞”探秘[组图]

   亮点黔西南网友温绍杰 易青松 李国  从小就听过兴义市乌沙镇社革大洞的故事,但作为乌沙的本土人却从来没有去亲自去看过。为了探个究竟,笔者于4月14日,驱车来到乌沙镇纳姑村社革寨子,邀上两位同行,带着手电筒走进了社革大洞——双狮洞。

    很远看去,这山洞没有什么特别,慢慢走近就会看见半月似的洞口和一些早年盖房的遗迹,再往前行,双狮洞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石洞坐东南朝西北。洞分主洞、左耳洞、右耳洞以及内洞。在左耳洞的上方的岩石上雕刻有“双狮洞”繁体行书阳文,左右侧雕刻有副楷书阴文对联,上联为:群山拱向双狮岭;下联为:半月悬空一洞天。还落有题词人耿天顺、书写人吴将海、镌刻人翟敬超和王明仑四人姓名,遗憾的是看不出镌刻这石岩摩刻的时间。

    从对联不难看出此洞名的来源。双狮洞属于天然的喀斯特溶洞,主洞内有20余平方米,前洞有暗洞通往后洞,后洞有一个出口。洞长百余米,内洞可谓是“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内有许多形状各异的钟乳石,很可惜的是大多已遭村民打碎损坏。

    为了搞清楚发生在双狮洞内的相关事情,看过洞后,我们找到当地的胡国强老人,老人今年84岁,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胡老给我们讲述了他从小记得的发生在双狮洞的故事。

    解放以前  双狮洞曾经是一座“庙”

    胡老人说道:在解放以前,这个洞曾经有人居住过,先是一个叫王国政的人在里面居住,后来王国政到红板桥(地名)一户人家去上门(到女方家与女方结为夫妻),后育有一子名叫“小骡子”。接下来住进一位叫“李沙氏”的女老人,这人是当时一地主的母亲,常年吃斋念佛。那时在洞内的耳洞里供有一尊 “老君爷爷”和两尊石雕头像,石雕头像我就叫不来名字了,也没有听老人说过。每年的一月、六月、九月的初一或十五都有很多中老年人到洞内坐会(“坐会”,也称“土地会”,宗旨是敬拜土地老爷,求土地老爷保佑村民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保佑父老乡亲们一年到头平安无事。虽然不乏迷信色彩,但却蕴含和寄托着老百姓美好的愿望。),来到双狮洞烧香拜佛。“李沙氏”去世后,“老君爷爷”和石雕头像不知去向。后来又住进一位尼姑,这个尼姑每天都到乌沙周边去买甜糕、米花等小吃,晚上就回到洞里住。尼姑后来搬到沙岩(地名)居住。接着住进洞的是一位80多岁的孤寡女老人,老人还喂有一头牛,被人们称为“放牛老大妈”。老人死后,这个洞就再也没有人居住了。

    解放后,社革集体在双狮洞门口盖了一所房子,用来养羊,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加之管理不当,几百只羊都养失败了。再后来集体的时候没有人管理,房子也被拆了,至今只留下当时建房的地基。

    发生在双狮洞的革命历史故事——兴义清匪反霸斗争时,匪首安炳权在双狮洞内被剿匪部队炸死。

    老人说起安炳权,“安炳权这人有点怪!”。

    据胡老人介绍,安炳权家住桐家寨,是地主出生,在家排行老二,长大后就投靠了政府,曾经在黄泥河但任过剿匪大队长。大约在1945年左右,被政府派来乌沙一带剿匪,当时他自己带有十多个手下。的确,安炳权回到老家桐家寨后,白碗窑、乌沙周边的土匪被他带着笼络的部下打死了很多,但殊不知,随着笼络队伍的不断壮大,慢慢地他竟然依仗自己的势力,也当起了“土匪头子”。

    他有一个烂习惯,他抢一宝(一次)要吃玩所有的钱物才去抢下一宝。

    此人(安炳权)枪法特好,晚上百米之内可以用盒子炮(小枪)打断一柱香,每次进社革寨子都要放(打)十几枪,寨子里的人听见枪响,就知道安炳权经过寨子了。

    笔者:“寨子里的老百姓不怕吗?”

    胡老人:“不怕,我们知道他不抢当地人,他们专抢经过兴义与云南相邻地带的大马帮,专在这些地方横行霸道,杀人放火、抢劫财物,他还带着手下,破坏人民政府征粮和伏击区乡干部,犯下了累累罪行。”

    1951年2月底,兴义独立团派出1个连30余人,进入安炳权的老家桐家寨,对聚居叛匪进行清剿。黎明时分,战斗打响。通过一天激战,剿匪部队在夜幕降临之时攻下匪巢,歼灭叛匪10余人,匪首安炳权逃进深山。    

    过了两天,解放军即发动乌沙区中队和佳克乡民兵、农会会员、青年妇女共1000余人搜山。中午12点,在安炳权的老家一个名叫大洼子的地方,发现土匪12 人,剿匪武装与其交火,妇女大喊“活捉”助威,土匪闻声潜逃。区中队追至黑泥丫口,与残匪展开激战,一班长被土匪击中,不幸流血牺牲。次日,土匪分三股向云南方向奔逃,区中队紧追不舍。中午,当追至乌沙社革时,得到有人发现在山洞(双狮洞)里有土匪活动踪迹的消息,剿匪部队迅速将山洞包围,在洞口与土匪发生战斗。

    因山洞久攻不下,即发动群众找来辣椒和柴火,烟熏洞内,但无动静。区中队一名战士向土匪喊话,不幸被土匪开枪打中,当场壮烈牺牲。第三天,县长黄辅忠带领几十人前来支援。解放军战士先用囤箩(篾制装谷子用的)装满石头,躲在囤箩后面边打边慢慢向洞内移动,当接近主洞内通往后洞的洞口时,剿匪部队从洞口投下炸药,将土匪炸得面目全非,死亡3人。通过安炳权老婆和对袖标的辨认,其中一人即为安炳权。剿匪部队在清理战场时在洞内还发现一块已被土匪啃食了只剩下肉皮的腊肉。

    结束语:双狮洞有着古老的民间传说和革命历史故事,有着宝贵的历史价值。而如今,洞内资源有的已经被破坏,主洞口还葬进了一所坟。为了保护好乌沙镇的人文旅游资源,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加紧对双狮洞的保护和开发,让双狮洞人文自然资源不再受到损害,以造福于乌沙镇的后辈子孙。

    (注:本文系作者根据录音整理,剿匪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略有改动,原作者:易青松/ 温绍杰 李  国 摄影)

推荐阅读
黔西南日报  2021-03-01
黔西南日报  2021-03-06
黔西南州住房城乡建设局  2021-03-04
铁路建设规划  2021-03-02
亮点黔西南  2021-03-01
贵州民革  2021-03-08
长安街知事 河北日报  2021-03-23
兴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2021-03-18
黔西南日报  2021-03-28
黔西南日报  202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