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永不磨灭的农村赤子心——记仓更镇仓更村村主任助理王寿军

2013年04月05日 09:52:09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吴云

    亮点黔西南讯  王寿军,一个87年的年轻大学生村官,2012年2月,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带着青春与知识,回到了农村,在远离老家的仓更镇仓更村开始了他的“村官”工作。农村的雨露养育了他,农民的纯朴和善良感染了他,他深深地知道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苦,所以他用知识和青春去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跋山涉水解民情

    仓更村是由原来的纳米田村、未雄村和仓更村整合组成,村变大了,人口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倍多。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了解村情民意,在一名村干部的带领下,他每天步行5、6公里,翻山越岭,对仓更村边远的四个组200余户村民进行了走访,看到村民生活困难的现状,看到他们恶劣的居住环境,他更加坚定了在这里扎根奋斗的决心。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走遍了仓更村的山山水水,这里不比城镇郊区的乡村,很多地方山高路远,有些村民甚至居住在半山腰,连一条1米宽的道路都没有。就这样,他渐渐地走进了很多村民的心中,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孜孜不倦得民心

    一年来,他参与了村上的所有工作。从农村公路建设,到征地拆迁村民安置;从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到劝访计划生育对象做结扎手术;从参与“春季防疫”,到逐户实地帮助防疫员进行防疫;从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到村民争先缴纳合作医疗费用;从协助处理村民矛盾纠纷,到独自调解村民矛盾;他逐渐在实现中领悟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他吃住在村,协助村支部、村委会完成了通村公路建设,完成了一条4公里的小城镇道路硬化建设,协助党支部开展党员活动23次,利用党员远程教育为群众开展实用性技术指导20余次,协助村两委处理村民矛盾纠纷10余次,独自处理3次,主持村组会议5次,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和“科学发展、全面小康”实施方案和规划。

    其他时间,他还被抽调到镇政府党政办学习锻炼,在镇党政办工作期间,任劳任怨,领导交办的任务也从未拖欠,获得一致好评,在年终考核中,2012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用他的实际行动和勤劳务实的工作态度转变了村干部以及广大村民对他刚来的看法。

    远程教育解民愁

    他把“村官”岗位当作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把发展经济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村主任助理,他想的是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成为全村群众勤劳致富的助理。

    远程教育是党建工作的一大重点,他到村任职的时候,村上已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因为村两委人员年龄偏大,对于他们来说,那套设备完全是陌生的。到村后他主动请缨,承担起了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维护工作。位于兴义市西南的仓更镇仓更村,距城区65公里。大部分村民文化素质不高,思想比较保守和落后,对外界的信息了解甚少,农业生产产业化和现代化程度较低,部分村民对先进科学技术持排斥态度,对现代远程教育更是知之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远程教育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他第一次组织村支部党员群众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来,但他没有灰心,主动奔跑于各村民小组和农户家中,不厌其烦地做宣传动员。直到他跑了第三遍的时候,才有几个老党员开始抱着看热闹的想法前来观看,但就是这“不起眼”的几个老党员的参与,把村里的其他村民带动起来了,因为他们找到了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东西——各种致富信息和科学种养技术。

    他到村任职以来,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公布农产品行情信息26余次,下载信息50余条,播放远程教育节目30余次,下载内容达200gb,参学党员和群众800余人次,及时将致富信息、先进的种养技术、现代的生活理念带给群众,提高了农民群众各方面素质,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把文明之风吹向农村,把科学的种子撒播农村大地,为此他赢得了

    群众的好评,也为仓更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积极探索解民困

    怎样才能让群众都富裕起来?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仓更村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气候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成了这里产业发展的局限。村民有种植早熟蔬菜的,也有养猪养鸡的,但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而且种植早熟蔬菜耗费人手,而农村多为留守的老人和小孩,而且仓更村没有亩数大的平地,多为坡地,而且地块小,种菜,不行。

    后来他了解到仓更适合种植经济林木,土质最适合马尾松和杉树生长。他就动员该村村民大量种植马尾松和杉木,种植林木收益好,五年就可见成效。他就挨家挨户动员,给老百姓算了一本明白账,种五年的包谷和种五年林木的经济账一算,老百姓都明白了种植林木可带来的经济收入远远超过种植包谷的收益,而且可以将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增加经济收入。由于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马上得到老百姓的响应,林木种植不耗劳力,妇女、老人均可以种植,他意识到了这是一次帮助村民致富的机遇,同时也是增加森林覆盖率的有利途径。

    在村委会会议上,他把种植林木这一想法进行了汇报,村干部都很赞成,后来他又主动承担了帮助村民采购优质马尾松、杉树苗的重任。经过多方打探,为村里采购回来3000

    株苗进行试种。试种效果很不错,长势喜人。就这样,林木产业在大面积种植,现在该村每户都种林木。

    但仅此一项还是不够,他又联系外出打工回乡的几个有志青年,鼓励村民发展经营和农家乐。由于仓更种植林木多了,环境优美了,加上仓更板栗知名度的提高,来的人也多了。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在他的劝说下,部分村民参加了镇上举办的创业培训班,搞起了经营行业和一家农家乐。

    “农村是最美丽的地方,农民是最淳朴的人,做村民的贴心人,是他不变的心愿。”他以民为师,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谦虚谨慎,脚踏实地,仓更村各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他无怨无悔的为村民付出汗水和心血。(吴云  报道)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永不磨灭的农村赤子心——记仓更镇仓更村村主任助理王寿军

亮点黔西南 | 2013年04月05日 09:52:09 | 吴云

    亮点黔西南讯  王寿军,一个87年的年轻大学生村官,2012年2月,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带着青春与知识,回到了农村,在远离老家的仓更镇仓更村开始了他的“村官”工作。农村的雨露养育了他,农民的纯朴和善良感染了他,他深深地知道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苦,所以他用知识和青春去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跋山涉水解民情

    仓更村是由原来的纳米田村、未雄村和仓更村整合组成,村变大了,人口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倍多。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了解村情民意,在一名村干部的带领下,他每天步行5、6公里,翻山越岭,对仓更村边远的四个组200余户村民进行了走访,看到村民生活困难的现状,看到他们恶劣的居住环境,他更加坚定了在这里扎根奋斗的决心。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走遍了仓更村的山山水水,这里不比城镇郊区的乡村,很多地方山高路远,有些村民甚至居住在半山腰,连一条1米宽的道路都没有。就这样,他渐渐地走进了很多村民的心中,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孜孜不倦得民心

    一年来,他参与了村上的所有工作。从农村公路建设,到征地拆迁村民安置;从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到劝访计划生育对象做结扎手术;从参与“春季防疫”,到逐户实地帮助防疫员进行防疫;从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到村民争先缴纳合作医疗费用;从协助处理村民矛盾纠纷,到独自调解村民矛盾;他逐渐在实现中领悟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他吃住在村,协助村支部、村委会完成了通村公路建设,完成了一条4公里的小城镇道路硬化建设,协助党支部开展党员活动23次,利用党员远程教育为群众开展实用性技术指导20余次,协助村两委处理村民矛盾纠纷10余次,独自处理3次,主持村组会议5次,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和“科学发展、全面小康”实施方案和规划。

    其他时间,他还被抽调到镇政府党政办学习锻炼,在镇党政办工作期间,任劳任怨,领导交办的任务也从未拖欠,获得一致好评,在年终考核中,2012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用他的实际行动和勤劳务实的工作态度转变了村干部以及广大村民对他刚来的看法。

    远程教育解民愁

    他把“村官”岗位当作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把发展经济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村主任助理,他想的是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成为全村群众勤劳致富的助理。

    远程教育是党建工作的一大重点,他到村任职的时候,村上已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因为村两委人员年龄偏大,对于他们来说,那套设备完全是陌生的。到村后他主动请缨,承担起了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维护工作。位于兴义市西南的仓更镇仓更村,距城区65公里。大部分村民文化素质不高,思想比较保守和落后,对外界的信息了解甚少,农业生产产业化和现代化程度较低,部分村民对先进科学技术持排斥态度,对现代远程教育更是知之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远程教育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他第一次组织村支部党员群众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来,但他没有灰心,主动奔跑于各村民小组和农户家中,不厌其烦地做宣传动员。直到他跑了第三遍的时候,才有几个老党员开始抱着看热闹的想法前来观看,但就是这“不起眼”的几个老党员的参与,把村里的其他村民带动起来了,因为他们找到了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东西——各种致富信息和科学种养技术。

    他到村任职以来,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公布农产品行情信息26余次,下载信息50余条,播放远程教育节目30余次,下载内容达200gb,参学党员和群众800余人次,及时将致富信息、先进的种养技术、现代的生活理念带给群众,提高了农民群众各方面素质,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把文明之风吹向农村,把科学的种子撒播农村大地,为此他赢得了

    群众的好评,也为仓更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积极探索解民困

    怎样才能让群众都富裕起来?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仓更村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气候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成了这里产业发展的局限。村民有种植早熟蔬菜的,也有养猪养鸡的,但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规模,而且种植早熟蔬菜耗费人手,而农村多为留守的老人和小孩,而且仓更村没有亩数大的平地,多为坡地,而且地块小,种菜,不行。

    后来他了解到仓更适合种植经济林木,土质最适合马尾松和杉树生长。他就动员该村村民大量种植马尾松和杉木,种植林木收益好,五年就可见成效。他就挨家挨户动员,给老百姓算了一本明白账,种五年的包谷和种五年林木的经济账一算,老百姓都明白了种植林木可带来的经济收入远远超过种植包谷的收益,而且可以将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增加经济收入。由于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马上得到老百姓的响应,林木种植不耗劳力,妇女、老人均可以种植,他意识到了这是一次帮助村民致富的机遇,同时也是增加森林覆盖率的有利途径。

    在村委会会议上,他把种植林木这一想法进行了汇报,村干部都很赞成,后来他又主动承担了帮助村民采购优质马尾松、杉树苗的重任。经过多方打探,为村里采购回来3000

    株苗进行试种。试种效果很不错,长势喜人。就这样,林木产业在大面积种植,现在该村每户都种林木。

    但仅此一项还是不够,他又联系外出打工回乡的几个有志青年,鼓励村民发展经营和农家乐。由于仓更种植林木多了,环境优美了,加上仓更板栗知名度的提高,来的人也多了。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在他的劝说下,部分村民参加了镇上举办的创业培训班,搞起了经营行业和一家农家乐。

    “农村是最美丽的地方,农民是最淳朴的人,做村民的贴心人,是他不变的心愿。”他以民为师,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谦虚谨慎,脚踏实地,仓更村各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他无怨无悔的为村民付出汗水和心血。(吴云  报道)

推荐阅读
廉洁普安  2024-09-1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09-16
亮点黔西南  2024-09-20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4-09-21
黔西南日报  2024-09-19
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  2024-09-19
黔西南日报   2024-09-17
黔西南公安交警  2024-09-18
亮点黔西南  2024-09-22